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同樣電白縣五十裡處的江邊,十天時間迅速修建完成二十間大房子,一間大房子佔地10×0兩百平方,四面圍牆,中間除了承重支柱什麼都沒有,這不符合家庭住房,當然,這不是給家庭居住的,而且為了即將到來修建大橋的工人居住。

這裡屬於野外地區,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不錯了,一間房子可以讓一百人睡覺,床鋪什麼的沒有,只是在硬化的地面鋪上一層木板,就是工人睡覺休息。這裡房子用不了多久,實在用不著為了舒適浪費其他的,陳子堅屬下工人最關心的是能賺到銀子,休息地方簡陋一點可以理解的。

雖然睡覺地方密集一點,其他附屬沒有落下,比如洗澡房,廁所地方,這麼多人擊中,衛生就不能隨便。

能在十天時間把房子修建完畢,得益於陳子堅的中央集權命令,別看只是管理十萬多人,但已經形成了以陳子堅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只是規模小了點而已。

別看中央集權小,陳子堅下令後,運輸隊五千多人兩天就把需要用到的磚頭,水泥運送到達,然後建房局一千多人分批負責一間房子任務,建房局的人之前修建張家村房子算是有經驗,在來修建這裡的房子,問題輕鬆完成任務。這就是中央集權的好處。

假如陳子堅黑心一點,用不著修建房子給工人休息的,讓他們自行解決,這樣的事情朝廷就是這麼做的,百姓徭役期間,自帶生活用品,食物,給朝廷做事沒有一分錢,這種事情對朝廷當然有利,能一分錢不用出就能做到事情,但百姓就慘了,徭役期間徭役名目繁多,辦法苛刻,即使在非戰爭年代,為築城挖河、營造宮室、整治園囿等等,徵發動輒數十萬人,使田地荒蕪,嚴重破壞了糧食生產。

陳子堅上位後,徭役什麼的一點沒有,讓百姓做事出錢出糧,簡單說就是包吃包住,百姓見慣了朝廷的苛刻,突然來到張家村,有種幸福來的太突然的感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房子建成一天後,李雲子帶了兩千多人入住,接著就開始了做事,江邊已經用石灰粉畫好引水河的位置,第一步就是挖引水河,挖出來的泥土用麻包裝好,放在岸邊等引水河溝通後,把麻包丟去江中堵截江水。

李小山摸了一把頭上的汗水,天上沒有一點白雲,太陽曬的人汗流不止。周圍和他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同樣在挖泥土,有些人把泥土鏟入麻包內,在由兩個大漢抬走。

李小山所在華夏建橋十三大隊,聽上面的隊長說首長在在這裡修建一條大橋,兩岸這麼遠,怎麼能修建大橋,這是李小山不能理解的,近二十歲的時間,李小山見過不少的小橋,但這些小橋通常在幾丈遠,最遠不過七八丈。現在這條河有二十多丈吧李小山預估著,這麼遠的距離李小山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不過他只是開挖引水河的人,怎麼修橋這樣高階大氣的事情用不著他來想象。

“隊長,我要休息一會。”

李小山向所在大隊的隊長申請休息,這個主意不能你想訊息就休息的,要申請,不然讓隊長覺得你偷懶,要扣錢的,一次扣除五十文,平常表現要是讓隊長覺得你這個人不行,等到領取工資的時候,別人都有除了工資外的獎勵,比如肥皂,比如其他東西。

隊長看到李小山滿頭大汗,加上做了半天事情,的確需要休息點頭允許了,一次休息時間為半個小時左右。

拿著自己的鋤頭,工具不能留在這裡,不然會影響其他人做事。

到了休息處,有不少人在喝水聊天,最多的是關於修橋的事情。

李小山找位置坐下,就有婦人拿著涼開水過來,這些婦人給做事的工人後勤保障,李小山沒有什麼奇怪的,拿著大碗喝了一口,涼開水與以前有些不同,喝到嘴裡甜絲絲的。

砸吧一下嘴巴,再嘗試一下,到嘴裡依然有種甜美,叫住旁邊的婦人。

“大姐,這水怎麼有些甜啊,加了什麼東西嗎!”

“這是上面交代下來的,水中加入了最新生產的白砂糖,聽說這是首長吩咐的,在水中加了白砂糖能更加快恢復體力。首長體貼你們做事辛苦。”說完去忙別的事情。

“這樣啊,首長真是太好了。”李小山沒想到高高在上的首長,會特意給大家這麼好的東西。白砂糖在張家村商店出售,一斤價格要五百文,即使張家村百姓人均收入很高,但一斤五百文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白砂糖屬於奢侈品了,這麼高的價格李小山聽人說過,因為製造白砂糖的甘蔗產量少,目前百姓想用白砂糖,需要心痛一下,等以後張家村種植甘蔗後,白砂糖的價格才會下降。

在商店價格這麼貴的白砂糖,首長居然給大家免費喝,有一種感動出現在李小山心頭。在張家村的一個月時間吃到的肉,比以前十多年下來吃到的肉還多,現在又給自己喝到這糖水,這麼好的東西,以前以後那些地主老爺才捨得用吧。

