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秋宣已經見怪不怪,“應惜來了啊,還帶這麼多東西,太客氣了。”他抵了抵身旁的潘欣,“跟咱們的綰綰像吧?”

潘欣回過神,“像!太像了!應暉是不是抱錯了啊。”

應秋宣:“.......”

應綰綰笑了笑,“媽,您這話要是讓二哥聽見,他得哭了。”

潘欣唇瓣一彎,“我開玩笑的,可是真的好像啊,怎麼能這麼像?應惜,你長得像你爹,還是你媽啊?”

應惜如實道,“兩個都不像。”

潘欣盯著應惜看了好一會兒才移開視線。

這時馮如煙從室內出來,自然也是稀奇的對應惜打量、審視,“跟我們家綰綰太像了,不管是身形,還是說話聲,都沒有區別,雙胞胎也就這樣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小暉也是錯抱來的。”

應秋宣道,“你媽剛才已經說過了。癔症!”

應惜捂著嘴笑。

馮如煙端詳了她一會兒,又覺得不像了。

老二和老三原本在玩鬧,此刻趴在應綰綰的腿上。大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看應惜。

應惜也在看他們,三胞胎她只看過老二。其餘的兩個她還沒有見過。

蕭南風帶來的時候,因為沒想好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親人面前,她一直躲著,透過玻璃窗瞧過,沒看清他們的模樣,就知道皮膚白。

此時見老三和蕭南風幾乎一樣的五官,她已經開始想象她生了女兒,會不會像羅尼。

馮如煙笑盈盈,“兩孩子不得了,一下子就分出誰是媽媽了。”

應綰綰道,“瑾之第一次就分清了,小丫頭這麼聰明,一看髮型就知道了。”

馮如煙調侃,“你們如果換個一樣的造型,男人能不能區分得了啊,認錯了太尷尬。”

應綰綰想起假裝應惜的那天和羅尼對話,的確丟臉,“那陣子估計連爹媽都分不清了吧。”

應秋宣不同意,“開口說話,還是很容易分的。”

寒暄了一會兒,移步進室內。

應惜左右環顧一圈,對應綰綰道,“沒見你們家瑾瑜啊。”

應綰綰頗為驕傲的說,“書房裡學習呢,他可有天賦了。我打算下學期,將他送學校去。”

老大的邏輯思維特別好,尤其是數學應用,一點就通,和應文景一起做習題,只要不是漢字多的題目,他幾乎都能做上來。

等到了國外,時間稍微寬裕點兒,她教他多認一些字,另外鍛鍊一下寫字的速度。

老二老三也帶著培養,開學了考考他們,能夠過她這關的話,託人統一安排上學。

就是不知道學校會不會以年紀太小為由拒收。

馮如煙接上話,“才兩歲,急什麼啊?我們家文景三歲上學,我都覺得有點兒小了,在學校裡和大孩子也玩不上,以前有個阮穎跟他一樣的年紀,兩孩子有話講,現在那丫頭搬走了,他獨來獨往的,上學少了樂趣。”

潘欣則不認同,她很支援,“孩子越小開發智力越好,綰綰兩個哥哥我早早就讓他們讀書了,你看看現在,一個個年少有為的。自己在事業上左右逢源,不得益於自己?至於童年樂趣,現在是有了,以後呢?沒學到一技之長,沒有養成上進心,不是養廢了嗎?”

應綰綰覺得有道理,不過玩樂也重要啊。

這年頭上學讀書不像幾十年後以玩樂為主。

這裡是實打實的學知識,對兩歲的孩子來說,有很大的難度,“上學早比普通孩子更早接觸到競爭,但可以勉勵孩子成長,我也覺得很有益處。”

應惜坐下後,應綰綰去書房喚老大過來和應惜認識。

老大看了看她,頓了一下,才開口同她打招呼,“阿姨好。”

應惜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溫柔的說,“你好,長得真俊。”轉而和應綰綰打趣,“這孩子性格和蕭南風像吧?說話樣子都像。”但這個明顯可愛好多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胞胎各有各的特色,長相完全繼承了父母的優點,還懂禮貌,她眼紅的不行了。

“是啊。不過我們家瑾瑜說的話比他好聽。蕭南風老家離這兒很近呢,回頭我帶你去逛悠一圈,正好讓爺奶見見,算是提前預防一下他們那天單獨見咱們認錯。”

應惜一笑。

開始從綰綰嘴裡得知蕭南風和應家只隔了一條街的時候,她也是十分驚訝。

太巧了。如果她當初沒有被喬芳忽悠出走,說不定能和親生父母相遇呢。

畢竟兩家距離這般近,還都相互認識,總有碰頭的情況,“已經見過了啊。”她將過年陪羅月去蕭清君家的事說給應綰綰聽。

“我不在家過年,好像錯過了很多事呢。”年後她忙著炒股,寫論文,還要做兼職,帶孩子。和好朋友們之間聯絡便少了,方大暑和宋小雙的信已經兩次沒回了。

每次同羅月何妙雪電話講不到三分鐘。

等孩子們過完生日回帝都,她得主動跟她們聯絡聯絡才行。

正說著話,老太太來了,手裡提著兩隻大紅公雞,“我們家幫工從老家帶過來的。我想著三胞胎在這兒,鬆開給他們吃。”

潘欣也不嫌髒,笑盈盈的接過來放到院子的牆角處,“三胞胎有口福了,回頭我讓老應殺了燉上。”喚孩子們出來同老太太打招呼。

應惜隨應綰綰出來,後者打招呼,“奶奶來了啊。”

老太太目光掠過應綰綰及應惜,笑了笑,“應惜也來了啊,前些天我們家南風帶綰綰過來,給我嚇了一跳,差點兒以為是你呢。當時還想打趣,被孩子們圍著吵吵,忘了。”

應惜笑道,“我挺榮幸和綰綰長的像,不然也不認識大家。”不能否認,她這輩子的好運,都是因為和綰綰一樣的臉帶來的。

潘欣請老太太進屋,老太太沒進去,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牆角有一口井,周邊的圍磚修的很高,潘欣提過雞,坐那兒洗手。

應綰綰道,“媽,您怎麼總收奶奶的東西啊,怪不好意思的,咱們家也不缺這些。”老太太苦日子過習慣了,只要她認為營養的,都會給孩子們留著。

“她給自己重孫子拿的,一份心意,推了哪成啊。”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