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城垛已經塌陷了不少,根本攔不住蒙驁那高大的身軀,這才從城牆上面栽了下去。

說到底,也與蒙驁的操勞過度有關。

這段時間,蒙驁飽受打擊,再加上年邁不堪,得知樊於期不可能來救援自己以後,終於徹底垮掉,居然十分戲劇化的從城牆上掉下去摔死了。

蒙驁的死,缺乏了大人物戰死時的轟轟烈烈,也沒有張開雙臂對著敵軍大喊‘向我開炮’的豪邁,死的如此戲劇化,如此讓人扼腕嘆息。

可以說,蒙驁並非死於聯軍之手,也並非意外摔死,乃是死於秦國內部鬥爭。

假如蒙驁不是考慮到秦國本土將領的壓力,當初在與韓相張平談判之際,就不會勉強同意張平的苛刻條件,以致最終讓秦軍陷入絕地。

如果說,蒙驁能夠毫無掣肘的肆意發揮其統兵才能,整場戰爭也就不會如此激進。

蒙驁有極大可能直接退回秦國,等待援軍抵達再與聯軍交戰。

縱然蒙驁因為內部爭鬥犯下了激進的錯誤,仍舊能夠在絕境中找到生存的希望,帶領數萬秦軍死守平皋至今。

假如樊於期等人及時援救,蒙驁等人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只可惜,歷史上從來都是成王敗寇,縱然有再多藉口,蒙驁最終仍舊兵敗身亡,史書上不會記載蒙驁的無奈,只會記載其屢次大敗之事。

“將軍!”

城牆上面,早已餓得頭暈目眩的秦國將士,見狀全都駭然失色,繼而擠在城垛前面厲聲疾呼。

而此時,在城外巡視的王翦也發現了秦軍的異動。

“報!”

就在王翦還有些疑惑的時候,忽然看到斥候縱馬狂奔而來,大聲喊道:“秦軍主帥蒙驁墜下城牆身亡!”

王翦聞言,猛然瞪大了眼睛,繼而吼道:“速速搶奪蒙驁屍體!”

“轟隆隆!”

三千鐵騎朝著平皋發起了衝鋒,好在城中秦軍經過苦戰,儲備的箭矢早就已經消耗殆盡。

沒有了箭矢的威脅,三千騎兵幾乎毫髮無傷的朝著城牆下面奔去。

而此時,早就被堵死的平皋城門,居然也也被緩緩開啟,數千面露菜色的秦軍,也朝著蒙驁屍體所在位置奔去。

哪怕蒙驁死了,他們也要奪回屍體,不允許主帥屍體成為敵人的戰功。

“奪城!”

王翦看到秦軍開啟城門湧了出來,當即眼睛大亮,非常精準的把握住了戰機,果決放棄繼續搶奪蒙驁屍體這個白撿的功勞,反而直接領兵朝著湧出來的秦軍殺去。

“殺!“

戰馬奔騰,喊殺震天!

縱然秦軍勇氣可嘉,結局仍然不言而喻。

莫說秦軍早就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哪怕秦軍處於巔峰狀態,面對蒙驁所率領的申祁之地騎兵,正面交鋒之下也絕對沒有絲毫勝算。

雙方交鋒沒多久,秦軍就已經被王翦率領的三千精騎擊潰。

潰敗的秦軍朝著城門口蜂擁而去,王翦趁勢殺入城中,奪下城門以後卻並未繼續衝殺,反而牢牢佔據了城門。

“都尉,如今秦軍敗局已定,何不趁機殺入城中,建功立業!”

“是啊,蒙驁屍體仍舊在城牆下面,都尉為何不派人搶奪?”

面對麾下將領的質問,王翦卻是沉聲道:“秦軍雖敗局已定,卻已成困獸之鬥,此時衝入城中固然能夠建功立業,傷亡卻也不會少。”

“君上信任王翦,讓爾等跟隨我來此地報仇,王翦又豈會讓兄弟們犯險?”

