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什麼。”劉箭又是神秘一笑,身手拉開旁邊的一個雨布。

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三尺見方的木頭盒子,令人驚訝的是,盒子的一面露著密密麻麻的箭頭,雪亮的冷芒讓人頭皮發麻。

“這也是連弩?”火龍王更是詫異,他還是第一件見到這樣的武器。

“這個我們叫他蜂巢箭,你們看看他的樣子,像不像蜂巢?”

“像是像,怎麼用?”林青納悶地問道。

“很簡單,只要在這裡點火,整整四百支羽箭就會在幾息的時間射出去,射程達到一百五十丈,就算鐵人也能打成粉末。”

“什麼?四百支羽箭幾息的時間全部射出去?”火龍王驚叫起來,他跟林青對視一下眼神,那是個什麼概念兩人不知道,兩人直覺得恐怖。

“不錯,就是這麼快,本帥在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也驚訝至極。”劉箭點點頭,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這是金旭最新的發明,是他用最新研製出來的火藥製成的。第一實驗火力的時候,幾息之間,將一塊大青石射的粉碎。”

“威力強大如斯?”雖然猜到了,火龍王兩人還是抽口冷氣說道。

“這樣的利器,用來海戰有點浪費了。”火龍王想了想,出言說道。

“沒錯,本將知道龍王在想什麼,這樣的利器是對付騎兵的利器,只要有足夠數量,縱使十萬騎兵一起衝鋒也毫不畏懼。”劉箭贊同地點點頭,“但是那是不可能的,你們知道這東西的造價嗎?就這麼一盒,要七百兩白銀。”

“什麼?七百兩白銀?”饒是有心裡準備,火龍王兩人還是齊聲驚叫道。

“這麼一箱東西,光火藥就要消耗三斤,精良羽箭四百支,而且這還不是最貴的,最貴的是打造技術。這麼精巧的東西,火藥配比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更要防水防潮,精巧之處本將也不太清楚,反正很難打造就是了。要不是這次將軍讓我們儘快打敗東瀛人,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我們水師使用。這次我帶了足足一百箱過來,但是我們只能使用二十箱,剩下的都要送到遼東漢人起義軍那去。”

“東西是好東西,但是咱們可是用不起。”聽到劉箭這麼說,火龍王苦笑著說道。

“正是如此,咱們赤城的武器是精良,但是同樣也太昂貴。這次我帶來的東西,光武器就價值兩百萬兩。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儘快攻上東瀛本土。”

“是!”火龍王和林青等將肅立道。

“對了,既然金旭已經研製出了新的火藥配方,那是不是說明鐵礦那邊他們的進度快了很多?”火龍王突然想起了什麼,滿漢希冀地問道。

他可是知道赤城的武器產量很多,但是陳縣的鐵礦也已經消耗了一少半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總有一天赤城將會無鐵可用,所有才有如此之問。

“龍王果然慧眼如炬,火藥已經被運用到鐵礦那邊了,這東西確實是好東西,開山裂石易如反掌,到鐵礦那邊的路每天都能修建半里的距離,按照這個速度,不用幾年,鐵礦我們就能使用了。”劉箭也很高

興地說道,“不過這玩意也有壞處,就是儲存不易,已經發生了好幾次意外爆炸事件,死了幾十人。開山的時候也會啞火,更是危險。”

“這玩意還真是雙刃劍。”聽到劉箭如此說,火龍王感慨起來。

接下來,劉箭又帶著火龍王看了改良之後的投石機、新設計的水師鎧甲等等裝備,看得火龍王等人心潮澎湃,信心大增。

“劉帥,將軍在幽州無恙吧?”摒棄了所有隨從,火龍王擔心地問劉箭道。

“放心,剛剛傳來的訊息,將軍又升官了,現在是大燕的壯武將軍,統領大燕騎兵一軍一萬人,深受皇帝看重,暫時不會有問題。”劉箭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火龍王長出了一口氣。

“但是也不那麼樂觀。”劉箭搖搖頭,“契丹和東瀛人放話武力威脅大燕,要求交出將軍,將軍給皇帝立下了軍令狀,契丹和東瀛絕對不會出一兵一卒。所以現在壓力都在我們這些做手下的身上了,尤其是我們水師,我們要儘快打上東瀛本土,讓他們無力南顧,又要往室韋、遼東運送物資,所以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會很重。”

“敢對將軍出手,小小的東瀛簡直是活膩了。”火龍王紅臉一沉,“這次不讓那個什麼平氏付出代價,我火龍王三個字倒著寫。”

“說說你的想法。”看見火龍王戰意高昂,劉箭也點點頭。

“本將末將先打算打下種子島和口永良部島,它們離咱們這個屋久島太近了,不先拿下它們,末將不放心全力進攻東瀛本土。”火龍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火龍王的戰法很合理,但是中規中矩,也不算多高明。

