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日,大宋天子趙桓身穿白衣,披頭散髮,領著何桌、陳過庭、孫傅等一班文武大臣,自內城東大門而出,跪地向梁王武植奉表而降。

武植騎在馬上,見眼前的大宋天子竟跪在了他面前,覺得這頗有幾分夢幻色彩,回想一路走來的不容易,心中感慨萬千。

武植也沒做什麼羞辱趙桓之事,很快受了趙桓的奉表,隨後領軍入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歷史上這東京為金軍攻下時,大肆洗劫了數日,使得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盛況不復存在,武植自是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來。

而且這東京城現在由梁軍來守護,武植相信這裡定不會有被金軍攻破的機會的!

武植當下派兵把控各處城門,接著領兵入了氣勢巍峨的皇宮。

皇宮也是個防禦森嚴、極難攻破的地方,若是趙桓不主動出降,武植的大軍這個除夕肯定是要在城外過了。

這大宋的皇宮是自五代之時起建造的,歷經數百年,規模自是不小,周圍五里其內有宮殿數十座。

皇宮正殿叫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大慶殿之北是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地方,朝會、接待外國使臣等事宜都在這裡舉行。

大慶殿西側是垂拱殿,是皇帝聽政之所,紫宸殿、垂拱殿之間的叫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退朝後稍作休息的地方

勤政殿、福寧殿是皇帝的寢殿,慈寧殿、慈明殿是皇太后的起居處,仁明殿、慈元殿等數座宮殿則是皇后、妃嬪的住處,舉辦宴會的是集英殿、昇平樓。

此時,趙桓已提前把他居住的勤政殿空了出來,宮中的皇后妃嬪也都將物件收拾好,準備隨時搬離皇宮。

但武植卻還沒有打算入主其中,讓趙桓繼續在勤政殿待著,只是宮中禁衛全都換成了梁軍,算是將天子趙桓軟禁在了皇宮裡面。

武植選擇居住的地方,是緊挨著皇宮的延福宮。

延福宮本是一處相對獨立與皇宮的宮宇,乃皇帝與妃嬪遊樂之所,起初規模並不大。

後來在那道君皇帝趙佶繼位後,不滿於延福宮的宮苑過於狹小,遂將其大肆擴建、營造,變得幽雅舒適,趙佶為帝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居住在這裡的。

忙活了大半天後,這座大宋都城,終於是全部的落入了武植的掌控之中!

當天,天子趙桓下詔命武植為梁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兼領國事。

梁軍將領中,如李逵之輩都奇怪的問武植為什麼不將趙桓砍了,或是直接奪了皇帝來當也好。

武植卻道:“現在天下許多地方仍是宋國地盤,留著趙桓為帝大有作用,要當皇帝也不必急於一時。”

眾人見武植成竹在胸,便也沒有再繼續多問。

翌日,武植以天子趙桓的命令傳檄四方,命令各地州府主動接受梁軍的接管。

不一日後,開封府境內的各城縣、開府府西面的鄭州、潁昌府率先奉表歸降,接受了梁軍的統管。

又過了數日,開封府南面的陳州,潁昌府以西、河南府以南的汝州,還有江淮地區的濠州、高郵軍,河北黃河沿岸的開德府,凌州等地也都紛紛歸降。

於是在幾天之內,武植沒有出動一兵一卒,就已擴地數百裡,這就是攻佔都城東京,將天子趙桓控制在手裡的好處。

這時,武植也已得知了道君皇帝趙佶已為金兵所擄的事情,這對武植來說不算什麼太壞的訊息。

趙佶在名義上只是個太上皇,他手上的趙桓才是正宗大宋天子,在趙桓存在的情況下,趙佶的利用價值其實並不算那麼大。

不過武植也得知了一個不太好的訊息。

那個趙佶的第九子,原本歷史上的南宋開國皇帝康王趙構,竟已領兵南下去了江南。

趙構這明顯是要自立啊!

若是讓趙構割據了長江以南地區,建立南宋,拉攏宋朝遺民,事情可就相當的不好辦。

金國實力雄厚,不是一兩場戰鬥就能擊垮的,武植要想對付金國,保住這些歷史上即將淪為異族控制的地方,最後自是能控制到宋朝以前的所有地盤。

畢竟兩國長久交鋒,比的既是雙方的軍事實力,更是戰爭潛力。

所謂戰爭潛力,既是支撐軍事的經濟、糧食、人口等事物,都需要控制儘可能多的地盤才行。

而且若是在武植對付金國之時,背後有個南宋在搗亂,南北分兵,形勢上是十分不利的。

對於宋人的尿性武植是最清楚不過了,他們向來是只顧眼前之利,從不考慮大局的。

武植可以肯定,若是趙構真的建立了南宋,國策必然是“聯金伐梁”,就如他們之前的“聯金伐遼”,以及歷史上後來的“聯蒙伐金”一樣。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趙構自立似乎已是必然之事,不過武植卻仍有機會爭取得儘量多的地盤,來避免與他陷入持久對峙狀態。

於是武植一面繼續派人持檄文四出,一面更將軍隊派離東京,逼迫各地州府儘快做出決斷來。

武植於是以林沖為徵西將軍,以樊瑞為軍師參事,領兵兩萬西進,拜關勝為徵北將軍,以蔣濟為參軍,去收河北之地,又封花榮為淮南、江南宣撫使,領兵南下。

由於南方多水道的緣故,與花榮同行的還有阮小二、阮小五,有他們的水軍相助就穩妥得多了。

林沖、樊瑞領兵出了開封府後,路過已歸梁軍管轄的陳州後,進入了河南府地界,最後屯軍與西京洛陽附近的偃師城附近,責令洛陽文武大臣早做決斷,否則梁軍便要攻城。

真如之前道君皇帝一行沒入洛陽時所說的那樣,這洛陽城的守軍近些月抽調、傷亡得太多,倉促之間,根本就沒人能有信心守住。

況且現在天子都在梁軍手裡了,他們也不知該效忠誰,所以那官員在考慮斟酌多時後,最終還是全都同意將城門打了開來。

於是林沖、樊瑞率軍而入,將這大宋的西京也收入手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