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書評區很多讀者在討論主角娶妻和納妾的問題,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首先要說明,貴族、官宦,乃至有錢的平民納妾,是古代風俗,但既非律法,也不關道德,甚至就連廣沿子嗣,說到底也只是男性為了滿足慾望而打的幌子罷了。古代兒童夭折率確實居高不下,但只要夫婦二人沒啥毛病,理論上基本可以延續人口繁衍,不至於滅種;而就個人來說,無後而過繼親眷子為嗣的事情同樣是法律和習俗所認可的。袁紹即因過繼而為袁氏大宗,他之所以被袁術瞧不起,不是因為過繼,而只是妾侍所生罷了。

不管怎麼說,貴族和有錢人家能夠得到相對良好的醫療保障,其子嗣的存活率是大大高過貧民百姓的,但貧者無力納妾,也沒見底層越活越少,終至絕滅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次就本書來說,固然裴該若無合法繼承人,必會影響到整個團體的凝聚力。有讀者朋友指責主角二十多歲而不肯早婚、育子,認為不合理。但必須考慮到,一則即便貴族,因為把精力全都投放在事業上(讀書、貢舉、出仕),晚婚者亦比比皆是;二則裴該才自羯營逃出,南下江左不久又北渡徐州,事業初創之時,哪有什麼凝聚小團體的必要啊?即便有子嗣,若在徐州階段他便身死,小團體也不可能繼續維持吧。今日尚且不知明日之事,哪有功夫去設想後天?

一直要到入主長安,主角才可以說羽翼漸豐,裴氏集團逐漸成型,子嗣問題至此才需要納上議事日程了。於是裴該娶於荀氏,復得一子,目前瞧著還挺健康,那他還有納妾的必要麼?即便保大現在就掛了吧,荀氏肚子裡還有一個哪,也沒有著急納妾的理由吧。

即以普通父母之心而論,誰瞧著眼前的小兒,心裡會想他八成是要死的,所以我還得多生幾個備著……即便準備備胎,二三子足矣,又何必求之於媵妾?兒子多家族就一定繁盛麼?產業就這麼大,一旦過了析分的臨界點,反倒會越來越弱啊。

我認為今人與古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某些方面道德觀的自然提升,並且很可能透過環境和教育,深深刻入骨髓之中。古人多認為人天生就分三六九等,此乃上天註定,非人力所能更改,甚至於某些人連人權都不該有——蠻夷即等若禽獸,說什麼人呢?但在今人看來,即便人生百態,基本人格都是平等的,在咱們這個國家、社會,男女平等的口號更是從建國前就在喊啊。

所以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倘若仍舊認為男女在人格上是天生不平等的(別奇怪,微博上我見過不少類似言論),在我看來,必然是古老的殭屍還魂了。

古代的小民百姓,視貴族、官宦為天,貴族、官宦則視皇權為天,今人不能說沒有這種思想、這種人,但比例肯定要比古人少得多吧。就算咱們見到高官而自然緊張,那也是出於對權力的畏懼,和考慮利益的得失,不會覺得對方天生就比你高貴吧?

所以在裴該看來,也在作者看來,雖然基於社會環境而使得女性普遍見識不足,地位卑下,男女之間的人格也是平等的,則既然平等,又怎能夠納妾?不要說什麼這是男性的本能,納妾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生理問題。

就以我本人來說吧,我不假裝聖人,在我看來,不考慮社會道德和家庭問題,確實絕大多數男人都幻想睡盡天下美女。但解決生理需要是一會事兒,將更多女性引入家庭則是另外一回事兒,家庭不僅僅是**和血緣所造成的,更是情感所造成的,要我同時對多名女性表示關愛,我確實做不到——哦,老孃和閨女另算。相信自有男性不但能夠辦到這一點,甚至還以之為樂,我朋友裡就有這種人,但類似我的想法也同樣普遍,不能算是太過另類吧。

所以投射到我的作品當中,因應不同的社會環境,主角納妾甚至於多妾更甚至於多妻,是很正常的事情,堅持一妻無妾也不能說不正常,主要看打算如何塑造這個人物。你可以說裴該矯情,嘲笑他的堅持,但不能因此就說這種設定不合情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