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浪的話表面上看上去是在替太子說話,可是實際上卻是徹底打斷了越貴妃的狡辯,定死了越貴妃的罪名。

吳浪知道梁帝絕不會因為此事就廢了太子,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臂,與其讓越貴妃把這件事情往黨爭上面扯,倒不如想辦法徹底廢掉越貴妃。

皇后聞言,也受到了一些啟發,趁機落井下石道:“陛下,越貴妃終究是太子生母,而且此事又事關霓凰郡主的清譽,還請陛下從輕處置。”

如果皇后娘娘要梁帝嚴懲越貴妃,那麼梁帝肯定會下意識的想到太子和譽王之間的黨爭,難免會將這件事情往黨爭之上去想,為了朝堂平衡,必然會選擇從輕處置。

可是現在皇后娘娘卻在為越貴妃求情,而這麼一來的話,只會讓梁帝心中更加的憤怒,重重的懲罰越貴妃。

梁帝聽到皇后的話,心中越發的憤怒,寒聲下旨道:“越氏無德,行為卑劣,難為宮規所容,自即日起,褫奪貴妃之號,謫降為嬪,一切禮遇隨減,移居冷宮,無旨不得擅出!”

“……”

越貴妃聞言,整個人都癱軟在了地上,臉色更是變的慘白一片。

梁帝所下的這道聖旨,其實就是相當於將越貴妃給廢了,只不過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這才給她保留了一個嬪妃的稱號。

梁帝處罰完越貴妃後,轉頭對蒙摯下令道:“蒙摯,傳朕旨意,司馬雷擅入禁院,褫奪爵位,流放善州。司馬徐教子無方,降品一級,罰奉三年!”

“臣,遵旨!”

梁帝話落,緊接著對神色慌張的太子說道:“還有你,此事雖然是越氏主謀,但你身為兒臣,卻不知勸止你的母妃,朕要罰你禁足三個月,你回去好好讀書,認真學習一下為臣為子之道!”

太子聞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跪地拜道:“謝……謝父皇開恩!”

“霓凰,此事是越氏對不起你,不過此事終究事關你女兒家的清譽,實在是不易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

“陛下,霓凰明白。”

經過越貴妃她們這麼一鬧後,梁帝也沒有繼續下棋的心思了,揮了揮手道:“好了,朕有些乏了,你們就都先退下吧!”

“兒臣告退!”

“臣妾告退!”

“霓凰告退!”

……

在吳浪他們離開養居殿後,霓凰郡主先是向吳浪道了一聲謝,感謝他剛才的仗義執言,然後又向皇后和靖王道了一聲謝。

先前在吳浪安排的兩名宮女的提醒下,梅長蘇明白了是太子和越貴妃要對付霓凰郡主,所以他趁機讓蒙摯請靖王去救霓凰郡主,這樣一來就能讓靖王獲得穆王府的一個人情了。

而靖王剛才一直在養居殿外,隨時準備進入養居殿做證人。

只不過沒想到吳浪突然出手相助,直接讓梁帝把蒙摯召到了養居殿,讓靖王失去了作證的機會。

當然了,雖然靖王沒有能夠進入養居殿給霓凰郡主作證,不過霓凰郡主卻還是記下了這個人情。

……

時光飛逝,很快便到了霓凰郡主招親文試的日子,吳浪他們這些候選人也早早趕到了皇宮中。

這些年吳浪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江湖遊歷,但是同樣也沒有少看書,否則也不會獲得大梁詩仙的名號,因此他很順利的獲得了文試第一名。

而吳浪獲得文試第一名之後,按照霓凰郡主親自設下的規矩,自然是要第一個與其交手。

在吳浪的有意相讓之下,霓凰郡主過了百招方才敗在他的摺扇之下,也坐實了招親大比冠軍的身份。

原本梁帝給霓凰郡主舉行招親大比,是為了給她招一個郡馬爺的,不過吳浪身為皇子,他的身份比霓凰郡主更高貴,所以霓凰反而變成了賢王妃。

由於吳浪和霓凰郡主的身份都極其尊貴,所以兩人的婚禮也不能草草舉辦,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方能操辦完成。

隨著比武招親的塵埃落定,梁帝的一個心結也總算是解決了,而皇后和譽王這段時間,也對吳浪越發的熱情了起來。

因為吳浪一直對朝政之事不感興趣,所以譽王並不認為他對自己有威脅,所以才想要將他拉攏到自己的陣營這邊。

而吳浪也在靜靜等待奪嫡之爭的最佳時機,所以他面對譽王的拉攏,自然也沒有拒絕,一直與其虛與委蛇,讓譽王越發的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了。

……

只可惜還沒有等譽王高興多久,一封讓他頭疼的信件又交到了他的手上,那就是懸鏡司的使者夏冬回京了,而且還帶回了有關慶國公侵地一案的確鑿證據。

慶國公是譽王的人,也是譽王在軍中的助力,一旦他被拉下馬的話,那就相當於斷了譽王一臂。

只不過慶國公侵地一案觸及到了梁帝的底線,所以這件事情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譽王只能採納梅長蘇的建議,棄車保帥。

譽王和太子之間的爭鬥,本來就是梁帝為了維持朝堂平衡有意放縱的,所以他很清楚慶國公是譽王的人,而這件事情也絕不能交給譽王和太子去辦。

如果讓譽王去主審慶國公一案,那麼他肯定是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如果讓太子去審慶國公一案,他肯定是能夠牽連多少,就牽連多少,只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

不過慶國公一案的確事關重大,必須要有一個皇子坐鎮才行,所以梁帝最終將這個重擔交給了靖王。

梁帝將慶國公一案交給靖王主審,倒不是因為他真的看重靖王,而是因為這是一個苦差事。

慶國公一案牽扯眾多,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很多人,而靖王又是出了名的倔脾氣。

如果不是有梅長蘇在暗中替靖王謀劃的話,就算他處理完慶國公一案,恐怕在朝堂上也會無立足之地。

在梅長蘇的暗自謀劃下,譽王也聽從了他的建議,非但沒有出手為難靖王,反而還出手幫助了靖王,讓其非常順利的審理完了慶國公一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了,譽王之所以這麼快採納梅長蘇的建議,主要還是因為吳浪這段時間對他一直虛與委蛇。

譽王認為吳浪已經投靠自己的陣營,所以穆王府自然也就投靠到了他這一邊,他有了穆王府的十萬鐵騎做為後盾,自然也就不需要在乎損失一個區區的慶國公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