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兵器要不要設計成為人形,在肯特穿越之前,無數次的爭論無數次的吵架都不能有任何結果。雖然有句話說‘真理是越辯越明’,但還有一句話說‘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在沒有建造巨大化人形機械兵器之前,肯特也不知道人形到底有沒有必要。

等到肯特穿越之後,見識多了,學習多了,是不是人形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只要有足夠的科技,就算是板磚也是最好的武器,所謂人形不人形對他來說更多是情懷,是浪漫。

以高達普通高度十八米為基準,十八米,肯特完全可以建造一艘武力值爆表的宇宙飛船,可以輕輕鬆鬆進入光速,殺敵於幾光年之外。而如果要變為人形的話,就需要太多不必要的多餘的部分,巨大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上百個部件來進行檢查和調整,越是巨大的機器人光是針對動作的感應器都能佔據太多的空間。

讓機器人有手腳,還不如多裝幾個炮臺來的更加方便實際。不過誰讓巨大人形機器人是男人的浪漫呢,又是誰讓肯特有大量科技呢,大型機器人的缺點完全可以克服。

其實肯特也認識不少製造大型機器人的人,比如製造了反浩克反超人裝甲的託尼:為什麼反浩克裝甲這麼大了,卻還是人形?肯特建議過為什麼不製造‘水滴’一樣外形的適用於撞擊的堅固武器呢。

託尼表示他根本沒有多想,他當初設計反浩克盔甲就是想擴大鋼鐵衣出力,延伸鋼鐵衣的外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還有很多科學家也是這麼思考的,在他們的認知裡機器人也就是人類身體的延續,和人穿戴的盔甲是類似的,所以做成人形沒有什麼問題,是自然而然的。恐怕只能用人類對人形機器的執念來解釋了。

肯特也是個機器人控,就不說其他人了,至少人形帥啊,帥是一輩子的事情。

除了平時設計設計高達,空餘的時間肯特也會瞭解一下世界的局勢,三大聯盟都有天梯,加盟國都能得到足夠的電力能源,生產生活自然沒有問題。但沒有加入聯盟的地方呢?比如說中東地區,那個戰亂紛飛的地區,沒有加入任何一方聯盟,又因為石油資源已然枯竭,原本富饒的產油地區也成為了地獄,極端組織橫行,恐怖主義氾濫。

都是資源的禍啊,不過石油沒有了,核電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這讓肯特很奇怪。這個世界的人談核色變的態度也很不正常,肯特心說難道是因為超級電腦在暗中搗鬼?

兩百年前的天才科學家伊歐利亞老頭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也是唯一一臺的智慧量子計算機,伊歐利亞的想法和創意在兩百年間全部由量子計算機進行完成,這臺VEDA計算機和《終結者》裡的天網差不多,能監控人類的網路,能夠透過大量情報資料對人類即將發生的大事件進行推演,甚至還能透過自身特殊的量子技術尋找地球上擁有特別腦波的人加入天人組織。

除了沒有向全人類發射核彈,VEDA所做的一切都是細思則恐的。一臺以自我意識去完成創造者願望的智慧電腦,它竟然是引發人類進化的智慧程式,就好像把人類未來交給占卜機器一樣不靠譜。

如果說VEDA為了實現目標而干涉了人類的科技樹,讓人類只能朝著伊歐利亞規定的方向發展,肯特也不排除其中的可能性。因為VEDA已經存在兩百年了,對人工智慧來說足夠進化到更高的層次了。

沒有核能,目前所有的MS都是使用電池的,用電力驅動的好處自然是環保,不過壞處就是讓MS的平衡性受到了制約,要麼敏捷要麼火力要麼防禦,總之是不能兼得,不然能源更不上。

還是要上核電,因為肯特在能源上不太希望用黑科技,核電小型化是最接近這個時代的技術了,也不能一口氣拿出太多他們不能理解的黑科技。

先拿出個託尼的‘方舟反應堆’好了,反正託尼也不在,版權就歸肯特了。肯特最終希望建造的是可變形的高達。

隨便一出手,肯特還謙虛地說道:“這是我知道的你們現階段能夠理解的最原始的能量裝置了。”肯特不是裝逼,要知道他可是連黑洞都改造過,氪星最先進的能量水晶也能保證一艘超光速宇宙進行百年的運轉。

但這些東西,地球人完全不能理解。不然肯特固然心滿意足了,但人類得不到什麼好處,要雙贏,就是要讓人類對自己這個外星人五體投地地欽佩折服。

顯然最後一個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果然張博士看到方舟反應堆的設計的時候,驚呆了:“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不可能,這根本不存在的,就算可行,其中等離子體必定要在極高的溫度之下才能吸附其他粒子進行核聚變,那溫度一定會融化空間的,散熱的問題怎麼解決?”

“所以才需要新的元素,一種在磁電環境下穩定進行低溫核聚變的新元素。”肯特一開口就是新元素,也是不怕嚇壞人家。

人類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也只發現了一百多種元素,發現一種新的元素何其困難。不管是自然界本來就有的還是透過人工試驗人造的,人類可是一直在探索,如果能有新元素突破核電技術,那人革聯就又有了一個能源出路,在國際博弈中有更多的底牌了。

“真的有那種元素麼?”張博士不是政治家,他只是一個科學家,對未知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作為一個科學家能在有生之年發現一個新元素那他也可以瞑目了。

“自然可以,我們可以透過實驗來證明。”肯特一句話,立刻調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因為他們要在這裡建造一個粒子加速器。他們可不是託尼·史塔克那種變態用邊角料就能製造粒子加速器,他們至少需要三個月進行建造和校準,才能確保粒子加速器能夠正常工作,這還是最快的速度。

肯特表示不急,他有得是時間,要是急的話他一個超級視線直接就把新元素給造出來了。不過利用這個時間,肯特也用電腦把新元素的結構圖畫了出來,讓張博士歎為觀止,直說外星科技太偉大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