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劉伯溫道,“中原諸侯,各懷心腹事,即便是兩個陣營內部,也各有心思,並不齊心。因此,中原之亂,再所難免。而那時,便是謀取上黨之良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哈!”劉芒笑了,中原諸侯混戰,一定熱鬧。“伯溫先生詳細說說。”

按劉伯溫得到的情報,公孫瓚匯同劉備,南北夾擊侵入冀州渤海的黃巾餘黨,大破黃巾軍,基本控制了渤海郡。

袁紹為了保住自己在冀州的利益,放棄進軍幷州的打算,集中兵力,以清剿黃巾之名,企圖重新奪回渤海。

渤海,是幽州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公孫瓚怎肯輕易讓送。

袁紹和公孫瓚兩軍在渤海發生幾次衝突,公孫瓚依仗精銳騎兵,連續擊破袁紹的部隊。

袁紹先敗於井陘,再敗於渤海,必不肯干休。據暗線報,袁紹正調集軍隊,準備和公孫瓚決戰,並要求東郡曹操出兵相助。

“哦?”劉芒更感興趣了。

袁紹+曹操vs公孫瓚+劉備,如此大戰一場,一定精彩!

劉伯溫笑了。“曹孟德外表嘻哈隨意,劉玄德做事畏手畏腳,然而,這兩人均胸懷大志,且有才幹謀略,必不會參與袁本初與公孫伯珪的爭鬥。”

劉芒對曹操和劉備的興趣遠超過對袁紹和公孫瓚的興趣。“曹孟德和劉玄德為何不會插手?”

“曹孟德和袁本初也是貌合神離。袁本初做慣了盟主,習慣頤指氣使,雖對曹孟德雖多有資助,但也常加限制,不想讓曹孟德做大。而曹孟德胸懷大略,怎肯久居袁本初之下,他必趁此機會,向兗州南部發展,擴充自己的勢力。”

劉芒笑道:“老曹狡猾,和咱們想法差不多嘛。那劉備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吧,不會完全順從公孫瓚。”

“是啊。劉玄德謹小慎微,表面上對公孫伯珪恭敬有加,實際也在暗暗積攢實力。前番公孫伯珪要求其出兵渤海,劉玄德便找了各種藉口,只派出小股部隊應景,卻偷偷在青州,清剿收編周圍的黃巾殘部,發了筆小財。”

“劉備略顯猥瑣啊。”

劉伯溫笑道:“沒錯。不過,劉玄德猥瑣之舉,卻也是亂世之中,弱者生存之道。”

“那袁術會有什麼舉動?”

“袁公路受荊州劉表制約,倒不會出兵插手冀州、兗州之事。但有線報說,他正暗地資助公孫伯珪和陶恭祖,讓他們牽制袁本初和曹孟德。”

“這個敗類!”劉芒忍不住罵了髒話,他最痛恨的,就是袁術這種連自家兄弟都坑的貨。見劉伯溫看著自己,劉芒歉意一笑:“不好意思,爆了粗口。”

劉伯溫也笑了:“我聽了覺得很過癮啊!”

“哈哈哈……”劉芒大笑起來,“那我就繼續罵他了!這個敗類這麼做,究竟有什麼好處?”

劉伯溫往地圖上一指,說道:“天下。當初袁本初欲立劉伯安為帝,這個敗類見漢室衰微,早已心懷異志,便假借公義,反對袁本初的主張。且這個敗類瞧不起庶出的袁本初,最終,從兄弟走向對立。其欲圖取荊州,命孫文臺發兵攻打,才致孫文臺隕落襄陽。”

二人異口同聲道:“這個敗類!”說罷,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

“等他們打個熱鬧,我們便可發兵上黨吧?”

劉伯溫點點頭。“袁本初報仇心切,某仔細籌算,料定來年二三月間,袁本初與公孫伯珪必有一戰。而那時,曹孟德也必會在兗州用兵。各路諸侯無暇西顧,乃取上黨最佳時機。”

“好!”

“不過,還有幾件事,必須提前籌劃。”

“何事?”

“其一,渤海戰事一開,我幷州鹽路必然完全斷絕,必須保證河東鹽路,才能確保太原穩定。”

“恩。加亮先生在河東已有進展,他的信不日就到。”

“其二,我們必須做出安心發展太原的樣子,以防袁本初起疑。”

“呃……這個我好好考慮考慮。”

“其三,也是屬下一直憂慮的,便是呂奉先。”

“哦?伯溫先生擔心呂布趁機從西河發兵,進攻我太原?”

劉伯溫點點頭。“西河離石高順的威脅始終存在,我們對上黨用兵,還需分兵防禦雁門、井陘,現有兵力不足以再分兵防禦西河高順,必須設法拖住呂奉先,使其無暇東顧太原上黨之事。”

劉芒站起身,在屋裡慢慢踱著步,自言自語道:“拖住呂布?何人能做到呢?”

“董卓。”

兩人又是異口同聲地說了出來。

劉伯溫點點頭。“董卓對呂奉先已有防備之心,呂奉先也會擔心西涼軍進入上郡西河等地。我們要設法加大董呂二人間的裂隙,呂奉先必先求自保,而無暇他顧。”

“這事應該不難做到。加亮先生在長安關係頗多,藉助董卓幕僚的關係,給呂布編排些是非,很容易就會傳到董卓那裡。”

劉伯溫補充道:“最好再讓加亮聯絡王司徒,言明太原之重要性,王司徒那裡也會勸說呂奉先,免其掣肘。”

“好。就這些嗎?”

“與上黨直接相關的,就是這些事情。剩下的,還要看河東的情況。董卓挾制朝廷遷往長安以後,河東成了遊寇綠林雜生之地,那裡的情況太過複雜,只有等加亮傳回訊息,才好再做打算。”

……

從劉伯溫那兒出來的,劉芒立刻去找宇文愷。

聽說又要維修城池,宇文愷很高興。似他這種專業大師,有事做是休閒,沒事幹是受罪。

“維修哪座城池?”

“榆次、祁縣,還有大陵。”

同時維修三座城,對宇文愷而言,也不算事。“工期如何?”

“越慢越好。”

宇文愷以為劉芒說錯了,沒想到劉芒又補充了一句。

“是慢,不是快。開春動工,慢慢修。”

宇文愷楞了,這樣的工期咋安排嗎?

“咋安排是宇文大師的事兒。”劉芒笑道,“過了年,一定要開工,三月底前不許完工。還有,維修的聲勢弄得越大越好,但沒有那麼多勞役,勞煩宇文先生好好算計一下。總之就是大聲吆喝,慢慢幹。”

宇文愷是郡府將作曹掾,是官,是正兒八經的劉芒的屬下,太守劉芒交代的任務,他必須做。可是,這次的任務,咋這麼沒有挑戰性、這麼彆扭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