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年前家會

臘月二十七,是隆慶皇帝在這一年中工作的最後一天,往年的這一天都是沒有什麼大事要處理的--馬上就要過年了,誰願意拿軍國大事來讓皇帝煩心,連帶著所有人這個年都過不安生呢?

可是這一年卻有那麼點不同了,乾祐派出年輕有為的小將軍唐瑜曉護送已故的敏慧皇后生前使用的衣冠器皿回到故土大宣。uuk.la大宣本來一早就知道有這件事情的,只是兩國之間的路途實在不近,再加上冬日路上有霜凍,快馬加鞭趕路更是不可能,所以唐瑜曉從敏慧皇后辭世便開始趕路,也是到了臘月下旬才進了帝都。

畢竟是睦鄰友邦,大宣自然也要好好招待一下唐瑜曉的,因此皇帝便選在封筆這一天召見這位赫赫有名的唐小將軍。加之嫁出去的敏慧皇后本就是大宣的公主,這件事情往大了說是國事,往小了說不過是家事,隆慶帝擔心自己會陷入對於這個早亡的女兒的思念之中,索性把幾個兒子女兒都召了進來,也有在年前小聚一次的意思。

“外臣唐瑜曉見過皇帝陛下,見過各位王爺、公主殿下。”唐瑜曉早在剛入宮的時候得到了訊息,今日會有其他幾位王爺與公主攜家眷前來赴會,自然不會在請安的時候有所失禮。就算是在乾祐,他早已經戰功赫赫,但是因為年紀輕,尚且只是居高位,卻還沒有封侯,所以給這些人行禮,也無可厚非。

坐在皇帝右手下手第三個位置的就是大公主陸可意,她此刻渾身上下都覺得不自在,只因為坐在她身邊的這個人是陳敖。沒辦法,她雖然厭惡陳敖,可以耍性子不讓他踏足公主府半步,但是在這種必要的場合下,她是已經出嫁的公主,只要她還沒有與陳敖和離,那還是要與陳敖出雙入對出現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她見到陳敖,連一句話都不想對他說,偏偏要和他坐到一起,看著他那雙不安分的眼睛骨碌碌地轉著,一直在打量這位容貌俊秀的乾祐小將軍,也不知道他腦海中在想著什麼齷齪主意,心裡面只覺得噁心。當初她怎麼就沒有發現,陳敖是這樣一個長於鑽營的小人呢?

再看看正對面,坐著的正是陸稱意。小的時候與她爭了個你死我活一般,現在姐妹兩個反倒有些冰釋前嫌的意味--當初的四姐妹,如今也只剩下她們兩個人了。因為之前的那一場烏龍,加上陸稱意不願意提前以一床被子把“醜聞”蓋住,所以她現在還是個待嫁公主。因為身孕快有四個月了,所以已經可以看到小腹微微隆起了。

不過今日的場合,因為唐小將軍是鄰國人,而在隆慶皇帝看來,陸稱意的事情,他能容忍只不過因為陸稱意是他的女兒罷了,但是這件事情還是“家醜”,所以到底還是把這個讓他非常看不順眼的準四女婿許桓徹給一同叫了進來。陸可意還是第一次仔細打量許桓徹這個人。如果說長相,那麼他跟陳敖是沒有可比性的,陳敖是一個腰高腿長、眉眼燦爛的人,而許桓徹只能稱得上是個乾淨端正的人,但是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陸可意一定不會再去考慮皮相極佳的陳敖,因為他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與陳敖之間的的貌合神離,實在是讓陸可意心裡彆扭,就連面前擺著她素來喜歡吃的糕點,此刻也沒有一點心情去吃了。

許桓徹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宮廷聚會,雖然他已經被定為四駙馬,坐在他身側的四公主都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可就是這樣,他都還沒能“轉正”,加上他與其他王爺公主都不熟悉,讓他的心裡面稍微有了些挫敗感。而且他一直認為,當初四公主願意站出來承擔一部分責任,也算是幫了許家一個大忙,在他的心裡,四公主已經算是一個對他有恩的人了。

此刻他偷偷抬眼看了一下四公主,許是因為有孕的緣故,她不施脂粉,看上去要比九月那一次見到憔悴了些。可饒是如此,她面上的表情依舊是倔強而倨傲的。但是那一次在禹王府上陸稱意憤怒之下突出的真言,已經讓他瞭解了這個明豔的公主內心裡不為人知的艱難,他越發地心疼這個即將嫁給自己為妻的女子。他多麼想今日聚會結束之後就帶著她回到許家,從此之後只保護她和孩子,可是他又偏偏做不到。

