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檢討道:“我們對益州和劉裕的情況,掌握得太少了。”

杜如晦道:“今朝廷事畢,準備對壽春用兵的同時,可著手益州事宜。”

益州遠離中原,東連荊襄,北通雍涼。雖然不會對洛陽構成直接威脅,但是,卻能影響今後雍涼和荊襄戰略的實施。

雖然對益州的情況瞭解不多,但劉芒和杜如晦,還是做出判斷,張獻忠購買生鐵,背後的買主,絕不會是劉裕。

益州方面有限的情報顯示,劉裕篡奪蜀王之位後,並不算完事大吉。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攏蜀地世家。

益州不僅與外界聯絡不便,蜀地內部各地之間,交通也不甚便利。

蜀地也有大批世家。

因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蜀地世家,與中原世家有很大不同。

中原世家,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通常會將家族中的優秀子弟,分散至朝廷和各大諸侯處。

中原世家,更注重發展的廣度。

家族有如大樹,遍佈的子弟,就是蔓延的根鬚。

依靠四處擴散的根鬚,家族大樹便能屹立不倒,持續百年、數百年。

而在蜀地,因交通聯絡不便,世家大族子弟多在本地發展。

蜀地世家,根植本地,更注重家族發展的深度。

一個縣甚至一個郡,被一個或少數家族把持壟斷的情況,極為普遍。

蜀地世家,也有如大樹。而作為根鬚的子弟,深深紮根於本地,也能保證家族大樹,屹立不倒。

劉裕雖然奪取了蜀王之位,但要在這種環境下,完全控制益州,並非易事。

……

除了蜀地世家,劉裕還有一個難題需要面對,那就是益州南部的少數民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益州,察九郡三屬國,是大漢疆域內,面積第一大州。益州有近六百萬人口,僅次於荊州。

上千年的發展,益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於北部的漢中、蜀郡(今成都)、巴郡(今重慶)等地。

益州南部,多大山,更加閉塞。

大山阻塞了交通,也阻斷了戰火。

南部的生活條件雖差,卻相對安逸。

在南部山區,也居住著兩百多萬人,主要是少數民族。

南部蠻族,生產力低下、生活方式落後。但人口眾多,民風彪悍,要收服並使之歸心,並不容易。

……

情報表明,劉裕接掌益州後,花費了很大力氣,基本穩定住益州主要世家。隨後,劉裕便將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南部蠻族問題上。

接到單雄信的密報,劉芒曾想過,劉裕是否準備大動刀兵,才要購買大量生鐵?

但是,劉芒很快否定了這個猜想。

地勢決定,無論是外部要攻入益州,還是益州要打出來,都非易事。

劉裕在益州根基尚未扎穩,其戰略一定是先內後外。

如果劉裕要動兵,定會首先解決南部蠻族。

而益州,尤其是益州南部,多山多雨。在這種條件下作戰,穿著鐵甲、銅甲,是自找受罪。

鐵甲、銅甲厚重,穿著後,行動不便。

莫說是翻越崇山峻嶺,就是走平道,都夠受。

況且,益州氣候潮溼。養護稍差,鐵甲銅甲就會生鏽。

因此,綜合分析,張獻忠要購買生鐵,不會是受劉裕之託。

杜如晦也是這樣分析。

事關重大,單雄信密報寫得很詳細。杜如晦從中,還發現了一個問題。

張獻忠是益州最大的駔儈(掮客),他背後的買主,都有大來頭,多是霸居一方的大小軍閥。

而這次需要的生鐵數量之大,背後買主的來頭,一定更大。

給這種大來頭的買主牽線搭橋,最重要一點,就是保密。

而生鐵,是市面上最緊俏、最敏感的戰略物資。購買如此大量生鐵,一定是軍事用途。

牽扯軍事秘密,張獻忠常年做這類生意,不可能不知輕重。

而他,故意向單雄信透露,說買主來自成都,這不是此地“有”銀三百兩嗎?!

他故意透露消息,恰恰說明,買主不是來自成都!

漢中附近,除了益州劉裕,還有誰會有如此大的手筆?

“楊廣!”

劉芒、杜如晦同時做出判斷!

一定是楊廣!

雖然,李元芳的密報中,並未提及此事。但是,密報中其它資訊,多多少少顯示,楊廣不甘心!

西涼軍兵敗鄭縣,楊廣不會甘心。

集結兵馬,找機會與洛陽軍再決雌雄,符合楊廣的性格。

楊廣的西涼軍,以騎兵為主。生鐵正是打造精銳騎兵的重要物質!

西涼軍是洛陽軍的死敵,透過西涼軍自己的渠道,想從劉芒手中弄到生鐵,幾乎沒有可能。

讓張獻忠出面,再故意透露些假消息,讓劉芒誤以為是背後的買主是益州劉裕。

益州和洛陽暫時不會有戰略衝突,劉芒不會太過提防劉裕。

如此,西涼軍便可獲得急需的生鐵,裝備兵馬,尋機再次決戰!

對!一定是這樣!

劉芒和杜如晦不約而同看看几案上的邸報,同時大笑起來。

楊廣和李儒,一定看到了邸報上讚譽洛陽鐵林軍的訊息!

他們把鄭縣失敗,歸結到裝備、兵馬等客觀因素,準備效仿鐵林軍,打造西涼重灌鐵騎!

對!

這是楊廣的風格!

劉芒和劉伯溫挖了個“軍備競賽”的坑,沒想到,第一個落入陷阱的,竟是楊廣!

在劉芒要剷除的對手名單中,楊廣僅列在袁術之後。

他要入坑,一定要成全他!

參與“軍備競賽”,等於申請破產,那就幫他走向深淵!

劉芒和杜如晦欣喜的同時,也不禁咋舌。

楊廣的腦袋,是不是人腦啊?

張嘴就要這麼多生鐵,是要打造多少重灌鐵騎啊?難不成,他想把西涼軍,全部改造成重灌鐵騎吧?

如此巨量,即便不是全部,恐怕也能裝備半數了!

“主公,屬下以為,可以答應。只是,不能全給,或者,分期分批,慢慢地給。”

“嗯,我也是這個主意。慢慢給,張獻忠心急,老單就能套到更多有價值的情報。”

“對!慢慢供給,還有一個好處。楊廣花下血本,其想法,定是想畢其功於一役。慢慢供給,在西涼重灌鐵騎完全裝備好之前,楊廣便不會製造麻煩。我們便可安下心來,解決袁術。”

“對!就這麼辦。”

杜如晦拿起紙筆,準備給單雄信回信。

劉芒又想起一件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