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

直到耳邊響起一聲呼喚,然後感覺到自己的手被一隻冰涼的小手牽住,牧易才驚醒過來,他低頭看著念奴兒,一時間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念奴兒的情形再度讓他想起了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而且也沒有六歲以前的記憶,所有的記憶幾乎全跟老道有關,可以說,老道就是他最親的人。

在老道剛走的時候,他同樣茫然過,不知所措過,所以他很能體會此刻念奴兒的心情。

對視片刻後,牧易才柔聲問道:“奴兒願意跟著哥哥嗎?”

其母之前的託孤,讓牧易感覺到了一絲壓力,但他更憐惜念奴兒,或許也跟牧易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本能的,他已經將念奴兒當成了他真正的妹妹。

需要他不斷呵護,甚至是守護的妹妹。

“嗯。”奴兒點點頭,母親離去後,她同樣將牧易當成最親近的人。

這個時候,牧易也聽到了院子裡傳來的聲音,他安撫了念奴兒幾句後,便走出竹林,然後看到了站在那裡老淚縱橫的蘇重山。

牧易深吸口氣,但還是走到對方面前,然後鞠了一躬,“對不起,我沒能送您的女兒轉世。”

蘇重山擦乾眼淚,搖了搖頭,“不怪道長,小女什麼性格我這個當父親的最清楚,如果她不願意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勉強她,只是沒想到,她連最後一面都不肯見我這個父親。”

“應該是她不願意讓二老傷心吧,明知自己魂飛魄散,再見二老,實際上更殘忍。”牧易對於念奴兒母親的想法還是能夠瞭解幾分,當然,這裡面未嘗沒有她無顏面對雙親有很大的關係。

她當初的選擇錯了嗎?如果光看眼下,任何人都會說錯了,但是她無怨無悔,所以,在她自己看來,她沒有錯,但她也錯了,她錯在不該用那麼激烈的方式,不該讓親人為她傷心難過。

到了最後,錯與沒錯其實已經不重要,她將念奴兒託付給了牧易,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將蘇家跟牧易聯絡在了一起,將來就算蘇家有難,有了這層關係也可以求助牧易。

“這個傻丫頭,真傻。”蘇重山咬著牙說道。

“蘇老還請節哀,她說,這一切都是她的選擇,她不後悔,唯獨欠二老的。”牧易繼續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實際上,經過之前的茫然,現在他也已經走出來了,他沒有錯,如果重新選擇,他還會如此,這個世界上,他不想違背自己的本心,不想在這濁世中迷失掉。

現在回想那八年的江湖流浪,牧易打心底感激老道,雖然那八年老道沒有教過他任何的道法,但那八年的心境歷練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只不過修的是心罷了。

如果沒有老道八年來的精心雕琢,也就不會有現在的牧易,他的進步也更加不會這麼迅速。

道理道理,先有道,方有理。

而修行,修的也不僅僅是身,同時也是修心,明心見性,方能見真我。

剎那間,牧易感覺自己摸到了照本心,甚至踏出了一隻腳,那堅固卻看不見的屏障終於被他打破,

雖然此刻僅僅只是踏出了半步,但屏障既然打破,那麼照本心對牧易來說就再也不是難題,只需要等他穩固心境,就能將另外半隻腳也踏進去,徹底進入修行第一難的最後一步。

心外無物,守恆心,照本心。

這是第一難心動的三個境界,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更是修行的根本。

強大的力量需要足夠的心性才能把持,若心性不夠,過於強大的力量只會將自己毀滅。

等牧易照本心領悟的更深,時刻可觀的時候,就能進行下一步的修行了。

那也是修行中的第二難,感應難。

不過現在說這些,仍舊稍嫌早了一些,牧易此刻心中驚喜,但臉上淡然,並沒有表現出來,這無疑是他修心的好處。

蘇重山看著牧易,只感覺似乎有些不同了,但具體哪裡不同一時間卻又說不上來。

“道長,不知小茹留下的那孩子?”蘇重山隨即問道。

“在奴兒母親走的時候,將奴兒託付給了我,關於這點,還希望蘇老不要見怪,相比而言,奴兒跟我在一起會更好一些,我也會把她當親妹妹一樣對待,等將來奴兒大一些,我也會讓她回來看望蘇老的。”牧易稍稍帶著一絲歉意說道。

畢竟不管怎麼說,念奴兒都是蘇重山的外孫女,哪怕有其母託付,他也必須要向蘇重山交待清楚,免得對方生出芥蒂。

“可以,如此就有勞道長了。”蘇重山沉思了片刻,然後重重的點頭,因為他也很清楚,念奴兒唯有跟著牧易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他不願意接受這個外孫女,而是他需要為整個蘇家考慮,而且念奴兒跟在他們身邊也未必開心,與其這樣,還不如跟著牧易,至少以後她的生活跟安全都能有所保障,他也就放心了。

“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牧易說道。

“另外還有一事可能要麻煩蘇老。”

“道長有事儘管明講,就算傾盡家財,也會為道長做到。”蘇重山立即說道。

“這個倒不用,只是我想請蘇老找人將這片竹林移到山上。”牧易一指身邊的竹林說道。

“這個容易,可眼下時節會不會有些不合適?”蘇重山點點頭,但還是將心中的疑問說出,不然到時候竹子都死了,反而不美。

“蘇老且放心,我自有方法。”牧易一笑,這片竹林之所以活的這麼好,除了本地風水緣故,最主要的就是奴兒那棵伴生竹,只要伴生竹在,就不用擔心竹林的存活問題。

牧易既然決定要帶走念奴兒,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片竹林,畢竟這些都是上了年頭的竹子,所產生的陰氣對於奴兒的成長也很有利。

見牧易這麼說,蘇重山也點頭答應下來。

天黑之後,牧易手裡拎著一根竹子,悄然回山,此次下山,功德圓滿。

·······························

本詩由書友唯有伊人訴惆悵獻筆!

《思母》

青山之下一人家,母子耕耘似幅畫。

乾坤崢嶸太平日,朝歡暮樂靨如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