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九月

金鑾殿。

曹化淳朗聲道:“陛下今日抱恙,未能上朝,諸位臣工,可上條陳由內閣商議,在轉陳乾清宮。”

“這怎麼回事?”眾臣工內心猶疑。

“魏公。”兵部尚書崔呈秀問道:“陛下這是怎麼了?”

魏忠賢笑而不語,心裡念道:“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乾清宮。

李塵笑意盎然地凝視著站立在一旁的四位舞姬,下令道:“擢升初柔、紅玫、綠煙、越澤等四人為才人。”

“謝陛下隆恩。”

李塵揮退四人,“沐浴更衣。”

早已經侍奉在一旁的貼身侍女雨蘭走向前為李塵寬衣解帶,仔細地擦拭起李塵的身子。

李塵眯著眼睛,心裡感嘆道:“這萬惡的封建社會,我居然有點喜歡上了。”

……

二十分鍾後。

李塵沐浴更衣結束,,拿起一份奏章,“毛文龍討要餉銀。”

“我記得毛文龍好像叫做‘菊花將軍’,只是這因何得名卻有點不記得了。”

李塵喚道:“化淳,把地圖拿過來。”

曹化淳攤開地圖。

李塵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大名堪輿圖,問道:“毛文龍在那裡?”

曹化淳回道:“陛下恕罪,小臣不知。”

李塵皺了皺眉,“這個確實為難你了。”

曹化淳內心一沉,建議道:“陛下,何不傳喚一名知兵事的員外郎?”

李塵沉聲道:“朕不欲外臣知我所思。”

曹化淳皺了皺眉,內心有所不甘,還是提示道:“小臣聞內侍高起潛知兵事。”

李塵瞥了一眼曹化淳,微微一笑:“化淳,你隨我十六載,這容人之量,還得提高提高,以後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

“多謝陛下厚愛,臣的小心思,讓陛下笑話了。”曹化淳心裡一寒,心裡想道:“陛下的心思真是越來越高深莫測了,我不過心有不甘,嫉妒高起潛的才能,這就被陛下察覺了。”

李塵揮了揮手,笑道:“去把高起潛喚來。”

……

十分鐘後。

高起潛指著大明堪輿圖道:“陛下,這裡是我們京師,往北就是軍事重鎮山海關,出了長城,再往北就是寧遠、錦州防線,以大凌河為邊界,就是建奴地界。”

高起潛指著山海關東側,往東邊移去,“山海關瀕臨渤海,歷經渤海直至西大海,這一段海岸線也在大明的控制範圍,西大海東側就是朝鮮,朝鮮與建奴交界處,以皮島為中心,輻射宣州、義州、鎮江一帶,形成了東江軍事重鎮。”

“東江軍好似插入敵後的利劍,軍事威脅著建奴的盛京,與寧錦形成掎角之勢。”

高起潛總結道:“建奴若要攻打大明,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穿越錦寧防線,一條是繞行蒙古,這兩者都要預防東江軍事重鎮的威脅。”

李塵心裡沉吟道:“難怪後世網路傳聞毛文龍是‘菊花將軍’,這是桶後金的菊花,有點意思。”

李塵頓了頓,心裡思索道:“雖然不知道‘吹牛逼大王’袁崇煥是什麼時候殺了毛文龍,但是這個東江重鎮卻不容有失。”

李塵拿起毛文龍的奏摺,寫上一個可字。

李塵凝視著奏章,略微沉吟,朝著高起潛問道:“九邊軍餉你可知?”