“還是將軍傳來的訊息,那個平清盛逃了。將軍判斷,他一回到東瀛就會立刻出兵攻打我們,我的意思是咱們不主動出擊,等東瀛人來攻打我們。本將想另外兩個島的東瀛士兵也會全力配合他,我想……”

“圍點打援?”火龍王的眼睛裡精光爆閃,“妙,實在是妙。東瀛人應該不知道劉帥帶兵支援我了,到時候我的一萬人正面抵擋東瀛人,劉帥的一萬人馬分成兩支,各五千人,靠著武器之利,可以輕鬆打敗他們。然後兩翼包抄,此戰定矣。”

“沒錯,我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具體細節還要請龍王把握。”劉箭微笑著說道。

接下來兩人興高采烈地開始敲定細節。

東瀛伊賀,平氏府邸。

東瀛人的建築風格簡直跟漢人的沒有區別。幾百年前,大唐鼎盛時期,東瀛每年都會派遣遣唐使來大唐,漢人的文化、技藝也被這些遣唐使帶回了東瀛。走在東瀛的大街上,總有一種身處中土的錯覺。不過經過百年的發展,東瀛人的建築風格慢慢跟中土的有了點區別。

東瀛建築很講究空間的流動和風格,流動指的是一室,分隔指的是分成幾個獨立的空間。裝修上更是跟中土的建築大相徑庭,中原人講究大紅大綠,色彩鮮豔,氣勢恢宏大氣。而東瀛人喜歡色彩素雅,給人纖細繡雅感。

可能是木材資源匱乏的原因,東瀛

人的房間內幾乎不採用什麼傢俱,原木製作的地板鋥亮光滑。東瀛人大多脫鞋席地而坐,一張小幾就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房門也跟中土不一樣,中土的房門都是向外拉開的,富裕人家甚至會不惜重金使用昂貴的木材打造大氣的大門,而東瀛人的不一樣,他們使用的都是一種由薄薄木板製作的推拉門,兩扇可以合成一扇,最大程度的節省空間。屋簷下還喜歡掛著陶瓷製作的玩偶,一陣風吹來,叮噹作響。

東瀛人的建築融合了佛教的悲情情懷,衍生出枯山水庭院之一典型建築風格,肅穆甚至缺乏高昂熱情的風格。

東瀛人信奉佛教,他們喜歡在自己家裡掛著一個大大的“禪”字,再點燃薰香,總是給人一種寧靜之感。茶道和劍道又是東瀛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東瀛,很常見的一幕就是大大的“禪”字下,供奉著幾把東瀛刀,刀前坐著一個安靜祥和的男人,優雅地煮著茶。

平氏家族權利最高的男人平田大野此時正在煮茶,而他的對面恭敬地跪著他平生最得意的一對子女,平清盛和平清千代子。

幾百年前,當時由於財政上的困難,一些皇室的旁系被賜以姓氏(皇室沒有姓氏),下放外地。平氏這個姓氏是賜給第五十代天皇桓武的孫子,葛原親王之子高棟親王的。因此高棟親王的後代被稱為桓武平氏。平安時代末期,貴族間充滿了權力的衝突與矛盾,最終訴諸武力解決。在著名的保元之亂和平治之亂中, 伊勢平氏皆為勝方貢獻良多,戰功赫赫,最終確定了平氏今天顯赫的地位。

平氏家族跟中原世家一樣,分為無數支,家族子弟眾多。但是其中最出色的,就屬現任家主平田大野的兒子平清盛和平清千代子。平清盛統領東瀛數萬大軍,極大地穩定了平氏在東瀛的地位。而平清千代子則是東瀛最出色的忍者,神出鬼沒,殺人於無形,讓人聞之色變。

水銀精銳的追殺到底沒留下他們兄妹,但是也給他們留下了此生難以磨滅的記憶。長達十幾天的山林逃亡中,平清盛兄妹隨時隨地都會受到襲擊,吃東西的時候會,睡覺的時候,甚至方便的時候都會。有好幾次,他們都被水銀隊員圍住了,好在平清千代子憑藉著高超的忍術化險為夷。

那十幾天兩人被追得狼狽不堪,急急如喪家之犬,好不容易逃脫昇天。兩人都快瘦脫了形,更是遍體鱗傷,就連他們的心腹都差點沒認出他們來。

“講完了。”聽完子女的敘述,平田大野眼皮都沒抬一下,依然安詳地倒好兩杯茶,分別放在子女面前,“嚐嚐,中原來的雨前龍井,味道不錯。”

平清盛兄妹不敢有絲毫的違背,恭敬地端起茶,顧不得燙一飲而盡。

“父親大人,對不起,一郎沒辦好差事。”放下茶杯,平清盛抱歉地說道。

“能做的你都做了,也沒有什麼對不起的。”平田大野抬起頭來,毫無波瀾地說道。迎著陽光,才看清此人的面容,長得跟平清盛一點都不一樣,一張長方臉,稜角分明,很是英俊。眉毛很長,全都花白了。只是深情裡有跟平清盛一模一樣的狠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