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情報部門拿出這個結論時,老實說他們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那群俄國佬難道瘋了不成,他們是想要挑起另一場戰爭?但是一堆事實證據擺在眼前,其他的理由根本解釋不通。

負責蘇德邊境巡邏任務的,此前主要是德國邊防警察和納粹衝鋒隊,只有在交通隘口或者軍事要塞,才駐紮有一些正規陸軍部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條分界線本處於波蘭的腹地,波蘭人沒有理由在這裡設定防線,河岸邊連一道帶刺鐵絲網都沒有,任何人只要準備的充分一點,都能輕易的跨越這條邊界。

德國這邊這時候所能做的,只有加強邊境巡邏的力度,並且在控制區內全力搜捕越境人員,查明他們的真實身份,以及這些人的目標與意圖。

邊境周邊的波蘭村莊保留下了不少,這些農民最終將全部遷往波蘭西部甚至更遠的地區,波蘭境內的農業耕地相當充足,因為戰爭造成了人口流失,很多地方缺乏足夠的人力去耕種。

德軍的計劃是在四一年年底之前,將邊境靠德國佔領區方向的普通居民,全部撤離這片危險區域。

蘇聯紅軍從來就不是什麼解放者,就看他們在入侵芬蘭時候的所作所為,別以為他們不會在德國境內照樣再來一次。燒燬村莊農舍、無差別轟炸城鎮,以此來摧毀當地居民的抵抗意志,這可是獲得紅軍上下一致認可的常規戰術。

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裡也說的很透徹,戰爭就是最大限度的使用暴力,最終迫使對方服從於己方的意志。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竭盡全力,打到你跪下叫爸爸為止。

國際戰爭法規之類的,只對弱者具有約束力,菜雞互啄才會需要裁判,但是雄獅和猛虎相搏,旁人只擔心是否會殃及池魚,誰還管它們用的是爪子還是牙齒。

四零年九月份之後,德國國防軍開始進行大幅度的內部調整。西線的野戰部隊逐步往東線移動,為了避免引發蘇聯的過激反應,軍隊集結地域主要放在東方省,也即是原本的捷克和奧地利境內。而駐紮波蘭中東部的德軍部隊,也開始向波蘭的西部地區移動,這些部隊將要返回德意志境內接受整編,更換掉陳舊的武器裝備,同時展開新型戰術的訓練。

這些守備部隊本身的基礎都不算差,主要問題是編制裡的新兵數量太多,使用的武器也比較陳舊。

德軍東部防線的北段是依託著維斯瓦河建造的,從入海口的格但斯克開始,一路橫穿過波蘭全境,最終到達波蘭與捷克交接的南部山區,直線距離四百九十餘公裡。

這意味著原本的邊境已經不在防禦線內,甚至就連半個華沙城區也都被放棄了。

寇松線只是由歷史環境人為製造出來的分界線,在軍事角度上看根本不適合展開防禦,即便兇悍頑強如布列斯特要塞,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面前,也只是一塊稍大一點的絆腳石而已。

德國人當然不可能在一年時間裡,在波蘭國土上造一條長城出來,就算造出來也不見得擋得住紅色鐵蹄。馬奇諾防線的教訓就在眼前,不過法國人的設計在某種角度上看,確實有不少亮點。

德國採取的是永久性築壘與機動防禦相互配合的彈性防禦戰術,主要是在防線上的各個重要交通節點,建造一批半永久要塞。

每一個要塞都被建設成擁有強大自持能力的火力據點,同時在核心要塞的周圍,設定一連串環形反坦克支撐點,要求每個支撐點之間不但可以相互提供掩護,還能獲得核心要塞的重型火力支援。

而機動靈活的德軍裝甲分隊,可以在這些火力點之間進行機動防禦,甚至伺機針對敵軍陣型出現的漏洞發起反衝擊,打亂敵軍的攻擊部署。

這套防禦戰術是在二戰反坦克支撐點防禦戰術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強化而形成的,東線蘇德雙方都在這項戰術上吃了不少苦頭。徐峻相信在這個時空裡,沒有人比他對這種戰法的威力更加瞭解。

為了達成戰略目的,掩蓋住東部防線的真實面貌是有必要的,保安總局和帝國情報局承擔起了反間諜的職責。

德軍在波蘭中部的動作非常大,蘇聯紅軍的情報機構不可能毫無察覺,這些偷偷越過邊境的武裝人員,目的很可能就是收集這些國防工程的情報資料。

德國方面遇到的難題是,保安總局和帝國情報局現有的人力本身就不足,而因為東部防線抽調了波蘭境內大量的兵力,結果蘇德邊境線上無論是德國邊防警察還是陸軍部隊,這時候都難以抽調出更多的人手。

當希姆萊得知此事之後,覺得這是黨衛隊向元首展示能力的好機會,於是祭出了手裡隱藏的王牌,正在勃蘭登堡學校訓練的黨衛隊特種部隊。

希姆萊聲稱這支部隊的誕生靈感,全都來自於某次元首府的晚宴,就在餐桌旁元首向他第一次提出了特種作戰的概念。

希姆萊對特種部隊的興趣,隨著“戰斧大隊”的建立,變的越來越熱切。這位全國總領袖長久以來,一直沉迷於歷史上關於古代精銳部隊的文學描寫,而特種部隊概念的提出,正好戳中了這位黨衛隊全國總領袖的癢處,他感覺元首提出的這種作戰模式,簡直就是為黨衛隊量身定做的。

於是就在戰斧大隊還在訓練之時,他就下令在戰斧大隊的課程基礎上,搞出一套黨衛隊特種部隊的訓練方案。他要求這支部隊除了敵後破壞和滲透戰術,每個士兵至少要掌握兩門以上的專業技能,還要學會操作所有蘇軍制式的武器,駕馭蘇聯境內常見的交通工具,甚至包括馬車與狗拉爬犁。

希姆萊很清楚這支部隊將要投入東線戰場,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事事都想在其他人的前頭。

部隊人員的招募很順利,全都是身體強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隊員,每一個都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防軍的體檢標準,這也是黨衛隊和國防軍之間最主要的矛盾,雙方都急需適齡的優質兵源。

這支特種部隊招募的全都是納粹青年團員,忠誠方面沒有問題,成員也已經適應了集體生活,非常服從上級的管理。

相比之下國防軍少了一些政治色彩,更加突出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不過無論抱著何種政治觀點,所有人參軍時都必須向元首宣誓效忠。

勃蘭登堡一次就訓練了三個營的黨衛隊特種部隊,番號被確定為第三、第六和第九特種作戰營,希姆萊還親自給每個營起了響亮的代號。

黨衛隊全國總領袖給第九特種作戰營起的代號是“狼人”,這支部隊被調往波蘭東部小鎮比亞瓦.波德拉斯卡。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波蘭城鎮,沒有什麼特色可言,在三九年的戰爭中幾乎被德軍夷為平地,花了一年多時間只重建了一小部分。

但是以上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就在距離這座小鎮東面三十公裡外的布格河對岸,聳立著堅固的布列斯特要塞。

PS:謝謝大家的支援,作者還會繼續努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