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白登山之會二

只是張軒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張軒輕輕一嘆,說道:“走吧。”

隨即張軒也退回了夏軍大營之中。

諸將見張軒歸來,這才松了一口氣,曹宗瑜也好奇的問道:“這福臨小兒如何?”

張軒想了想,說道:“福臨小兒,也算一英雄人物,只是時運不濟而已,如果而今福臨有二十多歲,今日北伐之戰,決計不會這麼順利。”

“陛下,何必漲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假陛下十年經營,這北伐之戰,早就橫掃千軍如卷席了。”賀虎頭說道。

張軒聽了,淡淡一笑,說道:“這倒也是。”

只是張軒心中卻有一絲擔憂。

他擔憂就是年齡。

不得不說,這一次北伐得手,固然有國力方面的壓制之外,還有清軍名將凋零的空檔。可以說跟隨老奴的大將,幾乎全部凋零,黃臺吉時代的將領也不在了。

多鐸,多爾袞,阿濟格,這三個人,那一個活下來,就會給張軒帶來巨大的麻煩。僅僅是一個濟爾哈朗就讓夏軍在洛陽城下,頓兵多長時間。

如果北京城,由這三個人任何一個人鎮守,或者說,夾河之戰,遼東之戰,成都之戰,這些大戰之中,主將是這三個人之中,任何一位,勝利決計不會來得那麼順利。

雖然有些不想承認,但是歷史上真有一些人,得一人可興天下,失一人可亡天下。多爾袞雖然不夠格,但卻是清廷的定海神針。

張軒是靠著清廷大將青黃不接的局面大破清廷,但是跟隨他打天下這些人,年紀也不小了。

張軒本人三十多歲了。曹宗瑜四十多歲了。李定國與張軒年紀相仿,鄭成功年紀稍輕一點,但是張軒一點不敢指望鄭成功。

甚至有一天張軒覺得如果自己走到鄭成功前面,一定會先殺了鄭成功。

至於,高一功,袁宗第,袁時中,劉文秀,艾能奇,許都,等等,這一批將領大抵都是這樣的。

但是順治而今才十幾歲。

與張軒差了一輩。

而今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就能重整旗鼓。待將來他老去之後,張安對付得了順治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軒心中暗道:“既然如此,就將此禍害,先除掉他,不讓安兒擔心便是了。”

雖然這一戰打到而今,大夏是打不下去了,但是張軒心中已經開始醞釀,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明成祖六十多歲,還跟北伐。張軒有什麼不敢的。

只是張軒縱然這樣

想,他心中卻隱隱約約有一個預感,恐怕他這一輩子,也不要抓住順治了。

張軒在考慮順治的時候。

順治也在考慮張軒。

“陛下。”尼堪,博洛迎過來說道。

順治說道:“朕無事。”

尼堪忍不住問道:“南朝皇帝如何?”

順治說道:“乃翩翩美男子,似乎有幾分女相,不過大有英雄氣。”

博洛說道:“陛下,如此說太過了吧。”

順治說道:“天下局勢如此,我們能不正視對手嗎?張軒乃是天下不出世大英雄,有他在一日,我大清就一日不窺視中原。”

“只是即便他是英雄豪傑又怎麼樣?能熬過老天爺嗎?”

“朕比他小二十歲。朕熬得住他,從今之後,朕每日保養身體,勤練功馬,二十年後,等張軒死後,再與南朝見分曉。”

“我大清之君,非雄主不能任,而中原之君,卻如同養在籠子中的鳥兒,如何經得起風霜。”

“縱然,朕一生不能勝過南朝,但是總有一天,朕兒孫會勝過南朝的。”

“朕在此發誓,與南朝勢不兩立,此仇即便是百世也報。”

順治這一番話,讓大清兩個親王一時間也十分感動,說道:“奴才相信,我大清總有一天會馬踏中原的。”

順治翻身上馬,一拉韁繩,遠遠的看著大夏的旗幟,目光似乎穿過了無限遠的空間,看到了北京城,心中暗道:“我會回來。”

雖然他這樣想,但是他心中也明白,他這一輩子,估計回不去了。

“走,回大同。”

順治帶著騎兵返回大同城,此刻大同城之中,已經能走已經差不多了,成為一座空蕩蕩的城池。

清軍有秩序的撤退,幾乎將大同百姓掃地而空。

畢竟,在草原之上,什麼也沒有,都要人力來完成的。

而歸化城一帶,是草原上能夠耕種的地帶,這也是清軍不選別的地方,偏偏選歸化城的原因所在。

這大同百姓自然能充實歸化城人口。

更何況,而今清廷之中,蒙古人佔多數,已經超過了滿族,即便是維持平衡來說,順治也願意多引進漢民。

將漢民全部歸屬於八旗之下,或隸屬於漢軍旗,或者乾脆成為滿八旗的包衣奴才。充實人力。

“在草原之上重建二十四旗,不,應該三十二旗。”順治心中暗道:“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回八旗。”

甘肅一代,還在吳三桂手中。

這一帶從來不是大清經營的重

點,貧瘠的幾乎鳥不拉屎。但是而今順治哪裡有什麼挑選的餘地。

扒到碗裡都是肉。

順治之所以想重整八旗,就是為了整頓軍務。畢竟一路又是撤,又是退,各方建制早就亂了。

不整頓一番,他這個皇帝就不知道各部麾下有多少兵了。

至於如果將吳三桂融入大清朝廷體系,這一件事情還要好好斟酌。

順治正想著,卻見不少老弱被士卒壓了出去。

他眉頭一挑,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士卒立即行禮說道:“陛下,這些人都不能帶走,上面命令,就地處決了。”

順治眼睛一掃,卻看清楚了,這些漢民老的老,小的小,根本不可能帶上路,即便帶走了,到了草原上也沒有什麼用處。

對八旗來說,入關劫掠是輕車熟路,該怎麼做,都有一定之規,而今距離東虜當初最後一次入關劫掠,也不過十來年的功夫。

他們都還沒有忘記這些習慣。

比如,對那些無用的人該怎麼處理?帶不走的人該怎麼處理?一個字,殺。

順治卻心中一動,暗道:“報應嗎?”

順治的確是一個信佛的,他看似對張軒所言什麼也不在乎,但是不同話在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影響力是不一樣的。

從尋常人口中說出來,順治連聽都不聽,但是從張軒口中說出來,由不得順治翻來覆去的想,心中暗道:“本朝入關數年,就被趕出來,莫非真是我朝殺戮過盛,仁德不足。”

這個念頭一深入順治的心中,就無論如何拔不出來了,他說道:“不用了,放了他們吧。”

放了他們?這命令讓這些士卒一陣猶疑。似乎不明白。

如果不是他們聽見陛下所言,就要懷疑這是怎麼回事了?

圖海說道:“陛下的命令你們不聽嗎?夏軍就要來,這些老弱病殘留給他們,豈不是正好消耗他們的糧草。”

“打了一年了,夏軍的糧草也不多了,說不定他們巴不得我們殺了他們,好為他們節省糧食。”

圖海這個解釋一出來。

下面的將領都恍然大悟狀,說道:“陛下英明。”

順治見狀,心中輕輕一嘆,也沒有解釋的意思。很多時候也解釋不明白,只要下面做便是了。

隨即這命令傳遍全城,有一萬多老弱病殘都留了下來。順治就帶著最後一部清軍撤離的大同城。

就在清軍撤離大同城不久,高元爵帶著本部人馬,直抵大同城下。只是他看到大同城,已經面目全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