也不知是宮婢粗心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懷有身孕的賀長安面前的茶水已經被替換成了加了蜜調和過的溫水,可是陸稱意面前擺著的還是茶。許桓徹看到陸稱意不大在意的伸手就要拿那盞茶,趕緊伸出一隻手攔住了,卻正好抓住了陸稱意的手,猛然間就像被火燒到了一般縮回了手,臉也紅到了耳後根。饒是如此,他還是轉過頭來低聲囑咐侍立在一旁的宮婢給陸稱意把面前的茶換掉。陸稱意本來還沒有明白許桓徹想要做什麼,等到那宮婢換了蜜水來,她放到嘴邊輕輕啜了一口,看向許桓徹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柔和。

這一切都被正在往這裡看的賀長安看在眼裡,她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之前她一直覺得,陸稱意性格寧折不彎,之前與許桓徹之間又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等到許桓徹尚主之後,難免會吃點苦頭。卻沒有想到陸稱意也能有這樣和軟下來的時候,這感情上的事情,還真是一物降一物啊!或許連許桓徹自己都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這樣在意陸稱意吧?年幼的時候他對於自己的愛慕,其實只是水中月、鏡中花,既不鮮活,也不真實,等到這個更為真實鮮活的陸稱意出現了,他才能意識到能夠真正與自己共度一生的女子,絕對不是她賀長安。

這樣的結果,雖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但是毫無疑問,無論是對於許家,還是對於賀家,抑或是對於許桓徹、陸稱意本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結果。

隆慶皇帝給唐瑜曉賜了座:“朕把自己親生的三女兒嫁到了乾祐,原本是一心想要與乾祐和睦友好的。只可惜朕的三公主福分不夠,沒能和你們的皇帝一直相廝相守下去,倒是可憐了朕的外孫,剛剛出生就沒了親孃……”

原本是場面上的話,可是隆慶皇帝越說就越是難過,帝王家最不缺的就是名醫與名貴的藥材,可饒是如此,在想要留住一個人的性命的時候也是那樣的軟弱無力。倩雲是如此、如意是如此、隨意也是如此,他身邊的人終究是一個又一個的離開他,說到最後的時候,已經禁不住老淚縱橫。

吳松適時遞上一塊帕子,在一邊低聲勸慰:“乾祐的皇帝陛下也知道您心裡捨不得三公主,所以才特地派遣小唐將軍把三公主生前的衣冠器皿送回來一部分,以供陛下您睹物思人。奴才相信,三公主的靈魂一定會跟著這些衣冠器皿一道回來的,若是她泉下有知,知道您為她傷心得茶不思飯不想,該有多難受啊!”

唐瑜曉也出言安慰道:“請陛下安心。三皇子是敏慧皇后嫡出的皇子,在宮中萬萬沒有人敢小瞧三皇子。就是我們陛下,心中也十分愛重敏慧皇后,敏慧皇后早亡,但是稚子無辜,陛下自然要更憐惜三皇子幾分。我們陛下擔心三皇子沒有人照料,特意讓家姐照顧三皇子。家姐入宮多年,居貴妃位,這麼多年來並無所出,卻曾經撫養過惜和公主,現在也定能把三皇子照顧得很好的。”

此言一出,不僅是皇帝,就是陸城也放下了一顆心。把陸隨意的兒子交給唐貴妃來撫養,首先唐貴妃沒有自己親生的孩子,並不存在私心與否的問題。二來她撫養過崇敬皇帝的長女惜和公主,那也是個一出生就沒有親孃的孩子,想來在照顧孩子方面唐貴妃的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而從軍國大事的角度考慮,唐家在乾祐是最為重要的軍種力量,若是能養在唐貴妃名下,成為下一任乾祐皇帝的可能性就會更大,這對於大宣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隆慶帝收住了眼淚,面色更為和緩了一些:“宮中的佛堂已經請好了專人來為三公主做法事,只等著她的衣冠器皿到了。如今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個時候做法事恐怕不太合適,所以朕打算等到元宵節過後再行做法事。按照大宣的規矩,就算只是亡人衣冠,也要超度七七四十九天,才能遷入衣冠冢之中。朕想,三公主好歹是乾祐的皇后,等到兩個多月之後,她的衣冠葬入衣冠冢的時候,怎麼說也得有乾祐的人在場作為見證,最後封墓穴的時候,也要有夫家的人執釺剷土,這樣三公主的靈魂才能得到安息。小唐將軍既然是乾祐的使臣,不如就留在大宣,安安心心地過個年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