陳子堅各種收買人心的事情,牢牢吸引住外人,在張家村這麼好的事情,大明其他地方那裡能找到,不說那高昂的工錢,就是一天三頓飯,就是別的地方沒有的。

喝了糖水感覺渾身舒坦,手下首長老爺的這份好意,自己沒有別的地方能幫助首長老爺,只有一身力氣而已。

兩千多人在河兩邊,同時開挖引水河,十天時間下來,引水河開挖完畢,引水河深五米,寬十五米,開挖四米深已經難得了因為引水河就在河邊,開挖但兩米的時候,引水河就有了河水滲入,開挖兩米以下的引水河需要一邊開挖,一邊把滲水往外用木桶抬走。

引水河還有兩頭距離入河的地方沒有開挖,引水河還沒有接通河流。

今天是引水河開挖通河的最後階段,引水河中做事的百姓早已經離開引水河,不過最後一步負責人李雲子讓人停止做事了,接到通知,首長要過來檢視。

一隊五百人規模的義勇軍出現,眾人議論紛紛中看到了熟悉的人,陳子堅。

陳子堅接到通知,開工十五天的引水河即將與河流連線,做到這一步算是邁出第一步,所有陳子堅過來看看。

李雲子“首長好。”

“走,帶我過去看看引水河。”

客套什麼的陳子堅直接無視,李雲子只好帶著陳子堅過去,對他的做事風格說不出的感覺。

陳子堅看到,引水河內因為沒有人把滲水抬走,滲水基本與十多米外的河水持平,水看起來清澈見底。

很快的,引水河挖通,一部分河水順著引水河流入。

開挖引水河不是目標,而是為了即將堵住主航道做準備,主航道堵住後沒有引水河把多餘的河水引開,後果就是這裡成為一片水域。

堵江開始,早在岸邊準備好長度在十五到二十米的木樁,木樁樹立打入江底,木樁相隔五米上下打入兩排,打木樁的目的擋住麻包。要是沒有木樁擋著麻包,麻包拋入江中會被水流沖走,有了木樁擋著麻包,這樣拋入麻包後形成一堵牆,擋住源源不絕的河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打木樁的活不是這麼好做的,後世有幾噸,幾十噸的打樁機,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把木頭穩穩打入河流中,需要五個大漢在高架上,抬著一個兩百斤大鐵錘慢慢一下一下打擊木樁。

陳子堅對於自己設計的打木樁流程,還是有信心的,打木樁開始準備,首先在河流中沒有辦法站住腳,只能用木船作為平臺,木船用四根繩子固定在岸邊,防止船隻隨著水流移動。

有了船隻作為平臺,在平臺上架設一個高臺,用處是讓人站在上面。

陳子堅吹響哨子,指揮工人打入第一根木樁。

“滴。”

陳子堅讓一行人把十五米的木頭抬過來,走在木板坐的浮橋上,合力的樹立好木頭,接著按照之前演習的流程,五個身強力壯的漢子拿著五十斤的鐵塊上到高臺,然後把鐵塊組合起來,成了一個兩百五十斤的大鐵塊。

這樣做沒有辦法的,因為重兩百五十斤的鐵塊沒有人能抬到那個地方,當然陳子堅有這個能力,但他有別的事情忙,用不等就在這裡當工人吧。

“嘿喲!”

五個漢子同時抬起鐵錘,鐵錘經過特殊改造,有五個手柄。

“嘭!”沉悶的聲音想起,木頭深入河底一米,開始河底泥土比較軟,能輕易打入,隨著木頭深入河底越來越深,一錘子下去,只能打入十釐米。

“滴!”

“嘿喲!”

“滴!”

“嘿喲!”

陳子堅在不遠指揮,吹響一次哨子,高臺上的五個漢子同時發力,抬起鐵錘,然後鬆手,鐵錘在重力下狠狠擊打木樁。

旁邊很多人看著這一幕,議論紛紛。

陳子堅“好了,你們幾個下來休息,下一批人上去準備。”

十分鐘的時間,五個漢子抬著鐵錘打了幾百下,汗如雨下,累的氣喘吁吁,陳子堅看出他們的勞累,便讓他們下來休息。

半個小時,第一根木樁打入河底八米深,木樁位置河水深三米,露出兩米多的高度,越到後面的難度越大,再繼續擊打就是浪費人力了。

有了第一根木樁作為參考,後面可以跟著學就是,木樁要相隔二十釐米左右,從這邊到另一邊。

陳子堅“李雲子,後面你來看著,我走了。”

要完成木樁任務,需要十多天時間,陳子堅沒有興趣就在這裡看著。要是木樁完成,下一步就是往木樁內拋入裝有泥土的麻包。

擋水牆需要做兩面,再把中間的河水人力抽乾,等河底出現後,在河底修建承重基座,有了基座在上面鋪設鋼筋混凝土,一座大橋就差不多完工了。

因為都是人力造成,陳子堅估計沒有三個月完成不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