“如今吾等奪取城門,已然輕鬆立下首功,倒不如將其餘功勞讓給楚軍,如此既不會讓兄弟們有過多傷亡,亦不會遭致楚國將領嫉恨。”

諸將聞言,這才恍然大悟,遂不再多言。

此時的王翦,已經展露出其圓潤的為人處世態度。

歷史上王翦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將關東各國滅掉,立下如此大功勞,非但沒有居功自傲,反而非常識時務的急流勇退,得以善終。

相比起王翦,廉頗這方面就相差太多。

事實上,王翦守住城門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要將功勞讓給楚軍,否則功勞都被王翦撈走,興師動眾圍困平皋這麼久的楚軍,必然嫉恨王翦,甚至對於此番聯盟不利。

識時務,知進退。

王翦此舉,必然會得到楚國將領的感激。

果不其然,當春申君得知蒙驁摔死,王翦攻破平皋城門之時,當即又急又怒,喝令楚軍急忙攻入城中搶功。

他也擔心,假如功勞都被王翦撈取,春申君以及二十萬楚軍,都將成為一個笑柄。

當眾楚將隨後得知,王翦只是佔據城門,並沒有攻入城中之際,絕大多數楚將都暗中嘲笑王翦膽小如鼠,放棄了如此好的立功機會。

精通政治,善於揣摩人心的春申君黃歇,在得知王翦並沒有派人搶走蒙驁屍體以後,當即領悟了王翦讓功的心思,也暗自記住了這份人情。

二十萬楚軍進駐平皋,這場戰爭的結果已經註定,沒過多久城中秦軍就被屠戮殆盡。

你道為何如此?

只因秦軍屠城之舉惹怒了韓國,楚國軍中還有韓國使者,請求楚軍將秦軍斬殺殆盡。

楚、秦兩國積怨已久,而且此番乃是韓國主張,楚國自然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殺死了城中所有秦軍。

只不過,正如王翦所猜測的那般,秦軍雖然是強弩之末,卻也是困獸之鬥。

楚軍在清理秦軍之際,也被熟悉地形的秦軍製造了許多麻煩,傷亡雖不太多卻也不算少。

半日時間,楚軍已然結束了戰爭。

春申君看著地上蒙驁的屍體,想起了王翦讓功的舉動,當即說道:“此番得以輕易攻克平皋,王翦都尉及其麾下士卒搶奪城門之舉,無疑乃是首功!”

“傳我軍令,賞王翦都尉百金,並以酒肉犒賞其麾下將士。”

“另外,本相聽說蒙驁這老匹夫殺了王翦都尉叔父王紇,來人將蒙驁屍體送到王翦都尉那裡!”

對於春申君而言,斬首數萬秦軍這個功勞不可或缺。

這個功勞無論是對春申君本人,還是對於整個楚國而言,都至關重要。

正是為此,黃歇才會如此大方,甚至願意將蒙驁屍體送給王翦處置。

王翦收到蒙驁屍體之時,看著蒙驁那花白的頭髮被鮮血與泥土弄得髒兮兮,積壓在心中許久的怨氣,也彷彿消散了。

“人死燈滅。”

“蒙驁終究乃當世名將,辱其屍身不妥,將蒙驁屍體清理乾淨,為其換上乾淨甲冑,重新送還給春申君吧。”

平皋城破,五萬秦軍盡皆戰死,截止戰爭爆發到現在,蒙驁所率領的十萬秦軍折損殆盡。

哪怕對於秦國而言,十萬大軍的折損,亦是難以估量之損失。

這個訊息,很快就宛如風一般傳遍了各地,得知這個訊息的秦軍士氣大跌,樊於期再也不敢拖延,迅疾領兵奔赴秦、韓邊境。

至於合縱的幾個國家,國內得知這個訊息以後,無不歡欣鼓舞。

趙國,邯鄲。

這段時間,好消息不斷從前線傳來,讓本來還有些擔憂的趙偃,也慢慢放寬了心。

“吾兒果真乃千里駒也!”

此時的趙偃,對趙嘉放下成見以及防備之後,也開始欣喜於趙嘉的成就。

雖說此番剿滅十萬秦軍的幾場戰役,趙嘉並沒有參與其中,卻也不能忽視趙嘉的功勞。

如果不是趙嘉,四國聯盟就不能建立,秦軍恐怕已經打到了趙國本土。

作為合縱倡導者的趙嘉,無論此戰聯軍獲得什麼戰果,都要給趙嘉記上一功。

“大王,範先生求見!”

滿面春風的趙偃,聽到宦官的通報以後,急忙說道:“速請範先生入內!”

對於范增的才能,趙偃也非常欣賞。

之所以沒有給範增加封官爵,其一乃是趙偃擔心此舉有挖趙嘉牆角的嫌疑,其二乃是因為范增現在身份隱秘,尚且不能曝光。

整個邯鄲城內,知道范增在王宮之人,也是寥寥無幾。

“拜見大王!”

