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狄春祖上三輩都是西陲邊境的戍卒,由於東羌郡的土質較為特別,鬆軟的像流沙,在初起土堡的時候,幾乎是黑羌遊騎超過千騎在土堡周圍賓士上幾個來回,就能讓剛剛搭好的胚牆塌落,根本不用刻意攻陷。單是為了能在西陲邊境上建立攔住黑羌年年犯境的攻勢,大漢就動用了不下三十萬民工,更有數萬死在了黑羌的馬蹄下。

謝狄春的母親就是在黑羌遊騎的馳騁和大漢土堡竣工之時生下了他,伴隨著風沙呼嘯和馬蹄揚塵的喧囂中,一聲嬰兒的啼哭在嘈雜中嚎啕響起,最後在一片橫野死屍中被他父親尋了出來。

尋常嬰兒出生第一眼不是望見母親晏晏笑臉上寄託著美好冀望的眸子,就是歡聲笑語中的蔚藍天空。可謝狄春第一眼看見的是在一片夾雜著漢人和黑羌人的屍體裡,被已經讓黑羌馬蹄踏成半截血肉模糊的孃親以及連西陲烈風都驅不散的哭嚎狼煙。

並沒因此喪命的謝狄春活了下來,但身為西陲戍卒的的父親又在他三歲時戰死疆場。

當他父親那一什的什長抱著他前往東羌郡內尋找善心人家將他收留時,不論是小戶還是大宅,一聽到謝狄春的身世免不了要皺眉撅嘴,隨即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沒有任何委婉的拒絕掉不過三歲眼眸裡就滿是冰冷的謝狄春,認為就是這個小孩剋死了父母,在命理之說天道輪迴尤其講究的大漢裡,這可是死忌。

年齡尚小並不知曉人情世故的謝狄春從那時就懵懂的在心裡紮下了一顆晦暗種子。

最後沒辦法的什長只好將謝狄春帶回西陲邊境,自打他七歲後,每日在演武場上夏練三伏冬練的戍卒群裡,就出現了一道別樣風景。

一個和涼州漢子大腿般高的稚嫩少年從笨拙的打拳練木槍,到能空手撂倒比起除了九邊三府外最為精銳的大漢戍卒,他或許沒成為含笑而死的母親心裡那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也能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十二歲初上戰場,後背被一支黑羌遊騎的矛鋒劃出寸長口子的他只咧了咧嘴,隨後便反殺了這黑羌遊騎,他內心波瀾不驚,這個出身在屍叢,放眼盡狼煙的男子天生就是為戰爭而生。

到後來逐漸在邊陲有了名氣,更博得以收徒傳授畢生武藝來到西陲的林熊叱刮目相看,成為林熊叱一生中收下年齡最小的徒弟,至今年紀才剛到立冠之年的謝狄春儼然成為西陲十萬戍卒裡最耀眼的那位。

甚至在謝狄春以無人可駁的戰功官拜長水中郎將之後,剛剛繼任涼州刺史的梅忍懷都為之動心,想要將他攬入麾下,培養成心腹,當時盛傳下一任涼州軍營裡執虎符者呼聲最高的便是還不到二十歲的謝狄春,至今涼州軍營裡仍有傳言若不是謝狄春回絕了梅忍懷,那眼前最是炙手可熱的涼州監軍,就不是剛剛挫敗二十萬叛軍的秦朗了。

只是這件眾所皆知的事情裡又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事情,譬如梅忍懷到西陲巡視邊境時曾和謝狄春徹夜暢談,千方百計想要說服這位將來極有可能封爵入朝的年輕人,而謝狄春回絕梅忍懷的話卻很簡單:

他的父母都埋在了西陲邊境,按孝禮當守冢五年。

被黑羌人看做西陲最難啃骨頭之一的鐵石堡下,埋葬著不下兩萬當作地基來加固牢靠的白骨,其中便有他謝狄春的孃親。

善言者寡恩,無情者重孝。

他謝狄春除去生父生母外,只認半個父親,就是已經故去傳授他槍術的林熊叱。

看到如長蛇蜿蜒在大雪中緩慢形勢的長伍,謝狄春一雙冰冷不亞於徹骨雪山的眸子毫無波動,淡淡對著旁邊什長下令道:“先去探探是什麼人,還沒聽說有哪夥流賊響馬剛跑到西陲境邊上謀生。”

只是長相酷似漢人的什長點了點頭,示威般的朝著一直站在謝狄春身後如同無物的木訥壯漢挑了挑眉毛,比了一個尋釁手勢,翻身上馬。

而作為謝狄春左膀右臂的木訥白羌壯漢視若無睹,只是抬高了下巴,好像要仔仔細細看看前面那幫人究竟是誰。

謝狄春從來不制止底下這幫弟兄互相滋事甚至鬥毆,有時還故意縱容。他自己就是沒讀過書的莽夫,所謂的兵法兵謀一半靠天賦一半靠經歷,在他看來沒有血性的士卒永遠算不上精銳,更何況他這支由蠻番組成的雪狼營都是他國之人,只信大漢的銀兩和他的威名,對什麼大漢薪火相傳下來的忠孝禮義一概不知,在每天都死人的西陲邊境上,在溜的嘴皮子也快不過銳利的兵鋒。

