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童言無忌,當不得真,可當著平沙城諸位官吏士紳的面說出這句話可謂辱人至極。
臉上還掛著笑的金家青年頓時僵住,回過神後瞪向雲氏少年,恨不得生吃了他。
那個少年躲在幾位哥哥身後,初生牛犢不怕虎,一雙童真未散的清澈眼眸回瞪一眼,絲毫不害怕。
在場的人竊竊私語,不少女子為防失態捂著嘴輕笑,覺得這出身清貴的雲氏少年很可愛。
此話一出,別說幾個金家青年臉上掛不住,就連老成持重的金煜都不知如何下臺,難不成還真要和一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計較言語過失?
當頭的雲氏青年名不見經傳,雲家原本就是大隱隱於市的脫俗世族,赴宴的賓客不少連雲氏子弟都沒見過,只聞其名未見其身。
只有亭安王和鮮郡守知曉這長相俊逸做派老成的雲氏青年是雲氏家長的嫡長子雲向熙。
金家青年正要出言反駁,較真的好好理論一下,卻被雲向熙打斷。
雲向熙摸了摸這個幼弟的腦袋,將他攬入懷中,這一兄弟之情的舉止更是讓這位名聲不顯的雲氏嫡子溫潤出塵。
他歉笑道:“小弟童言無忌,並無惡意,還望幾位公子不要放在心上。”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散去不少,被他輕描淡寫一句話帶過。鮮郡守也上前圓場道:“名貫九州的兩大書香門第能來屈尊赴宴,可是給足了老身薄面,諸位先入宴吧。”
雲向熙微微頷首,言笑晏晏,揮袖往後一招手,身後一同門胞弟便手持一繪工精妙的雙耳壺瓶遞上前來。
“金氏清門珠玉在前,我父差我選來的這禮倒是有些不盡人意了。”
雲向熙接過壺瓶,手指敲在瓶身上陣陣金鳴聲悅耳空靈。鮮郡守畢恭畢敬雙手接過,周圍幾個見多奇珍異物的富商驚呼碎語,這可是荊楚女仕梅瓶,存世僅數百,有價無市的稀罕物件,不想居然在雲氏府邸裡也藏著那麼一件,更讓不少人深深忌憚這兩個世家的底蘊深厚。
金煜表情古板,問道:“先前這名小侄提到的四哥是什麼人?”
雲向熙輕輕搖頭回道:“是我不成器的四弟雲向鳶,自小便目無法紀,經常口出狂言,立冠後也脾性不改,後來惹得家中幾個族老勃然大怒,出仕入朝做了一名將官,幾年沒給家裡寄過書信,不過去年家書一封,現在在驃騎將軍手下任職一名都尉。還望先生見諒。”
金煜萬年冰山的表情鬆動,咧開嘴角嗯了一聲,一旁的金家青年聞言心中頗是不屑。大漢文尊武卑,哪個世家子弟出仕不是穿著大紅官袍往上爬,哪有往滿是沙塵馬糞味的軍營裡鑽的?這不是缺心眼麼?
