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覆滅,劉曹袁休兵,中原硝煙,終於散去。

和平,是暫時的,也是寶貴的。各方諸侯,利用這難得的機會,休養生息。

秋季來臨,中原迎來久違的豐收之年。

尤其是劉芒的治下,經賈思勰改良後的種子,大面積推廣,糧食產量,普遍大幅度提升。少則增產兩三成,河東等最先推廣改良種子的地區,糧食產量已經翻番!

棉花豐收,黃道婆喻皓改進了紡織機,棉布產量已翻了幾番。

洛陽軍各部,逐步用柔軟且保暖的棉布替換麻布,磨傷凍傷等非戰鬥性損傷大幅度降低,軍隊戰鬥力得以提升。

農業興旺,畜牧業發展更快。

劉芒與格根單于結為安達,漢匈合作。胡人負責放牧,漢人提供過冬牧場,及生活物資。

遊牧於塞外和幷州的牲畜,以百萬頭計。

胡人放牧更加便利、安全,漢人獲得更多肉食、更多耕牛。農牧兩旺,漢匈雙贏。

在養馬專家喻仁喻傑的指導下,幷州幾個牧場,戰馬存欄數,已超過十萬匹!

鐵礦、煤礦生產,穩中有升。

劉芒親自批示,大力開發礦業。雁門太原等地,幾處新礦已經投產。

有了葰人鐵礦成功的先例,各地望族世家,紛紛主動申請出資,與官府合作開發礦產。

以劉芒目前的實力,根本無需世家資本介入。屬下幕僚,也紛紛進言,建議礦業官營。

劉芒堅持與世家合作經營。

如此決斷,既是為履行之前的承諾,也是為了處理好與世家的關係。

幾年來,與世家爭、與世家鬥,劉芒漸漸掌握了與世家相處的技巧。

門閥世家的存在,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處理世家問題,如同治水,一味封堵,只能引起世家強烈的牴觸,甚至有可能將其推向敵對一面。

大禹治水成功,在於因勢利導。

對待世家,也要如此。

門閥世家追求的首要目標,是家業興旺,家運長久。這一目標雖然狹隘,但其本質並無問題。只要不出現能左右國運的超級門閥,允許世家平穩發展,對維護社會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

門閥世家,能提供人才和家兵,這些都是劉芒急需的資源。

以經濟利益為紐帶,將世家的命運與自己捆在一起,才是積極的做法。

在冀州,袁紹與世家的關係也很緊密。

但是,劉芒與袁紹的做法,卻有本質不同。

雖然都與世家有著緊密聯系,但主從關系,卻正相反。

袁紹,為了錢糧兵源,受制冀州世家。在冀州,世家是主,袁紹是從。

劉芒,為世家提供發展的機會,可以控制世家。劉芒是主,世家是從。

……

目前,劉芒控制的地區包括幷州全境、幽州代郡大部分地區、狹義的司隸校尉部全境(除去雍州部分)、豫州除梁國、沛國外的全部地區、荊州南陽郡北部、揚州廬江郡北部,以及雍州京兆尹長安與潼關之間地區。

治下人口,超過千萬。

總兵力超過三十萬。其中,騎兵約六萬,包括重灌騎兵鐵林軍五千。

洛陽大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唯一薄弱的,是水軍。

俞大猷、王濬統領近三萬水軍,刻苦訓練,水軍將士鳧水、弓射及駕船技巧,進步神速。

但是,因劉芒治下沒有大江大湖,域內主要水域黃河、淮河,均不適合行駛大型戰船,洛陽水軍缺乏大型戰船,更缺乏水上實戰經驗。

俞大猷、王濬多次請求,參與陸地作戰,以培養水軍將士的戰鬥意識。

水軍的訓練難度,遠甚於步卒、騎兵。這支水軍,是劉芒的寶貝,是日後南下征戰的資本。小小的傷亡損失,都難以承受。

不過,戰鬥意識的培養,也極為重要。劉芒同意水軍分批參與地面作戰,但只能以訓練為主,承擔後勤保障任務,不得衝鋒陷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兵馬精壯,各部統兵將領,也略做調整。

徐達、蘇定方仍分別統領司隸、幷州軍務。

王忠嗣擢升北豫州將軍,岳飛擢升南豫州將軍,分統潁川、汝南軍務。

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西涼軍集團。為了避免刺激荊州,常遇春仍以洛陽八關校尉身份,統領南陽軍務。

變動較大的,是西線軍團。

鄧羌擢升涼州副都督,郭侃轉任南雍州將軍兼弘農將軍,徐世績轉任北雍州將軍兼河東將軍。

擢升轉任鄧羌等將領,表示出劉芒收復雍涼的決心。

大張旗鼓調整西線軍團將領,就是要告訴楊廣,下一步就要消滅你!

楊廣有能力,但性情極為暴躁。

面對劉芒的挑釁,楊廣定會更加急躁,會更不計後果,更容易犯錯。

……

政務方面。

長孫無忌任衛將軍,掌軍務。

李鴻章任少府卿,同時負責鹽、鐵、煤等礦業諸事。

敬翔任太常少卿。

寇準任御史中丞,專掌監察。

房玄齡、張居正為尚書臺左右僕射。

房玄齡主管朝廷事務,張居正主管田地賦稅改革諸事。

經過幾次鬥爭,朝廷中的異己勢力已基本清除,與士大夫、世家集團的關係良好,劉芒已全面控制了朝局。

劉芒權威樹立,各地世家大族,已漸漸從對抗轉為合作。阻力不再,田地稅賦改革的時機,終於成熟。

張居正以尚書臺右僕射身份,全面負責田地賦稅改革諸事。

范仲淹、王守仁、高熲、包拯、于成龍、賈逵等分掌各地政務。

弘農地區,是對雍涼作戰的保障之地,最為重要,由王猛、狄仁傑負責。

大能雲集,各司其職,劉芒治下,政通人和、人心和順。

劉芒靜下心來,與劉伯溫、杜如晦、李巖等,研究嵩山會盟有關事宜。

嵩山會盟的主旨,是朝覲天子,效忠漢室。諸侯們雖擁兵自重,卻不敢妄言自立。

各地諸侯,包括遠在交州計程車燮、益州的劉裕,都紛紛表態,或親自或派人參加。

只有荊州方面,因劉表病重,遲遲沒有明確答覆。

會盟諸侯,雖只是一個形式,意義卻重大。作為會盟的倡議者和組織者,劉芒責任重大,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

包括天子祭天文疏、與哪些諸侯單獨磋商、磋商議題等,劉芒都要一一過目。

連著幾天,劉芒都忙到後半夜。

又過子夜,劉芒揉揉後脖頸,準備早些休息。

嗡……

銅鏡震動,系統啟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