也只有從死人堆裡一次次爬出來站起身的他,才能讓這幫旁人視作虎狼的番外邦卒馴如綿羊。

沒有過多花哨的騎乘技巧,本籍吐蕃的什長帶著自己的一什十騎分作兩隊在侯霖長伍兩旁快速賓士,連甲帶馬在到人都是白色的十騎於這西陲風景融為一體,就算站在侯霖面前恐怕都看不出來。

風聲呼嘯,侯霖抱著溫熱馬背瑟瑟發抖,連頭都被狂嘯的邊風吹的抬不起來,又不敢閤眼生怕一個走神就昏睡過去,到時候摔下馬背怕都無人察覺,更怕一覺睡去從夢周公到見閻王一氣呵成。

見到長伍都是大漢軍伍的赤色甲冑,無一例外,吐蕃什長一把刮下自己八字鬍上的冰渣,覺得蹊蹺。

西陲治兵嚴明,漢人天生身體就比他們這些番民要差,像秦舞陽這種天生力可扛鼎的天選之人畢竟只是鳳毛麟角,故而大漢對外用兵向來是重謀輕武,往往在大局戰略上取得先機,再以優勢兵力對抗。

百年以來只有一支軍隊例外。

如果外邦男子的蠻力在加上嚴明有律的大漢軍法調教,就是西陲二十二營中拔得頭籌的雪狼營。

若換做是以前的他,恐怕早就不耐煩的下令吃掉這夥不知死活的隊伍,可既然成了大漢的士卒,他就不得不深思熟慮,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走一看三。

實在拿不準主意的他正要差騎去稟報謝狄春,卻看到這位被三千番邦漢子敬若神明的年輕男子不知何時單騎出現在了長伍前面。

白馬赤槍,迎雪踏浪。

侯霖依稀間聽見曹昭華的呼叫,不情願的抬起頭,恰好撞見這一幕,猶如雪中幽靈乍然出現的謝狄春駐馬在侯霖十丈前,挺槍而立,雖說風雪蕭蕭讓侯霖都有些耳鳴,可仍是清晰的聽見前面這騎開口道:“給你們一句話的時間,說明來頭去處,膽敢有任何越規地方,立殺。”

侯霖聽完想笑卻笑不出來,他第一反應是想開口問問這人,是不是看不到他後面那一望無際的隊伍,可看著蒙著青墨色錦布的白甲單騎煞有其事的說出,侯霖忍著笑意故作認真道:“本官乃是朝廷親使,前來西陲邊境宣召,來者何人,速報姓名!”

謝狄春心生疑惑,朝廷向來都是放管西陲兵事,從不指手畫腳,涼州官場也只聽問不插手,怎麼就突然鑽出個長安使臣來?

他正在心中猜想,看到逆風迎著風雪的侯霖止不住月牙幅度彎曲眼眸中含著笑意,才知道自己被開涮了。

沒在搭腔一句,更沒破口大罵,謝狄春一扯韁繩胯下的尋梅駒便抬蹄向前狠狠的踏出一步,濺出雪霧。

侯霖詫異,心想這兄臺不會腦袋抽筋了吧,老子身後可有兩百多人!

不等侯霖出身,身後一直沒有動靜的王彥章懷中抱著銀尖槍出列,到他身旁。侯霖自認自己的武藝只算是登門,距離登堂還差著遠,又見這騎看似漫不經心中殺意和殺機俱是十足,心中多少有些怕被亂騎之中取了首級,見到王彥章出列之後心安下來,至今王彥章除去和秦舞陽切磋平手外,從沒處過下風,更沒輸過。

王彥章看著只露出雙眸的白甲騎士,欲言又止,最後一手握住槍桿習慣性的一抖,逆風拍馬上前。

那一騎更是不語,槍頭形狀在見慣馬直槍的侯霖看來極是怪異的赤色槍桿筆直抬起。

王彥章銀尖槍如草蛇浮線,在風刀雪箭之中搖擺飄忽,槍桿抖動出數道銀色光影。

侯霖怕是西陲的哨騎,到時被王彥章誤傷還是折辱臉面上都不好過,於是又加重語氣道:“放肆!本官剛從長安遠道而來,這就是你們西陲的待客之道?”

讓侯霖沒想到的是他說話的功夫王彥章的槍尖已經晃到了那騎身前,侯霖正要開口讓王彥章手下留情,那白甲赤槍的槍鋒就已經架在了銀尖槍上,如同拉磨動作被這白甲騎士用鉤鐮槍的鉤刃勾到了自己身前,小聲道:“銀尖槍?”

王彥章破天荒的對著他一笑。

謝狄春兩手托住槍桿將鉤刃劃落,拉下蒙在臉上的錦布,嘴角一抿無奈道:“王師弟?”

王彥章收槍,開口大笑,毫不在意猛灌入嘴的大片雪粒。謝狄春頭又扭向侯霖拆穿道:“放屁!函谷關守將於一銳謀逆,你是怎麼來的這涼州?”

可讓謝狄春沒想到的是侯霖只是眼神閃過一抹詫異,隨後像是早就知道一樣嘆了口氣道:“還真反了啊!”

(PS:長話短說這幾天斷更是因為思路卡殼了,怕接下來的大情節連貫不好,我是重質量的人,不想水章節,所以寧可慢點,本來這章昨天就應該發的,熬夜看E3發佈會了……題外話是等了兩年的刺客信條終於要出了!還有戰錘2!開心,希望等上架後的收入能夠讓我入手這兩個遊戲的正版,哈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