行禮完畢,范增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將其遞給了趙偃。

“此乃公子嘉派遣心腹送來之書信,公子有事需要大王配合。”

趙偃接過書信,看完裡面內容以後,當即大驚:“嘉兒欲親自領兵繞道蒲坂,南渡黃河攻打咸陽?”

父子兩人以前雖有許多不和,然而冰釋前嫌以後,趙偃自然不願意自己這個獨子冒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范增見狀,心中略感欣慰,不過還是說道:“公子向來不做沒有把握之事,既然定下如此計策,想必已有萬全之策。”

“大王若是擔心公子,不妨在邯鄲多多配合一下,好讓公子之策能夠施行!”

趙偃皺眉思索半晌,最終咬牙道:“那麼先生以為,寡人當如何行事?”

“大王,燕國使臣求見!”

就在此時,宦官忽然在屋外大聲喊話,聲音中滿是激動。

范增聞言,不由笑道:“燕國使臣來的正是時候,大王如此如此,定能助公子一臂之力!”

王宮大殿,燕國使臣有些惴惴不安。

本來燕國被秦、趙聯軍攻打,丟失了河間十城,已經元氣大傷,燕國為了平息戰爭,甚至願意獻河間十城給呂不韋,以求得到秦國庇護。

秦國倒是同意與燕國結盟,甚至不要燕國河間十城。

燕國本以為,有了強大的秦國作為靠山,趙國很快就能被燕國踩在腳下。

卻沒想到,趙國雖然退兵了,齊國卻是打來了。

這幾年屢次大敗於趙的燕國,如何使齊國對手,很快就被齊國攻下了幾乎整個督亢之地。

現如今,燕、齊兩國大軍僵持於安次,燕國終於憑藉地利,暫時擋住了齊國大軍,只是連年戰敗,已經讓燕國庫空虛,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

燕國以前之所以苦苦支撐,乃是堅信秦國能夠迅速擊潰趙國軍隊,那時齊國必然不敢繼續在燕國境內撒野。

可惜的是,燕國苦苦等到的訊息,卻是秦國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秦國上將兼上卿的蒙驁亦死於戰場之上。

這個訊息對於燕國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燕國僅存那絲依靠秦國的心思,也斷了。

如今的燕國,恐懼無比。

假如此戰秦國敗了,聯軍下一個目標肯定會是燕國,那時沒有了秦國這座靠山,弱小的燕國極有可能會有亡國之禍。

這份恐懼,終於讓燕王派遣使者前來邯鄲乞和,希望能夠重新加入合縱大軍。

當趙偃得知燕國使者此來目的以後,不由暗贊范增料事如神。

“吾等關東諸國,苦秦久矣,這才屢次合縱攻秦,唯有燕國時常與秦暗中勾結,蓄意破壞合縱聯盟,爾等此番又有何顏面繼續加入合縱大軍?”

燕國使者聞言,不由暗中腹誹:“前面還是不因為趙國率先與秦結盟攻燕,燕國這才想要透過割讓土地結盟秦國,用以抵禦趙國?”

燕國使者心中雖然如此想,卻是不敢說出來。

他垂首道:“虎狼之秦乃天下大敵,此番我王誠心聯盟各國伐秦,為表誠信,我王願將河間十城割讓給趙國。”

龐暖聞言冷笑道:“河間十城已經被我趙國佔據,縱然燕國不想割讓,又能如何?”

“汝等將這十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莫非是想戲耍我王?”

燕國使者卻是搖頭道:“河間十城雖被趙國佔據,然城內百姓戶籍仍舊乃是燕國,眾人亦皆由向燕之心,若無我王首肯,縱然趙國可以強佔河間十城,想要真正納為己有,也須花費數年時間。”

趙偃聞言,不由暗自點頭,也對燕國的條件非常動心。

不過想起了范增的話以後,趙偃當即說道:“讓燕國重新加入合縱聯盟,並且勸說齊國退兵之事,倒也並非不可。”

“只不過,燕國需要答應寡人三個條件。”

燕國使者聞言大喜,道:“大王但說無妨!”

趙偃沉聲道:“其一,除了已被我趙國佔據的河間十城,燕國還需割讓淶水以西四城給趙國。”

“其二,齊國所佔據燕國領地,從此歸齊國所有,否則寡人沒有辦法勸說齊國退兵。”

“其三,燕國需出兵十萬加入合縱大軍,協力攻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