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唐斌到壺關,參見山士奇。

唐斌道:“今夜三更,文仲容、崔野,領兵一萬,潛出抱犢山之東,人披軟戰,馬摘鑾鈴,黎明必到梁兵寨後,這裡可速準備出關接應。”

山士奇聽後,喜道:“若能兩路夾擊,梁兵必敗!”

於是山士奇一邊置酒管待唐斌,一邊調撥軍馬,準備出擊梁軍。

至夜暮之時,唐斌上關探望,忽然道:“奇怪,星光下卻像關外有人哨探的。”

唐斌說著,便向親隨軍士箭壺中,取兩枝箭,望關外射去。

那枝箭射到了夜色中,被梁軍士兵拾起,取箭細看,原來有許多絹帛,緊緊纏縛著箭鏃。

軍卒知有別情,飛奔至寨中,報與武植得知。

武植在燈燭之下,拆開看時,內有蠅頭細字幾行,卻是唐斌的密約,

“次日黎明獻關,有文仲容、崔野領兵潛至先鋒寨後,只等炮響,關內殺出接應。那時唐斌在彼,乘機奪關。梁軍則乞速準備進關。”

武植看罷,與眾將密議準備。

令孫立,朱仝,單廷珪,魏定國領兵一萬,卷旗息鼓,潛往寨後,如遇文、崔二將兵到,勿令彼遽逼營寨,直待我兵已得此關,聽放轟天子母號炮,方可容地近前。

再令徐寧,索超領兵五千,潛往寨東埋伏,張清、秦明領兵五千,潛往寨西埋伏。只聽寨內炮響,兩路齊出接應,合兵衝殺上關。

當下依議傳令,眾將都遵守準備去了。

卻說山士奇在關內得唐斌訊息,專聽梁軍寨後炮聲。

候至天明,忽聽得關南連珠炮響,唐斌同山士奇上關眺望,見梁軍寨後塵起,旌旗錯亂。

唐斌立即道:“此必文、崔二將兵到,可速出關接應!”

山士奇不疑有他,立即同史定領精兵一萬,先出關衝殺,令唐斌、陸輝領兵一萬,隨後策應,再令竺敬,仲良仍駐紮關上把守。

梁兵見關上衝出兵來後,望後急退而去。

山士奇當先驅兵卷殺過來,猛聽的一聲炮響,梁兵左右,撞出兩彪軍馬,殺奔前來,正是事先埋伏左右兩側的徐寧、索超、張清、秦明兵馬。

唐斌見梁兵兩隊殺出,急回馬領兵搶上關來,橫矛立馬於門外。

山士奇、史定正在分頭殺,梁寨中又一聲炮響,李逵,鮑旭,項充,李袞領標槍牌手,滾殺過來。

山士奇知有準備,急招回馬上關,關前一將,立馬大叫道:“唐斌在此,壺關已屬梁軍,山士奇可速下馬投降?”

唐斌說完,手起一矛,把那竺敬戮死在前。

山士奇大驚,一時不知所措,急領數十騎,望西抵死突圍去了。

張清、秦明要奪關隘,也不來追趕,領兵殺上關來。

那時李逵等步兵輕捷,已搶上關,即放號炮,同唐斌趕殺把關軍士,終於奪了了天下雄關。

守關的仲良被亂兵所殺,史定被徐寧搠翻,北兵四散逃竄,棄下盔甲馬匹無數,殺死二千餘人,生擒五百餘名,降者甚眾。

不久後,武植等大兵次第入關,唐斌下馬,拜見武植道:“唐某早就意欲奔投大寨,只因無個門路,不獲拜識尊顏。今天假其便,使唐某得隨鞭鐙,實滿平生之願。”

唐斌說罷,又再大拜,武植答禮不迭,慌忙扶起道:“將軍乃蒲東豪傑,本王亦知汝名,現在助大軍攻破壺關歸降,正是大功一件,定有重賞!”

隨後,武植即令設宴,與唐斌等二人慶賀。

同時一面令人計點關內外軍士,得新降士兵二萬餘人,獲戰馬一千餘匹,眾將都來獻功。

武植賞勞將佐軍兵已畢,問唐斌隆德府的兵將多寡。

唐斌道:“城內原有三萬兵馬,山士奇選出一萬來這裡守關,使得城中兵馬尚有二萬,正偏將佐共十員,分別是孫琪、葉聲、金鼎、黃鉞、冷寧、戴美、翁奎、楊春、牛庚、蔡澤”

唐斌又道:“田虎恃壺關為隆德府屏障天險,壺關已破,田虎失一臂!唐某不才,願為前部去打隆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下陵川降將耿恭願同唐斌為前部去打隆德府,武植全都依允了。

少頃,武植對文仲容,崔野道:“兩位素居抱犢山,知彼情形,威風久著。

本王欲令二位管令本部人馬,仍往抱犢屯紮,以當一面。待我軍打破隆德,那時請將軍相會,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文仲容,崔野同聲答道:“梁王之令,安敢不遵?”

當下酒罷,文、崔辭別武植,往那抱犢山去了。

次日,武植分撥軍馬,攻打隆德府。

命唐斌,耿恭領兵五千為先鋒,攻打東門,索超,張清領兵一萬,攻打南門,卻空著西門,防威勝州的救兵至,恐內外衝突不便。

又令李逵,鮑旭,項充,李袞,領步兵五百為遊兵,往來接應,令孫立、朱仝、史進領兵進關,鎮守壺關。

分撥已定,武植統領其餘將佐,拔寨起行,離隆德府的治所上黨城南十里下寨,修建攻城器械,準備明日攻城。

當晚,武植於中軍帳中點燈處理公務,不時的看著天下形勢圖,眉頭不展。

他出兵河東已有五十多天,各處訊息紛至沓來,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林沖、樊瑞已佔據潼關,傳檄入關中、關勝兵入井陘,同樣降服了井陘關守將,即將進入太原府。

此外,花榮也領兵降服了江淮的滁州、泰州,攻破了真州、通州,將他們的勢力直接向南擴充套件到了長江附近。

不好的訊息是康王趙構終是如武植預料的那樣,已在杭州即位稱帝,改元建炎,將杭州改為臨安府,以李綱為相,大將宗澤為樞密使,又火速提拔了許多將校,負責江淮防務。

火速提拔的將領中,有許多個人的名字武植都可謂是如雷貫耳。

他們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吳階、劉琦……

其他人暫且不論,單是“岳飛”二字,就足夠讓武植出神許久了,相信他的大名,後世不知道的人還真不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