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行經過一段現實和虛幻的混亂意識後,他的元神漸漸回覆,睜開了眼睛。

他在一間很大的房間中,房間裡有好多穿著綠色衣服的大漢驚懼地盯著他,如臨大敵。

張一行首先打量這些人,發覺他們都是一些從未修練過的凡人,這些人身上幾乎沒有什麼靈氣,而有些人的五臟中還有大疾,過不了多少日子就會發作。

張一行從他們的動作中就可看出,他們對他的恐懼要大過他對他們的恐懼,這些人不會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這才放下心來,開始檢查自身。

他的經脈在兩次熱浪的襲擊中扭曲變形,導致靈氣不能暢通執行,要徹底恢復還得過一陣子。

雖然他被綁縛固定在一張平臺上,但是只要他想,他可以隨時離開這裡。

他還發現,他專門用來放置如意環的那個儲物袋不見了。

也許在熱浪襲擊他時,那個儲物袋就遺失了。

這對他來說是個大問題。

儲物袋中的靈石不足為惜,沒有如意環,他可怎麼返回雙子星?

好在他身上儲物袋眾多,除了如意環,其他東西都還在,他可以從頭再來,再煉製一艘如意環。

還有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記憶恢復了。

他的元神封閉了他原來的記憶,是為了更好地應付靈氣魔氣轉換時的痛苦,漸漸使元神適應了這種痛苦,而兩次熱浪的攻擊,又讓他的元神一度關閉。

當他的元神再度開啟時,就連原來封閉的記憶一起開啟,恢復了他的記憶。

處境還不算糟糕。

張一行靜下心來,便開始琢磨,這些人想如何處置他。

房間中這些人對他虎視眈眈,嚴陣以待,卻沒有任何動作,顯然在等待某個人的命令。

他放開神識,在這個房間外圍,有更多身著綠衣的大漢手持管狀的物品,正在盤查進出這裡的人群。

人群雖然進進出出,看上去十分忙碌,但這些人群在綠衣大漢的盤查下,十分安靜,秩序井然。

張一行的神識隨著進來的人群,發現他們都往一個房間走去,這個房間上面寫著‘協調室’三個大字。

協調室裡人滿為患,還有新來的人群加入其中,使房間更加擁擠。

張一行神識之中,協調室中還有一個隔間,裡面的人都顛狂一般叫嚷著,好象他們正在爭執什麼要緊的事物。

張一行神識只能看見場景,卻聽不見他們談論什麼。

不過從近處人群的談話中,他還是聽到了一些片言隻字,這些話語和張一行的話語沒有什麼不同。

張一行不由得想起關山曾經告訴過他的關於遺棄之地的事情。

關山曾經說到,修仙之人以追尋靈氣為目標,來選擇他們的居住之所。

修士一生之中,吸納的靈氣不在少數,而某一個星球的靈氣終究有限,總會有用完的一天。

當某個星球的靈氣快要發掘淨盡時,修士就會另尋別的星球作為他們新的家園,而原來的星球就成了凡俗人的地盤,成為他們繁衍子孫、繼續生活下去的地方。

因為凡俗之人不會修練,也用不上靈氣,因此被修士遺棄之地,卻成了他們的樂園。

恐怕這個星球就是修士的遺棄之地吧?

張一行由此想到,可能魔修也是這樣,他們也會尋找適合自己修練的星球作為目的地,而魔修和靈脩的祖先,可能來自同一個星球。

隨著兩者的不斷遷移,他們才走得越來越遠,以至於他們互相之間都沒有聽說過還有另一種修練體系的存在。

從魔修靈修的修練體系就能看出,兩者除了修仙所用的材料不同而外,兩者的相似之處很多,都是以丹成胎,以胎成嬰,再由嬰化神,然後修煉到頂級修為。

雖然他們不在一起,但是相同的背景卻使他們有許多共通之處,包括說話的方式,包括生活的習性,依然能從中找到一些共同點。

也許張一行的祖先和現在這個星球的祖先曾經在幾萬、或者幾十萬前,曾經是同一群人。

想到這裡,張一行不由得感到親切,雖然這些人不再修練,可是他們能把已修成元嬰之身的張一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說明他們發展得相當不賴。

張一行甚至想到,如果這些人用襲擊他的熱浪來對付炎老,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張一行正想著,從外面走進來十幾名身穿白色衣袍的人員,這些人員這次沒有蒙面,他們大多年紀偏大,身患疾病,手中拿著一些古怪的器物。

張一行正在驚奇,他們為何要派這些老弱病殘來這裡時,這些人已經開始分頭行動,把他們手中的古怪器物放置到房間四周。

其中一位老者走上前,和藹地說道:“我是天文學家周厲,我來問一下你居住在哪個星球。”

接著,周厲按了一下手中的小黑盒,房間中頓時顯現出宇宙群星的影象。

張一行不禁佩服,周厲看似沒有任何靈力,卻能操縱這麼大的圖象,比千機星星象派的石垣強多了。

可是讓張一行驚奇的事情還在後面,周厲在空間中隨手一撥,這些星系影象就轉動起來,而且它們隨著周厲手臂的移動,不斷的擴大縮小,十分靈動。

周厲從中很快找到了藍星位置,然後指著藍星上方的一個點,緩緩向上移動,並不時觀察張一行的反應。

張一行明白,這是讓他指出自己是從哪個星球來的?

很快,周厲的手指就指到張一行熟悉的亂星海位置。

在那裡,只標註著亂星海上明亮的一個星球,那就是亂星海中的太陽,在它左近,有一個暗星系中的星球標註,還有另一個方向上的天魔星也在閃閃發光。

張一行確定自己不會看錯,於是點了點頭。

這些人不禁驚呼,周厲更是激動地大聲說道:“這裡距離藍星有三十億公里,你的飛碟花費了多少時間才能跨越這麼遠的距離?”

另一名穿著白袍的人答話道:“從天勤局當時監測的資料來計算,他要從那個星球到達這裡,最少需要十五年時間。”

他的話語立即招來一片反對的聲音:“笑話,天勤局當時監測他的飛碟速度時,飛碟正處於減速狀態,這些資料怎麼能算飛碟的正常速度。”

“他被微波束武器攻擊以後,飛碟馬上就不見了蹤影,這種逃逸速度,恐怕時速已經超過了千萬裡!”

張一行這才知道攻擊他的那股熱浪原來名叫微波束武器。

不過他對周厲說的這裡距離亂星海有三十億公里有些疑問,因為他去過天魔星,他從圖象上可以看出,億乎這個星球的人所說的‘公里’和張一行他們所說的‘裡’有些不同。

如果要張一行來判斷兩者之間距離的話,這個距離頂多只有十幾億裡的路程。

也就是說,張一行他們所說的‘裡’比周厲說的‘公里’要大上一倍還不止。

也許經過十幾萬年的演變,雖然他們的話語相同,但是所指的事物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因為張一行從一些典籍中發現,人們對於裡的定義一直在發生變化。

最早的典籍上說是‘五鄰為一里’,可是後來又變成了‘二十五鄰為一里’,這其中就有很大的變化。

不知他們現在是如何定義‘裡’這個概念的。

雖然最早定義‘裡’時,是五鄰為一里,可是那時候地廣人稀,鄰居之間相距甚遠,因此最早的‘裡’反倒比他們後來發展出的‘公里’要遠得多。

遺棄之地的人們不斷演變,他們的‘裡’就會越來越短,而修仙之人卻一直沿用幾十萬年前的概念,這才造成現在這種差別。

這只是張一行自己的解釋,至於到底如何,張一行並不確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