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多爾袞的果斷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很成問題。就在張軒準備大舉東征南京的時候。多爾袞才看到整個戰場局勢。

當然多爾袞所看的,並不僅僅是江南這一域。而是清夏之間,綿延數萬裡的戰線。多爾袞來了之後,臉色有些蒼白,他跌坐在太師椅之上,心中微微一嘆,。這樣的局面,讓他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從太祖太宗傳到他,想要覆滅明朝,一統天下的趨勢也就到處為止了。

清軍致命的缺點,就是以小族臨大國。徒以兵威之勢,只要他們積累多年的常勝之氣一洩。讓天下人都知道,滿清並非無可匹敵的。再想要一統天下就難了。

即便是歷史之上,李定國兩厥名王之後,清廷的威望受到打擊,那時候就有一陣反清高潮,如果不是孫可望與李定國鬧起了家務,到時候天下誰屬尚有一搏之力。

更不要說而今了。

“天下中分之勢已經成了。”多爾袞心中有些失望,但並不是太失望的。畢竟清廷能從蕞爾小國發展到而今,北至漠北,西至玉門。南至雲貴,中至長江,東及大海,洋洋乎,方圓數萬裡的大國,這樣的情況,也是他們在瀋陽的時候,不過是想想而已,很少有人能想到有一日,他們真的做到了。

即便現在,京師之中,也有很多王公貴族都是見好就收的想法。

不過,任何戰略都是有慣性的。

清軍縱然心懷忐忑,但是打下去,發現南朝不堪一擊的時候,自然會滋生野心,而今碰上了硬骨頭了。卻有另外的想法了。

多爾袞立即意思到,而今應該調整清軍的戰略方向了。

之前都是以征服天下制定戰略,而今卻要維持與南朝的均勢。如果能壓倒南朝更好不過,但是基本上打消了一統天下的念頭,特別是多鐸報過來的那一連串的名單。多爾袞還壓著沒有公佈出去。

原因很簡單,他不知道如何面對北京內城之內,滿城的哭聲。

只能先這遮掩住而已。

雖然他也知道這不是辦法。八旗主力從起兵以來,這一次是損失最多的一次。可以說傷筋動骨了。

八旗動搖,讓多爾袞不得不思考而今,單單靠八旗支撐天下的局面到底行與不行?清軍的武裝力量,最根本的是八旗,然後是遼東軍,這一部分大多編入漢軍旗之中,再外圍,就是甘陝軍。大多是前明降軍。然後再是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地方雜牌軍。

“八旗必須從主戰力量上退下來。”多爾袞心中暗道:“要編練漢軍。也就是綠營兵。”

綠營兵其實已經有了,但是還沒有提上國家戰略之上。所謂綠營兵就是清軍征戰天下之中,收降的降兵。以營為單位,都用綠色旗幟,區別於八旗。也不知道八旗將顏色用光了,到了綠營只能用綠旗了。

還是有其他侮辱性的意味,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這個時候綠營整體上,並不是多受重視的。到了順治後期,綠營兵才越發受到重視,而在三藩之亂中,動用了四十多萬綠營兵,可以說平定三藩之亂的主力就是綠營。

而今這一戰,讓多爾袞提前的注意到這一點,這樣一來綠營兵可能會提前大規模登陸戰場。這樣一來清軍的兵力匱乏姿態,就會得到緩解了。

今後張軒要面臨的,大概是滿清朝廷,即便是打光最後一個綠營兵,他們也絕不屈服。而在九邊苦寒之地,沒有了江南物資支撐,這些邊塞士卒,過的肯定更加苦了。

要知道,每年數百萬石的漕運,很大一部分都是支援九邊糧草的。雖然到了明後期,這些糧草就漂沒的越發厲害。但是即便漂沒了,也還是有一點的,而今漕運截斷,北京城中數十萬滿人家眷,還是要養活的。

如此一來,北地就出現一個極大的糧食缺口。

受苦的還是北方百姓。

為了一口飯吃,少不了想當兵的百姓。這樣一來,清軍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兵員。

當然了這個設想之中,多爾袞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拉攏明朝留下的九邊將門,在政治上也要分他們一杯羹,只要讓他們與滿清站在一起,贏得他們的支援之後。

這數十萬綠營兵才能掌控在清廷手中。

這一點,多爾袞覺得並不是太難,原因很簡單,所謂你凝望深淵,深淵也在凝望你。就老奴本身來說,他即便是再往身上貼金,也洗不掉老奴李成梁部將出身的。

也就說,他們與邊軍將領有極大的相似之處。

有歷史學家就說過,明代邊軍與蒙古對峙數百年,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種特殊的社會群落。而老奴的起家,與這特殊的社會群落脫不了干係。

多爾袞一瞬間,想出來大規模抬旗,將各地將門全部掉入漢軍旗。或者給宮裡那個小皇帝添一個漢人妃子。

什麼?你說滿漢不得通婚?抱歉,最少清廷在這個

時候是沒有那麼多破規矩的。而且對多爾袞來說,即便真有這個規矩,難道不能廢除了。

除卻這些之外,多爾袞決定在戰事平定之後,向南朝派遣使者。與南朝議和。

當然了議和僅僅是一個幌子,如果真能議和也不錯,多爾袞想要做的這些事情,都需要數年的時間來調整。想要立即向南方動兵,已經是不可能了。如果不能議和,也要看看張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多爾袞預感,張軒是他很長時間的敵人了。

如果為這個很長時間加一個期限的話,很可能是一輩子。他之前就很重視張軒,今後還會更重視,如果可能的話,多爾袞甚至想將張軒每天吃多少飯,出恭幾次,灑幾泡尿都弄明白。

在大戰略上的轉向,多爾袞對具體戰事的指示也就出來了。

他首先給吳三桂傳令,給吳三桂說明而今的情況,並且再次強調了吳三桂的便宜行事之權。幾乎就差沒有封吳三桂為蜀王了。

因為多爾袞已經感受到了對四川的鞭長莫及。四川之中各軍都是吳三桂舊部,索性任吳三桂折騰吧。只要吳三桂不倒向對面就行,至於吳三桂會不會倒向夏軍,多爾袞卻沒有什麼信心,只能多加撫慰便是。

從整體上來說,多爾袞對吳三桂並沒有寄以多大的希望。

然後就是鄭王濟爾哈朗。

他嚴令濟爾哈朗不管付出什麼代價,再次兵臨襄陽。

這有一些圍魏救趙的意思。在長江上遊加強夏軍的壓力,以緩解下游清軍的壓力。

到了最重要的江南戰場,多爾袞思來想去,最後下達了一個他並不願意,但不得不下的命令,那就是放棄江南,將全軍撤回江北。既然多爾袞判斷,夏清之戰,必將兩強對峙,戰事說不定長期化,戰和之間綿延百餘年,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這樣的情況之下,在這一場幾乎上必敗的戰事之中,投入大量的兵力,就有一點得不償失了。

多鐸是想在江南留一個橋頭堡。但是多爾袞想的卻是留有精銳力量,以待將來。兩者之間,多爾袞的眼光與魄力,還是勝過多鐸一籌的。多鐸未必不瞭解這一點,但是放棄整個江南的決定。他似乎決定有一些承受不起。

畢竟江南實在是太重要了。

多爾袞的命令,從北京八百裡加急來到了和州,很快就傳到了多鐸與阿濟格的手中。只是這命令能不能執行下去,卻是未知之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