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堂之上,楊相國便出來請罪,說管家不嚴,常氏日常飛揚跋扈、二夫人忍辱負重,終於不堪其辱錯手殺死常氏,自家大兒子因為心疼弟弟,瞞著家裡,替他在官府打點,有違國法。

聖上自是震怒,怒斥楊家罔顧朝廷法紀。又有臣子奏本說楊家大爺其罪難免,其情可憫。

最後大理寺卿提出杖五十,流千里,以金代罰,免杖,罰銀三百兩。

聖上詢問眾臣意見,眾人皆曰妥當。

楊相國朝後自然一番打點,為兒子找了個處處妥當的去處。至於常三,楊家雖然想找他麻煩,奈何一是忌憚事情鬧大,二是東宮也派了人保護,最後東宮找了個山西總兵的位置將他調了過去。

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這一日是太子生辰,皇家規矩,皇子並不興大辦生日。因而朝中大部分是不知曉的,便是皇宮裡知道日子的人也寥寥無幾。

退朝之後,便有皇帝身邊的太監領著太子去太后處磕頭,皇帝皇后處皆有賞賜,不必細說。

出宮之後,太子仍是如往年一般,去了先皇后陵祭拜一番。趕回東宮時已經傍晚時分。

興兒知道太子心情不好,只揀些平常、高興的事說:“張嬤嬤昨兒還叮囑奴才說給爺準備了壽麵。爺要不要去抱朴院?”

太子點點頭。

果然張嬤嬤備了齊齊整整一桌壽席,太子隨意吃了些,薛可倒是每樣嘗了幾口。

張嬤嬤吩咐小丫鬟收拾桌子,太子突然問:“姑娘願意走走麼?”

薛可不置可否點點頭,阿六便上來給她套上外袍,系上披風。待她收拾齊整,太子對她們一擺手:“你們不用跟上來了,我和姑娘隨便走走。”

薛可只跟著太子走著,東宮她除了肅正堂和抱朴院,其他地方她基本不涉足,倒不知道往東竟有一大片寬闊水面,卻沒有什麼雕琢痕跡,因剛進正月,水面也無甚景緻,看著倒是開闊的很。風踏著水面而來,寒意浸人。

薛可踢著腳下的石子,道:“今日是殿下生辰,我也無甚敬賀之物。”

太子隨口唔了一聲,二人隨即又陷入沉默。

半晌,太子突然道:“你知道我母後麼?”

“先皇后賢良淑德,是天下女子表率,我當然知道。”

“賢良淑德”太子喃喃一句,又冷笑了一聲:“他倒是想的美。”

薛可見他說的奇怪,但一想皇家秘辛,也懶得打聽。二人默了半晌,太子又低聲問道:“你知道我母後怎麼死的麼?”

薛可道:“都說先皇后風華絕代,和聖上伉儷情深,誰知道情深不壽,身患重病,皇上為此傷心不已,先皇后召其妹妹入宮以寬慰聖心,又說先皇后仙逝後,皇上思念不已,又立其妹為繼後,並冊封太子。”

薛可看了一眼太子,他是四歲便冊封的太子,現在想來,四歲便沒了親孃,也殊為不易。

太子看著水面的波紋,看久了,頭也有點暈,又忍不住冷笑了聲:“是啊!天下人都是這樣說,是國母,是表率,當然得這樣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聲音低下去,有點沙啞:“母後不過是患了一場風寒。當時宮務繁重,母後沒有休養好,拖著到成了症候,所以入夏後母後便想著調養一陣,接了她一母同胞的妹妹,呵,就是我的親姨,現在的皇后,入宮幫襯一些宮務。”

先皇后從皇上還是親王時便成了婚,從王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一路過來,與皇帝本就是少年夫妻的情誼,感情一向是極好的,她後位穩固,後宮只有她膝下一名嫡長子,孃家兄弟也是蒸蒸日上,心裡也是著實希望好好調養下身子。

那天她喝著藥便在坤寧宮內昏沉沉的睡去,醒來時也不知什麼時辰。夏日午困,一旁的丫鬟趴在塌前也迷迷瞪瞪的睡著了,她懶得叫醒,便搭啦著軟鞋,披件中衣走出房間。

內殿裡靜無一人,知了在愉快地鳴叫。然後她便聽見女子嬌滴滴的聲音:“不要!姐夫!……不要……啊……皇上……”她如墜冰窖,卻忍不住推開那扇屏風,兩個赤條條的人齊齊看著她,一個是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妹,一個是她用盡全部心力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丈夫。

她感覺自己像站在外面日頭下的冰塊,一點點,一點點就這樣化沒了。

她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她想著為著四歲的兒子努力活下去,卻也只是徒然,人一天天消瘦下去,最後瘦的睡覺也無法躺下,只是咯著骨頭,全身疼。

連她親孃都覺得她快熬不下去了,她卻一直拖到了冬天,像是風中的燭火,不知道哪一口氣就會熄滅了。

從那天起,任憑皇上如何哄她、道歉、求情、威逼,她都沒有再見過皇帝,也沒有見過自己妹妹,她怕嚇著孩子,只是一個人躺在長春殿中,只有身邊的幾個人能進去。

終於她的親孃帶著妹妹跪在長春殿外,原來妹妹有了身孕,月份再大下去便瞞不住了。她的親孃在殿外大聲哭道:“皇后娘娘,求您給您妹妹留條活路吧!”

太子悠悠道:“那年我剛剛啟蒙,父皇和外祖母找到我,讓我帶著兩道詔書進去看母後,他們告訴我,如果我一字不差的讀給母后聽,母后見我讀的好,一高興病就會好的。”

薛可心下有些不忍,將手輕輕搭在太子手上。

“大殿裡炭火很旺,卻透著一股冷氣,母后躺在床上,蓋著厚厚的被子,一動不動,我認不出她了。嬤嬤把我抱到床前,讓我叫她。我給她讀父皇的詔書,我之前怕讀錯了,在書房已經讀了很多很多遍,第一封詔書是冊封我為太子,第二封便是召我姨母入宮,冊封德妃的詔書。”

“母后讓張嬤嬤扶她坐起來,她喘氣喘的很厲害,她堅持要親自看看那道冊封太子的詔書,她牽著我的手,指著詔書念了上面‘永不言廢’四個字,她誇我念的好,然後告訴我說,母後真是對不起你,母後只能撐到這兒了。”

太子自嘲的看著遠方道:“小時候記憶是真的好啊,那封冊封德妃用的是母后的鳳印,我到現在都能背下來。‘妾昔遵明命,作妃東宮,又承天恩,忝得後位。履信思順,以求協德。身罹不藥之症,空負白頭之約,天子情重,煢煢哀痛。妾心何忍?妾妹胡氏,端莊賢淑,謹恭柔順,特請封為德妃,但請聖上為天下蒼生萬民計,允之。’怎麼樣,這封詔書是不是寫的文采飛逸,情真意切?”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