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是劉芒心頭揮不去的疼。

記得當初剛剛開啟人才智力資訊時,劉芒曾逐一查詢屬下的智力,希望發現一兩個比自己智力還低的,找找心理平衡。

可是,現實很殘酷,竟然沒有!

到後來,取晉陽,招募了史萬歲,劉芒的心願才算達成。

縱然有了史萬歲,劉芒依然穩穩地佔據著一人之上,所有之下,智力排名倒數第二的位置。

劉芒發誓,在沒大幅度提升智力之前,再也不查詢屬下智力了。

傷不起真的傷不起啊!

劉芒懷疑,甚至連陽曲小個子縣令穆山的智力,都要甩自己幾條街。

文謀的智力不用說,統御將領的智力通常也很高。

像程咬金那樣,有81智力,在軍中尚且只能打打外圍,沒機會指揮大隊兵馬正面對敵,劉芒實在想不出69智力的統御將領能有多大能耐。

雖然未必合理,但劉芒認定,沒有智力的將軍不是好統帥。

決定了!

召喚人才成功!

型別:統御

姓名:未知

性別:男

原屬朝代:南朝

四圍:智力85

特點:幹略、志疏

附帶人數:無

“幹略志疏?”劉芒這段讀了不少書,明白這兩個詞的意思。和“志大才疏”相反,幹略志疏說明此人才能謀略出眾,但在政治方向、前途命運的把握上,有欠缺。

系統的人才特點,以前是人才特長,其實都不很準確。嚴格講,也許改作總結更為合適。是對歷史人物性格、特長、功績等諸多方面,給出的最簡略的總結。

以前召喚人才的總結,都是褒義或中性詞彙。這是第一次出現略含批評意味的詞彙。

“難怪招募難度只有一星,原來有缺陷啊。”劉芒有些不淡定了,甚至後悔沒有選擇那個智力69,召喚難度二星的人才。

“少主。”

婉兒在門外的呼喚,打斷了劉芒的思緒。

“進來吧。”

“少主,喝湯。”婉兒端來一碗湯。

“先放下吧。婉兒,我問你個問題。兩個人,一個‘志大才疏’,一個‘幹略志疏’,那麼,哪一個是能人,哪一個是庸才?”

婉兒歪著頭,表情古怪地看著劉芒,沒有回答。

“這樣看我幹啥?我說的不是我,也不是屬下之人。”劉芒指指身邊的書簡,“我只是在書中看到了,才問問你。”

“哦。”婉兒放心了。“志大才疏和幹略志疏,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能人或是庸才,取決於其所處位置呀。”

“哦?詳細說說。”

“婉兒不敢說……”

劉芒以為婉兒怕冒犯自己,立刻表態:“欸,怕什麼,我又不會怪你。”

“婉兒知道少主不會在意,但是,婉兒怕冒犯到先皇聖賢。”

劉芒可不怕這些,攬過婉兒,柔聲道:“這是我們的私房話,別人聽不到。”

婉兒笑了,端起湯碗。“那少主先喝了這私房湯。”

“哈哈,好!”

婉兒道:“譬如諸如先賢王者,最重要的,是志存高遠。而若是輔弼良臣,要有出眾的才幹謀略,才能成為一代名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有遠大志向,又有出眾才幹,豈不是更好?”

“未必啊。不說志遠才高之人百世難出,即便真有如此聖達之人,為君王,則臣下便容易成為傀儡。而若臣下如此……”

婉兒頑皮地做個鬼臉,不再說了。

劉芒懂得,這樣的臣下,即便沒有不臣之心,早晚也會遭人誣陷。

“哎呀,不說了,少主快喝了湯,涼了就不好喝了。”

劉芒又喝了一口,湯還真好喝。

“婉兒廚藝見長啊。”

“嘻嘻,不是婉兒的廚藝見長,這湯啊,是襲人姐姐在旁指點,婉兒只是小傀儡罷了。”

“哦……咦?!”

劉芒突然想明白一個道理。

人無完人。

即便像婉兒這樣才情逆天的女孩,也有她的不足,比如廚藝。

婉兒的才幹,體現在案牘邊,而不是灶臺上。

讓她去做廚娘,她是庸才。而讓她做秘書,她就是天才。

天才還是庸才,並不完全取決於婉兒個人,而是取決於如何使用她!

剛剛召喚的統御人才,可能在政治嗅覺、宏觀大略上有欠缺,但不妨礙他有才能和謀略啊!

正想婉兒所說,作為人主,自己才能差些不要緊,重要的是,能夠發現屬下的才幹,揚長避短,把他們安排到最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

時遷毛病夠多,用好了,就是不可替代之才!

這個“幹略志疏”統御人才的出現,讓劉芒更充分地理解了用人御人之道。

立刻去找范仲淹。

范仲淹主持察舉選拔人才,劉芒絕對放心。受“幹略志疏”的啟發,劉芒想提醒范仲淹,不要苛求人才的盡善盡美,充分發掘可用之才,只要保證人品就好。

范仲淹也很期待看到選拔的成果,兩人商量了一下,爭取在夏曆新年前,組織第一批選拔考試,錄用一批人才,作為新年的賀禮。

兩人正憧憬著,李巖來了,而且還帶來一個人。

此人二十出頭年紀,中等身材,其貌不揚,一身粗布舊衣,收拾的幹淨利落。看面相,友善謙恭,一見劉芒,便施以標準的長揖禮,口稱:“檀道濟拜見劉太守。”

嗡……

劉芒懷裡銅鏡震動了!

呀!

這個檀道濟難道是自己召喚出來人才?這個名字,劉芒可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李巖介紹說,檀道濟前來投軍,被李巖發現,覺得是可用之人,才帶來面見太守劉芒。

哦?

李巖認為是個人才,應該不會差。是人才就要受尊重,劉芒恭敬地還禮,請檀道濟入座敘話。

說來也是緣分。

檀道濟出身兗州山陽郡金鄉縣軍戶,自幼習武,雖然讀書不多,卻喜歡研究操訓作戰之法。

因青州黃巾肆虐,周圍的諸侯或清剿黃巾,或互相爭鬥,兗州一帶亂成一鍋粥。

檀道濟有意投軍效力,但周圍的諸侯,他都看不上。

老牌諸侯,兗州劉岱劉公山、徐州陶謙陶恭祖、北海孔融孔文舉,或懦弱,或胸無大志。

而新崛起的曹操曹孟德,個性粗獷;劉備劉玄德,勢力太弱小。

檀道濟透過一些關係,去投河北袁紹的大公子袁譚,希望得到重用。袁譚同意接納,卻認為他只會紙上談兵,只肯授予他部曲都之職。檀道濟感覺受到侮辱,正趕上井陘之戰,冀州軍以優勢兵力反被幷州所敗,檀道濟棄冀州,趕來幷州投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