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石榴紅

銀針到底是扶著賀長安去了皇后那邊,主僕兩人到達皇后的寢殿的時候,寢殿裡面點著安神的檀香,檀香中間還能隱約聞到一些石榴花的香氣,皇后面前擺著一套茶具,似乎是在鑽研茶道,看到賀長安來了,也不意外,笑著朝她招了招手:“我聽老二說過,你是個擅長烹茶的,上次花楠帶回來的那些,你親手做的茶點,我也吃了,的確是御膳房都做不出來的味道。喜桔新收了些石榴花進來,曬成了乾兒,我正琢磨著,怎樣給它配成花茶,正巧你就來了。”

明明一切都是準備好了,等著她來的,卻如此的自然妥帖,賀長安實在不明白,皇后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但是既然皇后已經這樣說了,確是不好有任何推辭,便走上前去,看著那精緻的如意紋罐子裡面裝著的石榴花乾兒,笑道:“今年的石榴花開得真好,也多虧了喜桔姑娘有心,知道把這些花收了起來,不然的話,零落成泥碾作塵,倒是可惜了。”

皇后策過眼睛看了一眼笑嘻嘻的喜桔,又轉過頭來,看了看長安道:“也就你知道誇她,回頭再把這丫頭誇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本宮倒是覺著,這石榴花,不管是看在眼裡,還是吃在嘴裡,都圖得是個雅趣罷了。只是如今配花茶我試了十幾種花卻總覺得這味道上不太對。”

賀長安朝著繡榻的另外一邊看過去,果然稀稀落落地擺著十幾個碟子,每個碟子裡面都盛著不同的花幹,甚至還有皇后小心收藏的昨年的桂花乾兒和菊花乾兒,如今也都捧了出來:“‘夕餐秋菊之落英’,本來是極有意趣的事兒,只是這石榴花卻是開得恣意囂張的花朵,同著秋菊實在是配不起來了。不知母後有沒有嘗試過,單用這石榴花沖水呢?”

喜桔向來是很有眼色的,聽到賀長安這般說了,立時就用銀匙挖了石榴花乾兒,不過須臾功夫就成了一盞石榴花茶,比起先前皇后絞盡腦汁地各種搭配,這種倒還真是最省事的法子了。

皇后端著石榴花茶,放在鼻尖兒嗅了一下,讚不絕口:“說你是個懂茶的,果然不錯,饒是本宮做了那麼多種搭配,竟是沒有一樣能敵得過你這素淡的石榴花水了。”

原本說只用石榴花只是賀長安隨口一提,這會兒她正在那裡想,若是這法子不行,還可以搭配些什麼東西呢,就聽到了皇后的讚賞,接著道:“只是這石榴花茶雖好,若是沒有茶點佐著,倒是乏味了。母后不若讓小廚房裡面的人,揀著石榴花乾兒混著馬蹄粉一塊兒,上蒸籠蒸了,權當作茶點,那味兒應該是不錯的。只是……”

“只是什麼?”

賀長安看著平靜無瀾,只是閉眼品茗的陳皇後:“自古以來,這石榴就象徵著多子多福,今日大哥的庶妃產下一女,也算是應了多子多福的好兆頭,母後打算賞杜庶妃點兒什麼呢?”

似乎是早就料到賀長安會有此一問,陳皇後微微睜開了眼睛,但是卻不看向賀長安:“其實你是想問,杜若昏厥之前,和陛下說了什麼話吧?”

眼看著皇后已經洞察了她的本意,賀長安也不隱瞞:“不錯母後,兒媳正有此意。兒媳聽說,正是那杜若的話,讓父皇動了對靳家女眷用刑的念頭。可是這一趟去乾佑,王爺和靳忠將軍是一道兒的,若是動了靳家女眷,她們屈打成招,只怕是會對王爺不利。兒媳就是再愚鈍,也不願意有人傷了王爺。”

“老二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氣……”皇后感慨了一聲,眼角隱約有眼淚滑出:“你方才問本宮,杜若為老大產下一個女兒,本宮要賞她些什麼。按照本宮的意思,最好的賞賜莫過於一個名分,禹王側妃是最好的,只是……陛下卻有他自己的打算。”

皇后不說,賀長安還真的不知道,就在皇帝下了那道對靳家女眷用刑的旨意之前,特地專門來了一趟鳳棲宮,向皇后說了想要冊封杜若為禹王妃之事。

皇后自然是阻撓的:“想那杜若本是宮婢出身,且也不是御前侍奉的人,就算為老大生了一子,封個側妃也是儘夠全她臉面了,何況她肚子裡現在這個能不能生下來還未可知,怎能讓她以宮婢的出身忝居王妃之位?”

