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後時,趙俁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道:“小老兒看我那皇侄的神情,似是要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

朱武微微笑道:“燕王不必擔憂,就算聖上做出了什麼事來,梁王也定是不會不會牽連無辜的。”

“這就好,這就好。”趙俁連連點頭。

歷史上,這個燕王趙俁以及許多趙氏皇族,都是被金人擄了去,最後紛紛死在了路途上。

不過如今的東京城裡,這些趙氏皇族卻仍能保住性命。

趙俁也是擔心趙桓要拼死一搏,將他們這些族人也牽連其中,故而才在此時對朱武事無巨細的稟報了所有事情。

朱武送走了趙俁後,批了件外衣乘坐轎子出了宰相府,不知去往何處。

這一晚,註定會是許多人的難眠之夜。

此時,李綱的府中忽然來了一個頭戴斗笠的神秘人。

李綱一開始本不想見這人的,但在這個人拿出了一塊龍牌後,李綱這才臉色一變的將此人迎入了書房中。

神秘人將斗笠摘下,露出了一副蒼老的面孔來,尖著聲道:“梁溪先生如今又重新當上了尚書右丞,真是可喜可賀啊!”

當初金兵南下之時,李綱便被趙桓任命為尚書右丞之職,如今返回東京後,武植也暫時讓暫局此職。

誰都能看出武植對李綱的重視,他以後定是平步青雲無疑,朱武之後的宰相職位必為他無疑。

李綱聽了此人的帶刺話語後,臉色平靜,淡然的問道:“張內官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這“張內官”原是皇宮內官監的掌印太監,聽說半年前因犯事被逐出了皇宮,想來其中恐怕有什麼隱情。

張內官雙目盯著李綱,沉聲道:“我來這裡只為代陛下問你一句,李右丞還忠於大宋否?”

李綱聽後無言,沉默了許久許久,期間臉上也露出了掙扎的神情,但最終複雜的情緒只化為了一聲輕嘆。

“陛下之意我明白,不過我卻不會助他,還請張內官勸陛下勿要行以卵擊石之事。”

張內官頓時勃然大怒,“看來你真的完全投靠那武植了,陛下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你就是這樣待他的?你若歸了黃土,如何對得起大宋的歷代先帝?”

李綱搖了搖頭,“我如今只為天下萬民做事……”

“哼!這只不過是虛妄之言罷了。”張內官冷笑了一聲,滿臉的失望之色。

李綱道:“你又如何知道梁王的本事?他這人最是看重情報,朱貴這情報頭子一直留於東京,只怕到處都是他的眼線。

吾敢斷言,你來我府上也絕瞞不過別人,試問如何能掀起風浪來?你還是勸陛下萬萬不要做傻事吧!”

張內官聽後,一陣驚疑不定,最後見實在勸李綱不動,只得心煩意亂的戴上斗笠走出了李府。

這一晚,如張內官勸說李綱這樣,偷偷進出原宋朝舊官府上的人員不在少數,可惜的是應承者卻寥寥無幾。

在皇宮中等候訊息的趙桓,在得知了這一情況後,最後的一絲希望也完全破滅了……

這一天乃每月的望朔大朝會,文德殿中文武分列兩邊,皇帝趙桓局與龍椅上沉默不言,宛如傀儡。

而在趙桓之下,梁王武植高座於上,頻頻出言對答朝政,國家的權勢落於誰手一看便可清楚無疑。

當朝會進入尾聲時,有太監照例喊了一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文武百官,接沉默不言,不少人知情都將目光落在了天子趙桓身上。

這些人都知道,今天該是趙桓有言語的時候了。

趙桓起身,來到武植面前,躬身行了一禮,“朕聞近來天下屢現祥瑞,此必乃聖人臨世,梁王仁義,萬民信服,當進皇帝位,方能上應天意,下順民心,請梁王務必不要拒絕。”

武植聽後頓時大驚,連稱自己德行不夠,不足以擔此大任。

趙桓與臺階下的文武百官都下了跪,齊聲道:“請梁王上應天意,下順民心,進皇帝位!”

武植見此,只得長嘆一聲,“既然如此,孤就只好勉力為之吧!”

百官見武植終於三辭而受,臉上大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武植立即轉身,去將趙桓扶了起來。

就在這時,趙桓的眼中寒光一閃,摸著長袖中的一把匕首就要有所行動。

然而,武植卻臉帶笑臉的輕聲道:“陛下,你長袖裡的匕首,微臣已讓人偷偷換成無刃的了。”

趙桓心中一驚,腦中電念急轉,臉上的表情連連變換,最終還是沒能拔出那匕首來……

退朝後,趙桓回到福寧殿,將長袖中的匕首拔出來一看,果然是空柄而無刃的。

趙桓頓時癱坐在了椅子上,目光變得空洞無比。

在得知果然是無人肯幫助他發動叛亂奪權後,趙桓便按自己最後的計劃行事。

按趙桓的計劃,便是打算在朝會上向武植勸進,到那時武植必會扶他起身,然後他就以暗藏的匕首對武植行刺。

若是一舉將武植擊殺,那他必能攜威重奪朝廷大權!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把他日夜懷揣著的匕首,竟已是不知幾時為人所換。

要知道,趙桓即使是在如廁的時候,這匕首都是不曾離手的……

這一日,東京城外築起了封禪壇,四周隱隱有鳳鳴之聲,百姓紛紛往這裡聚攏,為的便是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九曲黃羅傘下,玉轡逍遙馬上,威儀天下的武植與天子趙桓來到了封禪壇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數通火炮齊響,鐘鼓齊鳴,香火繚繞於封禪壇附近。

文武百官衣著整齊的分立兩旁,武植與趙桓則在專人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的登上了封禪壇之頂。

經過一番複雜的儀式流程後,大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趙桓,終於帶著滿臉的不甘,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那帝位禪讓給了武植。

從穿越而來後自清河縣小販做起,再到落草梁山水泊,接著火併王倫成為寨主,最後起兵造反席捲天下,歷經十數載,武植終於是登上了這個九五之尊的位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