長安,未央宮。

這片宮殿建築群,足有後世北京紫禁城六倍之大。

天子龍盤之所,本應錫羨垂光,景星慶雲。

可是,如今的未央宮,毫無祥瑞之氣。宮門緊閉,通廊幽深。似囚牢,偌大的囚牢,便是插翅變成鳥兒,也難以穿過這淒涼之地,逾越森嚴的宮牆。

當今皇上劉協,看著殿前空曠的廣場,那剛滿11歲的臉上,尚未褪去的稚氣中,夾雜著數歷悽風苦雨的滄桑。

伏貴人拿著一件大氅走了過來。“陛下,起風了,今兒可能有雨,披件衣服吧。”

伏貴人,中散大夫伏完之女,一年多前,在當時的帝國之都洛陽,被選入後宮,為貴人。

伏貴人大劉協一歲,更像是大姐姐。

在這宛若囚牢的宮闕裡,小皇帝劉協,只有在伏貴人這裡,才能尋求到一絲安慰。

劉協輕輕摸摸伏貴人的手,眼眶中,淚光閃爍。

做傀儡皇帝的苦,誰人能知?

“陛下……”伏貴人不敢多說話,喚了一聲,悄悄以目示意。

貼身的宦官,多是董卓的爪牙,劉協的言行舉止,都會報給董卓。一不留心,就會引來滅頂之災!

皇上,也無法倖免!

劉協的前任皇帝,長他幾歲的劉辨,登基稱帝不過百多天,便在董卓逼迫下退位,將皇位讓給劉協。

而被廢黜為弘農王的劉辨,終究還是沒能逃過一劫,和他的妻子唐姬,被逼飲下毒酒,鴆殺而亡。

那時的劉協,不滿十歲,還是個不更事的孩童。

僅僅一年多時間,劉協便經歷了常人幾十年的風雨。

可是,這個孱弱的小皇帝能做的,只有背地裡啜泣。在心裡抱怨,不該生於帝王之家。

他沒能力和董卓對抗,但是,他無時無刻不想逃離長安。逃離這囚牢般的未央宮。

無聲的嘆息……

劉協努力整理著情緒,強顏歡笑,對伏貴人道:“貴人回去吧,朕要去麒麟閣聽講了。”

“國子監博士祭酒,文天祥麒麟閣侍講。”宦官尖利刺耳的叫聲。在未央宮中,迴盪……

……

麒麟閣,漢武帝時,狩獵獲麒麟,以為祥瑞之兆,建閣紀念。

而讓麒麟閣名傳後世的,是麒麟閣功臣像。

漢武帝命人,給以霍光為首的十一位功臣畫像,懸掛於此。

從此,麒麟閣成為功成名就的代名詞。而“功成畫麟閣”“誰家麟閣上”等詩句,成為人臣的最高榮耀。

文天祥,官拜國子監博士祭酒,其主要職責之一,便是為小皇帝講解經史墳典。

文天祥,字宋瑞。宋與送諧音,文宋瑞既可理解為“以文送祥瑞”。文宋瑞在麒麟閣這種寓意祥瑞之所解讀詩書,最為貼切應景。

“朕近日讀《尚書》之《五子之歌》,其間多有不解之處,請文博士替朕解析。”

“臣。遵旨。”

“朕先試著說說自己的理解。”劉協偷偷瞄了一眼在殿門口侍立的宦官,這些董卓的走狗,片刻不離。

文天祥會意,微微點頭。

劉協朗聲而誦:“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

劉協一開口,文天祥就是一楞!

這並非《五子之歌》,而是《尚書》中的《大誥》篇!

《五子之歌》是大禹王的五個兒子,追悼大禹,對自己以往過錯表達悔意的文章。

而《大誥》。是周公旦所作的戰前動員!

兩篇文章,南轅北轍,而皇帝劉協,絕不可能記混!

《尚書》共有一百餘篇,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其中有些篇目,其淵源甚至要追隨至遠古的三皇五帝時期。

如此古籍,其中文字自然極為晦澀難懂。

即便是讀書識字之人,也有大半人不能理解其中意義。

以侍奉為名監視的宦官,本就不識字,《尚書》在他們聽來,就是天書。

不要說整篇,便是一句話、一個字都聽不懂!

只聽了幾句,宦官便似被催眠了一般,上下眼皮打起架來……

文天祥何等學問,當然懂!

《尚書》大誥篇,說理透徹,表達了周公旦一腔赤誠。

《大誥》作為古文獻經典,似文天祥這種大學問者,均可倒背如流。

文天祥早就給劉協講過“大誥”篇,今日,皇帝劉協為了騙過監視的宦官,假說要學習《五子之歌》,誦讀的卻是《大誥》,必有深意!

文天祥不動聲色,聽劉協繼續誦讀。

劉協繼續誦讀:“洪惟我幼……嗣無疆大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咦!

文天祥雙眸一閃!心念急轉!

皇帝劉協背錯了!

本該是“洪惟我幼衝人”,陛下竟然漏掉兩個字!

劉協背誦大誥篇,雖算不上倒背如流,卻也是滾瓜爛熟,絕不可能背錯,他是有意為之!

這一篇目,本意是說,周公旦遍告諸侯和眾臣卿,上天給我們國家降下災禍,災禍還在蔓延。現在我(周公旦)代替年幼的侄子(成王)執掌我們永恆的權柄,但我卻沒有遇到明智的人,可以引領百姓,過上福泰安康的幸福生活,更不用說(遇到)瞭解天命的人了。

皇帝劉協故意漏掉兩個字,基本意思並沒有改變,只是其中一句的含義,稍稍發生了變化。

意思變成“我這個年幼的人做了皇帝”,卻沒遇到明智的人來輔佐……

皇帝,在求救!

皇帝希望有人能救他於水火,救他從這偌大的未央宮、長安城裡脫身而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止一次,劉協向文天祥流露過這樣的想法,文天祥因此暗中聯絡忠心正直的臣屬。

以前,劉協更多的是抱怨,抱怨待在這個大大囚牢。

而今天,皇帝劉協直接表達了要掙脫牢籠的願望!

這正合文天祥的心意。

有心將自己等人的謀劃告知皇帝,無奈那打著瞌睡的宦官,始終不離左右。

文天祥只能藉助為皇帝解讀大誥,用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將自己正在聯絡忠心之士轉達過去,誓要挽救皇帝陛下,挽救大漢朝廷。

劉協聽罷,激動萬分,目光中,滿是期盼。

“陛下,今日解讀《尚書》就到此為止吧。臣還有一事提醒陛下,《禮記月令》有云,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秋於西郊。”

劉協豈能不懂其中含義!

這就是約定的日期啊!

劉協淚水充盈雙眼,伸手指指文天祥,又指指牆壁。

麒麟閣牆壁上,原來掛的功臣像早已不知所蹤。

怕被監視的宦官聽到,劉協只能用手勢代言,向文天祥承諾:文卿救我,有朝一日,文卿畫像,將高懸麒麟閣!

君臣四目相對,無語凝噎。

強忍萬般的激動,劉協道:“今日聽文博士講讀,茅塞頓開,朕要賞文卿!”說罷,解下自己的腰帶。

文天祥跪地,雙手奉接。

劉協遞過腰帶,用力按了按文天祥的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