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府,巨野縣。

秋風漸濃,大雁又南飛。

巨野縣是濟州府的州治所在,武植新任命的濟州知府李永固此時正在坐著官轎,走在鄉村田野間。

李永固現在到這田間來,是為了視察秋收的情況的。

李永固曾是蔡州府的知府,被武植任命為濟州知府後,處理事情來自是得心應手來。

現在正是秋收之時,但今年先是大旱,接著又是洪澇,李永固知道百姓的收成應該是不會好的了。

但具體歉收到了何種地步,還是得親自到天間視察一番才行。

李永固要親自檢視出糧食的歉收情況,好制定出相應的救濟賑災之法來。

糧食若是全面歉收,百姓的冬天必然不好過,弄不好會餓死許多人,賑災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得早早的準備好才行。

若是現在這袞州府還是由那些五大三粗的梁山漢子主持民事,定是全然不懂這些的。

不過這對文官來說,未雨綢繆卻是最基本的。

李永固視察了許久後,發現稻穀、麥、粟等作物基本是顆粒無收,歉收得十分的嚴重。

按照李永固的經驗來看,這種情況必須得回去準備儘可能多的賑災糧才行了。

然而,李永固卻驚奇的發現這些濟州的百姓似乎並不怎麼悲傷,歡歡喜喜的在收著另兩種他從未見過的農作物。

李永固終於忍不住好奇走下了轎子,來到了一處旱地上俯身向一個正忙活的老農問道:“阿伯,這兩種東西些是何物?”

老農瞥了一眼李永固,見他身穿官服後,立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

“回官老爺,這作物名叫‘紅薯’、‘土豆’,此兩物即便是遭遇十分耐旱,又不懼洪澇,還高產耐吃。

大夥都說這是咱梁山的大王自神仙那裡得來的,若非如此,天下間怎會有這麼好的東西?”

老農說著說著,臉上已滿是笑容。

李永固聽後,不由的嘖嘖稱奇。

原來,經過武植這些年的不懈努力,已是將紅薯、土豆兩種高產作物推廣到了梁山水泊附近的許多州府。

濟州府是受梁山滲透得最深的,在武植沒有領兵攻佔州府前,許多村落其實就已經為梁山所掌控了。

所以在這濟州府的鄉村裡,紅薯、土豆兩種作物也是種得最為普遍的。

李永固隨後又向老農詳細的問了紅薯、土豆兩種作物的詳細情報,這才心情大好的離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稻穀、麥、粟等作物歉收得十分嚴重,但卻有豐收的紅薯、土豆,需要賑災的糧食就可大為減少,李永固自是壓力頓減。

回到轎子,看著一片忙碌的田間景象,李永固心想:“那位梁山寨主、鎮東將軍,似乎真是一個屢屢讓人感到驚奇無比的人啊!”

李永固一直都是個兢兢業業的官員,做事最是一絲不苟,又是進士出身,因此慢慢的升到了蔡州知府的位置

不過李永固卻是不懂得巴結人的。

三年前,京西北路地區皆遭了十分嚴重的蝗災,蔡州也沒倖免。

朝廷隨後派了人從東京暈糧賑災,但所到之處,皆要地方的官員給足了好處才肯放糧。

李永固堅決不給好處,還一紙訴狀將那賑災的官員上告了東京。

然而那賑災的官員卻是大有來頭的,李永固這訴狀沒弄起半點水花來,反而被那官員扣了個居心叵測阻攔朝廷賑災的罪名,直接摘了官帽,流放到了十死無生的沙門島……

沙門島跟人間地獄也差不多,經常三兩天才能有一次吃的,一碗米飯半碗沙,糟糠餿食也只能硬著頭皮咽下去。

吃的暫且不說,看管牢房的獄卒還常以鞭打囚犯為樂,隔三差五就有人因此而喪命,李永固好幾次都是差點就沒能撐過來。

總之,在沙門島的日子,李永固這輩子都是不想再去想起了。

然而,現在他李永固不僅活著走出了沙門島,還又重新當了一州知府,人生之大起大落不外如是。

雖然這濟州府知府,是一個亂賊任命的,但李永固卻是欣然的接受了。

若是在流放殺門島前,李永固肯定是寧願死也不會答應的。

只有經歷了那種生不如死的遭遇的人,才會覺得能如此活著是多麼的美妙,為了感激武植的解救大恩,李永固不僅接受了他的任命,還得盡力為做好這濟州知府!

與李永固有著同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

現在梁山所佔據的地盤,民事方面到知府、下到縣令、主簿、押司,大部分都已被武植任命給了沙門島的那些流官來管理。

有人擔心這會存在些隱患,然而武植卻道:“只要兵權牢牢的掌握在我們的手裡,便不存在什麼隱患!”

雖然武植任命了許多的文官管理地盤,但是地方上掌管兵事的仍全是他出身於梁山的頭領。

此外,能調動出征的梁山兵馬也是全掌握在他自己手裡,並沒有交出去半點兵權。

沙門島流官畢竟剛剛才歸順他,武植自是不會天真的毫無半點防備。

武植深知“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他相信只要牢牢的掌握住了兵權,那麼一切便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武植這時既不在濟州府,也不在梁山上,而是在東昌府的黃河邊上。

自攻下沙門島後,到現在已過去了十天左右的時間。

這時,出征徐州府的林沖、樊瑞也早將徐州府拿下。

至此,武植雖掌控的地盤已是多達十二個州府。

這十二個州府分別是:“濟州府、東平府、東昌府、袞州府、淄州府、青州府、沂州府、密州府、濰州府、萊州府、登州府和徐州府。

這十二州府之地,已是將大半個山東地區囊括於其中了。

接下來只有再打下位於徐州府西面、濟州府南面的單州府,還有濟州府、東平府西面的濮州府兩地,外加一個廣濟軍軍鎮,武植便能完成全佔山東地區的任務了。

另外,在單州府的西面是應天府,而應天府的治所則是大宋的龍興之地宋城,乃大宋四京中的南京,是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地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