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軍眾多,氣勢如虹,不可與其正面交鋒。”

上將軍府。

趙國諸將匯聚,都在商議應對燕軍之策。

趙王吸收了長平大敗的教訓,此次舉國戰燕軍,趙王不準備再插手軍務。

他將軍政大權都交還給廉頗,讓其全權決定應對燕國之策。

只不過,當廉頗定下策略以後,還要提前告知趙王,以示尊重。

現如今,趙國國內轟轟烈烈的徵兵,尚在進行中。

燕國已經集結了六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開始向趙國進犯。

面對如此危局,廉頗急召諸將商議應對之策,當即就有老練的將軍發表意見。

廉頗聞言,亦是微微頷首。

此次燕國攻趙,來勢洶洶,就連燕王都隨軍而行,氣勢如虹。

趙國兵力本就處於劣勢,若貿然出兵與燕軍交戰,趙國恐怕難以抵擋。

廉頗走到地圖旁邊,沉吟半晌,道:“燕軍氣勢正盛,不可與其正面交鋒。”

“然燕王以傾國之力來犯,也絕不能令其肆無忌憚攻入趙國腹地。”

說到這裡,廉頗右手手指指向了代邑。

代邑乃代郡治所,位於趙國東北,與燕國、匈奴接壤。

“卿秦、樂乘統兵二十萬進攻代邑,代邑若失,整個代郡都將易主。”

廉頗環顧諸將,喝道:“何人願意統兵救援代邑?”

諸將聞言,盡皆請戰。

正在旁聽的趙嘉,聽到這裡卻是心中威震。

這段時間,趙嘉幾乎每日前去拜訪李牧,兩人也在反覆討論備戰燕軍事宜。

就在昨晚,李牧還告訴趙嘉:“燕軍人多勢眾,若趙軍寸土必爭,早晚必敗。”

“欲破燕軍,當先令其分兵,而後示敵以弱,誘敵深入,再一戰破之。”

趙嘉深知李牧統兵才能,急忙問道:“如何令其分兵?”

李牧道:“燕軍本就兵分兩路,一路攻代邑,一路攻邑,只需將代邑二十萬燕軍拖住,令其不能南下支援慄腹,就能達到令其分兵之奇效。”

趙嘉卻仍舊憂慮道:“縱然卿秦、樂乘所率二十萬燕軍不能南下,慄腹麾下仍有四十萬大軍。”

“哪怕趙國傾力來戰,恐怕也沒有太大勝算啊。”

李牧眼中卻露出驚人神采,道:“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與燕軍交戰沒有勝算,這才是我們勝利的根本。”

趙嘉心中大奇,急忙詢問緣由。

李牧接下來的那番話,卻是讓趙嘉輾轉反側,整夜難眠。

“上將軍,代邑不可守!”

就在廉頗準備挑選將領,統兵死守代邑的時候,卻是聽到了趙嘉的聲音。

眾人聞言,盡皆將目光放在了趙嘉身上。

廉頗眉頭微皺,道:“代邑乃代郡治所,代邑若被燕軍攻破,整個代郡都將被燕人所得。”

“你可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麼嚴重?”

雖說代郡地廣人稀,然而真要被燕軍所得,也絕對是趙國巨大損失。

這種損失,趙國承受不住。

趙嘉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過相比起整場戰役的勝負,必要時候捨棄代邑,也未嘗不可。

深吸口氣,趙嘉起身問道:“敢問上將軍,若欲擋住卿秦二十萬燕軍,需要派遣多少軍隊固守代邑?”

燕國此戰雖徵兵六十萬,真正精銳部隊,也只有二十萬左右。

燕王兵分兩路攻趙,因為擔心卿秦、樂乘統兵的二十萬大軍,會被趙國圍而殲之,特意派遣了七萬精銳。

哪怕其餘十三萬人都是負責運輸的民夫,七萬精銳燕軍,也並不容易抵擋。

七萬精銳部隊,與七萬臨時徵召的老弱、女人,絕對有著天然之別。

想要擋住七萬燕國精銳部隊進攻,趙國要麼也派遣精銳部隊,要麼只能用人命堆。

無論哪種選擇,都對趙國不利。

廉頗聞言,很快也想通了其中難處,當即眉頭大皺。

好在他也知道趙嘉性格,既然提出想法,必定會有應對之策,當即出言詢問。

“繼續說下去。”

趙嘉聞言,長長舒了口氣。

他正色道:“進攻代邑之二十萬燕軍,哪怕只有七萬精銳青壯,亦不可小覷。”

“若欲將其擊敗,勢必也要派遣近十萬精銳部隊,長途跋涉奔赴代邑。”

“如此一來,又如何能夠抵擋慄腹麾下四十萬大軍?”

慄腹所率領的四十萬大軍,那可是直接南下,想要一舉攻克趙國都城邯鄲。

這也就註定了,趙國必須將所有精力,都放在慄腹所率領的四十萬大軍身上。

趙嘉環顧眾人,道:“代郡城池稀少,縱然丟失,只要能夠擊破慄腹所率燕軍,收復失地又豈是難事?”

“為今之計,當集中兵力先破慄腹,才能考慮其他。”

廉頗皺眉道:“若不守代邑,待卿秦攻下代郡以後,也能很快揮兵南下,與慄腹合兵一處。”

“如此,我等壓力反而更大。”

趙嘉卻是笑道:“我說不守代邑,並非真的不守。”

諸將聞言,臉上盡皆露出疑惑之色。

趙嘉繼續解釋道:“如今趙國上下,能夠徵召大軍二十五萬,其中只有十三萬乃是青壯可戰之兵。”

“餘者十二萬,多為婦人、老弱、病殘,戰力堪憂。”

“以我之見,可派遣十萬老弱婦孺入代郡,交由精通代郡地形者統帥,不與燕國正面交鋒,反而以騷擾、拖延為主。”

“卿秦若得代郡,必然不肯輕易捨棄。”

“不消滅代郡十萬兵馬,也絕對不敢輕易南下支援慄腹。”

“如此,既沒有太大削弱我軍主力,又能將卿秦所率二十萬燕軍拖在代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位將軍以為,此計如何?”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對於許多將領而言,他們對戰爭的理解,大多還處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層次。

敵人進攻,我就派兵防禦,才是這個時代戰爭的主流。

像這般不正面與敵人進攻,反而以老弱婦孺拖延敵軍精銳的戰略,還是非常新奇的方法。

廉頗細細揣摩著其中可行性,眼睛也越來越亮。

不過很快,他就憂慮道:“此計雖可行,恐怕無人能夠擔此重任啊。”

“想要以十萬老弱婦孺,拖住擁有七萬精銳的二十萬燕軍,哪怕是我也很難做到。”

趙嘉聞言,大笑道:“某舉薦一人,必能擔此重任!”

諸將心中大奇,急忙問道:“何人?”

趙嘉道:“故北疆統帥,李牧是也!”

諸將盡皆譁然,就連廉頗臉上,也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