亭安王擺手致禮,情願走在金煜身後,金煜謙讓兩番,最終擰不過認死理般禮賢下士的亭安王,走在了最前面。
其餘人見到這幾位正主就席,知道今天正席即將開始,不再扯天說地,紛紛入席就座。
黑衣書生還是自娛自樂,端起平日來以他家世根本喝不起的美酒,神情恬淡。
平沙城裡三教九流在各自領域裡獨佔鰲頭的俊彥大多都聚在了這,黑衣書生對席一老一少兩人自進場來便一直正襟危坐在席位上,無人問津,只有幾個富商在路過時點了點頭示意,留著髯須的中年男子抱拳相向,惹得對席幾個自認清流的士子白眼堪堪。
黑衣書生雖說身世低賤,可好歹是士子出身,位列左邊末席仍不容他人小覷,可這對席的兩人既然在席位上就已落了下乘,更是最低等的末位,也難免遭逢白眼無數。
空有家世無才無德的紈絝少爺在噁心人方面哪個不是信手拈來,一個輕微的鄙夷舉動就能讓人難受好久。
髯須中年男子倒是淡定的多,與旁邊還未留鬍鬚的青年一一講解幾個在席位上左右逢源的賓客是何許人也。
“那個絡腮鬍須的將軍是平沙城金吾令,城中守備軍馬都屬他管轄,各個城門巡防關卡也都由他一人做主,幹我們這行的像這種軍爺一定不能有半點怠慢,前些年為父和他還有些香火情,不過貴人多忘事,想必他也記不起來了。”
自孃胎出來頭次穿著長袖錦袍的青年只覺得渾身彆扭,可知曉這宴席規矩諸多,只能強忍著不去聳動肩膀。
黑衣書生看著這一老一少在竊竊私語,又瞧見他們即便穿著貴重錦袍還是沒那份飄逸作派,端酒時手上露出的牛皮護拳,便知道這兩人身份。
天水郡商隊頗多,應勢鏢局也氾濫起來,這兩人身姿矯健一看便是練家子,想必是城中數一數二鏢局的鏢頭。
黑衣書生心中詫異,鏢局是趟刀山下火海的下九流行當,居然也能進這郡守大人的壽宴,不過轉念一想,沒甚名氣更無家世的自己都能入席,也就釋然。
青年男子聽著父親絮絮叨叨不停,心中埋怨更多,可又不敢和父親頂嘴,只好憋在自己心中罵娘。
進府時候那個管家低三下四的給幾個連他都聽過名聲的名士阿諛奉承,轉過頭後看到他和他父親卻又是一副趾高氣昂的作派,要不是父親拉著,他早就罵出聲了,不就是一條看門狗麼!狗眼看人低!
見慣世態炎涼的老鏢頭一路上給他道宰相門前七品官,可不是他們這些升斗小民能得罪起的,入座之後望著幾個年齡相仿的士子交際不斷,好勝心極強的他更是覺得受到莫大侮辱,一直憋著怒火。
老鏢頭問身後侍婢又要了壺酒,知子莫如父,看到和自己年輕時相貌像,脾性更像的兒子滿臉委屈,便端酒自飲道:“人生坎坷,冷暖自知,君王不知百姓疾苦,這些自恃天生高人一等的看不起我們父子兩也是情有可原,我們過自己的日子,沒必要和他們一樣攀比心這麼重。”
他撇了撇嘴,也不知聽進去多少。
耳力天生機敏的黑衣書生聽的一字不落,打量手中花紋繁瑣的酒樽,又看向周圍鶯鶯燕燕華服夜行的熱鬧場面,賭氣般自語道:“且過三年,再看誰笑誰。”
宴席一下安靜下來,亭安王看了一眼鮮郡守,後者做了個請的姿勢,亭安王不羈一甩頭,輕輕拍手,這一瀟灑舉止更是勾走場上無數少女芳心。
“扶瑤、獻曲。”
正席下一排編鐘抬了上來,先前那個隨著亭安王一同赴宴的女子青衣款款,抱著一張古琴朝著兩旁賓客行了個萬福。
“這可是涼州境內一等一的音律大家,為父知道你對這些沒興趣,不過也必須學點,聽到沒?”
老鏢頭低聲道,見沒迴響扭頭一望,青年兩隻眼睛早就直勾勾的盯著席中驚豔女子如痴如醉,老鏢頭嘆了口氣,沒想這個嗜武成痴的兒子也情竇初開了。
名為扶瑤的女子輕輕將琴放好,額頭眉間一點硃砂更是點綴的她如下凡玄女,相貌婉秀似畫中仙的她最為出彩的就是那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纖細玉手,青蔥紅酥,讓人眼目流連。
兩指撫琴輕彈,聲律悠長,不少精通音律的已經閉眼陶醉其中。
黑衣書生望著席中女子,雖隔著遠卻還是能仔細看清她眉目,連額頭白脂間的菱形硃砂印都望的真切。
亭安王看著黑衣書生痴痴表情,搖了搖頭遮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看著這個朝思暮想的女子,黑衣書生喃喃自語:“一望崑崙萬山寒。”
一見如你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