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喬洛瞭解完植物工廠內的加溫設施後,難免覺得有些失望,本以為是不是會有更為高階的加溫設施,結果還是自己熟知的。

如果說,在這加溫上,或者降溫上面,也是利用植物的話,這樣子就比較好了,畢竟,這才符合邏輯。

將草圖畫完後,喬洛簡單的在看了一下,時不時的補上幾筆,便將這溫度方面,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記錄以及統計,還有一些自己的猜測與結論。

水!

喬洛開始了對於植物來說,很重要的一點,之前,在農藝閣的人接自己來到藝天帝國的時候,也提過跟水有關的。

那就是自由水與結合水,無論是哪種水,對於植物來說,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所需要的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降水,另外一種是人為控制的供水。

在這植物工廠內,顯然,自然降水並不可能,皆是人為控制的供水。

而供水這一點,跟無土栽培極為相似,都是一種水循環系統,進行定期供水,當然,供水的時間跟量,也會根據外界環境進行調控。

其主要調控的依據就是溫度計與溼度計所反應出來的狀態。

而在這植物工廠內,便是一整套的無土栽培供水系統,不得不說,這高新技術方面,似乎都是離開土壤進行栽植。

無論是無土栽培,還是魚菜共生,亦或者現在所見的植物工廠,似乎都是脫離土壤,獨立自成系統。

這可以說,應該放在一個大的分類中,但,那十一根神龍柱的記憶殘片已經消耗殆盡,那麼也就是說,植物工廠單獨劃分出來了,是否就是在這第十二根神龍柱中呢?

這也是喬洛這麼迫切的想要瞭解並且學習植物工廠的原因,一旦初步的瞭解,那麼,就可以嘗試,去喚醒那第十二跟根神龍柱。

喬洛開始觀察整個植物工廠的水循環系統,也畫了一個草圖。

養分,對於植物工廠來說,對於養分這一點,可以說完全是照搬無土栽培,利用人工新增營養的方式,給作物提供植物所必須的養分。

吸收剩餘的也可以進行回收,再次利用。

並且,水和營養兩個方向,通常都是同步進行的,這也就是說,在植物工廠內,水肥一體。

畢竟,植物吸收養分,就是透過植物的木質部,在藉助水,將養分吸收到體內的。

至於氣體,準確的來說,其實就是二氧化碳與氧氣這兩點。

氧氣就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所需要的,在植物體內,通常都是線粒體這個細胞器運用的。

而二氧化碳,就是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必須產物。

透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最終生成有機物,實現一種碳循環的過程。

在這植物工廠內,如果在夏季,就是藉助通風,因為,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本身就已經完全夠植物吸收利用。

但是在冬季,就會出現二氧化碳缺失的現象,一般都是人為的放入乾冰,或者其它增加二氧化碳的化學品。

最後就是固定物了,植物工廠內所用的固定物,基本都是泡沫浮板。

喬洛將種植著蔬菜的泡沫板掀了起來,植物的根系根本不是生長在土壤裡,而是完全浸泡在營養液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固定物的使用,也可以使用其它固定物,但是不得不說,如果從成本以及實用來說,泡沫板是非常合適的。

至於露天栽培所需要的土壤,土壤的作用是提供營養元素和水分,而營養液除了提供水分,也提供了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包括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及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因此沒有必要使用土壤栽培。

六大因素,喬洛很快就將其分析完了。

喬洛最後的總結就是,如果生產綠葉菜,那麼,理論上來說,綠葉菜可以一直生長,沒有所謂的黑夜。

也就是說,植物工廠內的生產速度,將會是露天栽培的一倍速度,在加上水生栽培,生長速度本身就比露天栽培速度快,再加上這日夜補光,生長週期難免就會變得很短。

透過對工廠內環境的高精度控制,植物的生長在這裡幾乎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因此生長週期速度很快。

其實,對於植物工廠來說,目前在植物大陸上,大概分為兩種型別,一種就是蔬菜生產型植物工廠,另外一種就是植物工廠育苗。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實際生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植物工廠的優點缺點都很明顯,優點就是,一切生產都可以受人為的控制,也就是說,擺脫了靠天吃飯這一說。

就拿簡單的光照來說,如果是露天栽培,今天是晴天,光照很好,也許明天就變成了陰天,光照不好,但這些在植物工廠內都可以很好的控制。

至於缺點,由於植物工廠的先進,因此需要大量的技術指導,如果缺乏技術,那麼可以說,很難做到生產,別說實現盈利,就單單能不能種出來,這都是個問題。

縱使有著這等缺點,但不得不說,它依舊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儘管植物工廠在產量和效率方面優點突出,但存在的問題也同樣明顯,那就是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推廣,這也是為什麼,植物工廠發展了這麼久,都沒有普及的原因所在。

一個一般規模的植物工廠,建成需要一兩萬的天元幣,這還是最低階,面積最小的那種,也就是所謂的低配,可想而知,如果是高配,那麼,需要的成本,又將會是多大。

當然,這個所謂的成本,指的是建設需要的成本,也就是說,建設的成本很為高昂,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同樣的產量,投入的比露天栽培還要少。

這裡的成本,指的是建設的第一步,一次性投入成本,而農業的回報率又比較低,因此,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再加上後期的執行和維護也是一筆花銷,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喬洛將這些心得,再次記錄,並且寫上自己的觀點,這個已然成為喬洛的習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