卻沒有想到皇帝也不多說什麼:“不過是繼王妃罷了,在禹王妃賀氏靈位之前還是要執妾室禮的。朕意已決,若是杜氏這一胎生不下來,連帶著損了她自己的性命,那就追封禹王妃吧。”

賀長安也聽得明白,皇帝專門來鳳棲宮一趟,為的不是同皇后商榷,而是直接通知她罷了。

“我讓人去打探過了,杜氏手上掌握的證據,似乎是靳忠將軍的女兒靳娜,曾經在南安的時候,同南安的軍師的兒子有過一段情。就是在靳家投降大宣之後,兩個人只是暫時的斷了聯絡,不久之後就還是藕斷絲連了,而這次外通敵國的事情,就是透過靳娜實現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賀長安難以置信:“這……這怎麼可能呢?靳家剛剛投降大宣的時候,靳娜不是……不是還想要嫁給王爺的嗎?怎麼可能在南安還餘情未了?”

皇后也搖了搖頭,臉上的淚水越發的洶湧。

看到皇后的眼淚,賀長安驀然懂了,其實憂心的不止她一人,她自然是為了陸城擔憂,可是那泗國公世子陳敖卻是陳皇後唯一的親侄兒。陳皇後入宮多年,早已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可是事關親人的身家性命,她又怎能保持得住往日的菩薩模樣?

喜桔在一邊幫陳皇後拭去了眼淚,勸慰道:“皇后娘娘切莫憂心了,有您和萬宜公主的整日祝禱,世子爺一定可以平安歸來的。”

皇后低低的嗯了一聲,拉著長安的手:“如今本宮能做的,不過就是提點陛下,用刑是可以,只是若是讓人犯沒了性命,實在是得不償失了。”

賀長安亦是點頭,若是皇帝能夠聽進去皇后這話,那麼把江明送進去為靳家母女療傷也就不是難事了。

杜若產女之後的第七天,錦瑟宮傳來杜若醒了的訊息,而天牢之中也傳來皇帝讓太醫去為靳家女眷療傷的訊息,只是宮中太醫,除了聖眷正濃的江明之外,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為天牢中人診治,最後也只得他去了。其他太醫紛紛嘲笑江明腦子不清楚,在深得寵信的時候招惹天牢的事情,只怕這恩寵是要斷了。

但是賀長安卻覺得,這實在是一件好事,能夠在天牢中陪著她一起受苦,靳娜就算原本對江明無意,不被感動也難。

皇后懿旨,杜氏為皇長子禹王誕育一子一女,期間數度險象環生,如今醒來,實乃造化,故冊封杜氏為禹王妃,於七月初七日行冊封禮。

這道旨意一出,前朝後宮都頗為震動,後宮多數人都是羨慕,曾經為宮婢的杜若,可以有這樣一朝飛上枝頭的時候,不僅成了王府女眷,甚至還當上了王妃。

但是前朝中人有不少是宋尚書的門生故舊,紛紛為宋尚書打抱不平,只說宋側妃好歹也是為禹王生下一子的,如今卻被一個宮婢後來居上,實在是太過於委屈。

不過宋尚書倒是聰明,從沒有任何怨懟之言,對於旁人為他抱不平的言語,也只有勸慰人家放寬心的話,這讓皇帝看了倒是愈加放心。

轉眼間就到了七月初七,是杜若冊封禹王妃的日子。陸垣特意為杜若求了恩典,讓宮中諸人都來觀禮,倒是讓杜若覺得心滿意足。

銀針一邊侍奉著賀長安梳洗,一邊面帶憂色道:“王妃,那杜氏封禹王妃,咱們能不去嗎?您就同皇后娘娘說,您肚子不舒服,皇后娘娘念及您腹中的小主子,必然也不會勉強您的。”如今賀長安這第二次懷孕也有五個月了,或許是之前曾經落水受了寒的緣故,肚子也比之前懷著榮泰到五個月小了不少。

想到榮泰,賀長安的心裡不是沒有愧疚的,她還那麼小,自己就把她扔在鞏昌伯府,等到再見到她,都不知道她能不能認得自己這個孃親了。

可是她卻不得不如此,為了陸城,還有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這一次她若是能給榮泰添個弟弟,也能讓陸城不再飽受無子無福的非議。

她緊緊的握住了銀針的手:“憑心而論,杜若的冊封典禮,我是當真不願意去的。可是就算那是個龍潭虎穴,我也非得闖上一闖了。只因為現在的杜若,正處在最得意的時候,生下女兒,兒女雙全,又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得封王妃。只有在這個時候,她才是最容易疏忽大意的,我也才能有機會,抓住她的把柄,絕地反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