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鴻鈞道祖憑藉造化玉碟成道,所講玄妙,無不暗合天道大法,仙凡道、神通術法、洪荒秘聞、丹道、陣法等等,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講到玄妙處,紫霄宮中異象頻生,霞光萬道,地湧金蓮,異香嫋嫋,妙音陣陣。

下面眾仙,無不聽的如痴如醉,或抓耳撓腮,或眉頭緊鎖,或哭或笑,百態紛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林聽了,與盤古神通論證,只覺得道祖之法,比之盤古,各有千秋,當真妙極。

也有生靈,如十二祖巫那般,不修元神,道祖之法,除陣法等雜學略有所得,餘者皆是左耳入,右耳出,如在雲裡霧裡,時而左顧右盼,時而左騰右挪,最後乾脆就地呼呼大睡去了。

道祖這一講,便是一千年歲月。

一千年一過,道祖停下講道,眾人方才如夢初醒,不明所以,只聽道祖言道:“吾得造化神器,順應天道,當佈道眾生三千年,以合大道三千之數。今一千年已過,待三千年之後,再來開講。這三千年,你等對吾所講,專心參悟,當有所得!今次聽道,你等有何疑問,可以問來。”

準提機靈,當先起身問道:“敢問老師,三千年後所講,是否混元道果?”

道祖曰:“此次所講,乃是大道。中一千年,只論混元。後一千年,當為聖道。”

方林聽了,若有所思,起身道:“敢問老師,聖道為何,是否為混元大羅金仙?”

方林所得盤古秘法,並無提到聖人,只有混元大羅金仙。如今道祖提起聖道,方林不免有些困惑。

道祖曰:“聖道者,天道所定,為聖人。修持大道者,有緣皆可成混元。然天地有限,成就混元大羅金仙者,自有定數。定數之內,皆可為天道聖人。”

“是故,聖人為混元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不為聖人!”

方林又問:“定數之外,是否可成混元大羅金仙?”

道祖曰:“定數之外,不可成混元道果。天道之外,或可有之!”

方林恍然,難怪日後洪荒,成就聖人者寥寥無幾。

只因洪荒大世界,能承載的混元大羅金仙數量有限。天道為了維護洪荒大世界穩固,便有了定數。

定數之內,證就混元道果,成為天道爪牙,為天道聖人。

定數之外,絕無可能。天道管轄之外,或許會有。

然天道為洪荒世界意識,洪荒天地無不歸天道所管轄。

天道之外,就只有茫茫混沌了。

“莫非道祖的意思,是指在混沌還有證道機會?”

方林略一思忖,又想到了自己上次魯莽踏足小世界,差點導致小世界毀滅的事情。

上次,就是因為自己的修為超過了小世界承載能力。

他想到了,洪荒世界承載能力有限,就算混沌有機緣證道,成了混元大羅金仙,只怕也回不來洪荒了。

到時候,天道為了維護洪荒世界穩固,也會阻止。洪荒天道,可不是小世界意識那麼好對付,混元大羅金仙也得跪。

如果真是這樣,證了道,卻回不來洪荒,還有雞毛意思?難道就苟在自己的中世界內,關起門跟自己玩?

“這真的是太坑爹了!”

方林心中直罵娘,又問:“天道之下,定數可改乎?”

鴻鈞道祖曰:“天地生靈,皆在天道命數運籌之內。即為定數,自不可改!”

方林不甘道:“生靈命數,一無變乎?”

道祖曰:“天道如棋,眾生如子。小子可改,大勢無移!”

方林又問:“若有生靈強改,當如何?”

道祖笑曰:“若非聖人,豈能改之。若為聖人,何須改之!”

方林此番和道祖之論,當真是妙極。

只因他穿越而來,隱約猜到這所謂的天道定數,跟傳說中的鴻蒙紫氣有關。

若一切如道祖所言,他在洪荒有沒有成聖機緣,還得兩說。是以,他才會問道祖,天道所定成聖之人,是否能改變。

道祖的意思是說,不為聖人,終為螻蟻,又怎能改他人命數。若本身就為聖人,為天道爪牙,又怎會去改。

“如此說來,我要證就大道天尊,還須更多仰仗諸天萬界!”

方林心中暗忖。

原本他搶了一個蒲團座位,便是抱著拿到一個成聖名額的心思。只因後世小說家言,座位就是聖位,是非真假,他既有機緣,權且一試。

道祖所言,卻讓他知道,天道既有定數,自己的諸般算計,還不好說。

“罷了!且行且看吧!我有大道之門,便果真無緣在這洪荒成聖,也算不得什麼!”

方林這般想著,一半是氣話,一半卻是實言。

他有大道之門,註定成就大道天尊,於一區區聖位,真就可以不放在眼中。

前番謀算,不過是為了在洪荒天地多一個籌碼。

果真不成,於自身也無太大損益。他坐擁無盡混沌空間,豈會被一方洪荒天地限制。

何況,以他的特殊情況,不成聖人,在這洪荒也未必就不如聖人。

心中思索著,方林原本踏遍諸天萬界,博採眾長,證就大道的念頭,隱約清晰起來。

兩位當事人說的玄妙,眾仙卻聽得早不耐煩了。

方林剛坐下,就有帝俊起身道:“敢問老師,我等該如何成就混元大羅金仙?”

道祖曰:“此事三千年後再議。”

帝俊無奈,只得坐下。

祖巫后土起身道:“敢問老師,不修元神,可能成混元道果?”

一千年聽道,幾無所得,其餘十一祖巫大大咧咧渾不在乎,獨有后土心思沉穩,也之計深遠。

道祖曰:“不修元神,不成混元道果。”

后土澀聲道:“敢問老師,我巫族不修元神,可有良策?”

道祖曰:“此事,吾也無可奈何!日後,但憑緣法!”

后土大失所望,謝過道祖,復又坐下,沉默不語。

方林看到這一幕,心中若有所思。

他還有與盤古的因果未了結,此事還需應在十二祖巫身上。眼下時機未到,他也不著急,暫且按捺下來。

他心中算計著,那廂又有眾多仙人紛紛起身,向道祖問道。

道祖都一一耐心解答。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