高起潛回道:“九變重鎮每年耗費軍餉約960萬兩,其中薊遼二鎮約580萬兩。”

李塵吸了一口涼氣,“朕記得大明全年收入不過一千五百萬兩,單單軍費就耗掉了大明三分之二的收入。”

高起潛未敢言語。

李塵冷眼看了一下高起潛,說道:“以後你就隨侍朕的聲旁,先下去吧。”

“諾。”高起潛走出乾清宮。

李塵雖然不是很清楚大明的現狀,但是一個世界大國收入只有一千萬百萬白銀,這是講十億個冷笑話嗎?要知道大清朝自1840年後,向外輸送的銀兩可是海量的。

李塵冷聲道:“化淳,大明的收入怎麼這麼低。”

“小臣不敢說。”曹化淳自知無法逃避,準備先打一針預防針。

李塵轉首目視著曹化淳,冷聲道:“收起你的那點小心思。”

曹化淳內心一寒,心裡想道:“皇帝太聰明了,就太難伺候了。”

曹化淳咬咬牙,掃了一眼四周,低聲道:“陛下,大明並非無錢,只是錢都在官紳地主手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得從太祖爺說起,太祖爺愛民如子,稅收不過四十稅一,即使歷經幾代,到如今也不過是三十稅一。”

“國家稅收收入低,官員的薪奉少,故太祖爺實行官紳不納糧。”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地主將手頭的土地掛在官紳的名下,逃避帝國的稅收。”

李塵目露驚色,眼前的汩汩而談的曹化淳,彷彿化身經濟學家,冷聲道:“你怎麼知道這些的?”

“怪我了。”曹化淳看著李塵冰冷的臉孔,身上汗如雨下,心裡想道:“內侍不得干政,雖然這條律令早已經被踐踏的面目全非,但是這得看君王的心情,若是追究下來就是殺頭大罪。”

曹化淳跪地,顫聲道:“陛下恕罪,小臣多有耳聞張居正大人的‘一條鞭法’,所以略知一二。”

“起來吧。”李塵揮了揮手,“你繼續說。”

“-_-|||。”曹化淳內心嘀咕道:“還說啊,再說下去,我這條命就真沒了。”

曹化淳躬身道:“陛下,小臣就知道這麼多了。”

李塵冷冷地看著曹化淳,不作言語。

一分鐘後。

曹化淳汗如雨下,又下跪道:“陛下,小臣真的只知道這麼多。”

李塵冷冷一笑:“化淳,你是朕的家臣,你這條命是屬於朕的,沒有人可以迫害你。”

李塵一語雙關,即是家臣,那要殺你也是非常簡單的。

曹化淳神色變幻,咬了咬牙,回道:“陛下,農業稅乃國之根本,歷代王朝皆亡於土地兼併,大地主透過官紳庇護,每逢災年,大量兼併土地,逃避稅收,各地官吏又隱瞞新開田畝,所以大明可收耕地面積經過兩百多年,正急劇減少,因此大明在農業稅一項上每年的稅收不過兩百萬兩。”

李塵內心沉吟道:“有點意思,這麼淺顯的道理,歷經幾代皇帝,難道皇帝不會沒有想到,那麼真相只有一個,等大明皇帝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明朝野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受益團體,這個團體甚至威脅到了皇權,所以歷代皇帝都避免碰觸這個問題。張居正變法最終不了了之的原因,就是這個由地主和官僚階層組成的利益集團反撲。”

“起來吧。”李塵問道:“你可有對策?”

曹化淳回道:“陛下,小臣比之張居正大人,猶如熒光比之皓月,張居正大人都失敗了……”

李塵揮了揮手,“這確實難為你了。”

曹化淳頓了頓,說道:“陛下,小臣有一事啟奏。”

李塵點了點頭。

曹化淳說道:“陛下,小臣聞明日是奉聖夫人生辰。”

李塵眯了眯眼,打量了一下曹化淳,笑道:“化淳,你隨朕有十六載,有什麼建議不要拐彎抹角的?”

曹化淳拱手道:“陛下,當務之急,還是要穩住魏忠賢為主,奉聖夫人客氏與魏忠賢有染,陛下是否需要小臣送一份賀儀過去。”

李塵頷首道:“你去安排吧。”

“是。”曹化淳回道。

李塵看著退出房門的曹化淳,內心沉吟道:“還是先發育吧。”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