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東宮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從長恩宮醒來,摟著衣衫不整、同樣有些迷迷糊糊的麗妃,便聽見宮人傳報,太子昨夜酒醉後騎馬摔了腿,目前無法行走。皇上多日未上朝,後宮之地非傳召不得入,太子平日都是在殿外磕頭請安的。東宮來報,太子今日不能親自過來,故而派人請安,又雲身體無大礙,皇上不必憂心等等。

“什麼?太子摔傷了?”麗妃有些恍惚,看著身旁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陰沉,慢慢反應過來:“怎麼會這麼巧?不會是假裝的吧?太子殿下不會這麼大膽吧?”說完又偷偷瞄了一眼皇上。

“這個逆子還有什麼不敢的?”皇上冷冷哼了一聲,半晌又道:“朕讓他去陝西的旨意剛要下,他就不能動彈,看來朕身邊的人也是要查一查了!”

“皇上您是說太子殿下在我的長恩宮中也有眼線麼?”麗妃驚恐的說了一聲:“不會吧?這麼說,妾身,還有皇上都不安全了!皇上,妾身害怕!”

皇帝安撫的拍拍麗妃的背:“不怕不怕!朕今日就派人徹查!你在宮中時日尚短,根基尚淺,著了他的道也是正常。朕倒是沒想到這個逆子膽子這麼大,敢在朕的身邊放眼線了!”

麗妃心有餘悸的拍拍自己胸口,長長的蔻丹劃過雲衫的流蘇。皇帝的眼眯了眯,將麗妃一把拉過來,心中又升起許久沒有的豪氣與鬥志。

皇帝在麗妃的侍奉下又睡了會。起來時覺得神清氣爽,沉聲吩咐曹公公將長恩宮的下人徹查一遍。

皇帝雖然沒有上朝,旨意卻傳了下來。

重審薛氏叛變案!

舉朝震驚!

五年前的薛氏叛變案又一次血淋淋的被拉到了人們眼前。如今太平盛世久了,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五年前的那個夜晚的血雨腥風,本朝赫赫威名的戰神,一夜之間被滅門,之後的邸報說是通敵叛變,而敢上書的不是被流放就是被貶官。

文武百官也都達成了共識,對此事蓋過不提。時間久了,彷彿真的就淡忘了。這一方城土安平,這一方國泰民安,彷彿與當年的鐵血廝殺並無任何關聯似的。

但如今,這道旨意下來了,百官都在猜測這背後的用意。一個當年御筆親批的案件重審意味著什麼?難道是皇上有意翻案?亦或只是皇上放出的一個誘餌,要把當年的薛氏餘黨清除乾淨?

皇上在朝二十餘年,便是跟隨多年的臣子也輕易猜不透他的心思,如今雖然不上朝,可是對朝廷的控制並無半分減弱,更沒有臣子敢小覷聖心。因而,這道旨意雖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大家都在緊張的觀望之中。

別人可以觀望,三司衙門的人卻是坐不住了。當年雖然是秘密審理,卻也是三司會審,人沒有過堂,人證、書證、物證卻都是走的正常程式。如今除了當年的大理寺卿告老還鄉外,刑部、都察院基本還是原班人馬,派何人重審、如何審理都成了三司繞不開的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聖心未明、朝中太子與秦王局勢未定,任誰都知道這是一灘渾水,有想憑風借力、富貴險中求的,有想渾水摸魚、左右逢源的,當然也有退避三舍的。

好在很快宮中便有旨意傳出,太子近日腿腳不便,在東宮休養,此事交由秦王全權負責。

這倒是出乎群臣意料。太子當年跟隨薛將軍出征西域,與薛將軍說有半師之誼也不為過,倒沒想到如今太子居然在此緊要關頭有意退讓,朝中官員雖然沉默,但是士子之間傳言已經不大好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