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武知道自己是個粗人,考慮問題確實不周到,所以直接憨厚表態就好。

“好吧,那就讓小二上菜來,我和你邊吃邊談。”明光見二舅父已經站到了岳母身旁,看樣子食客們都陸續離開了,該忙碌了一上午的酒樓當差的好好吃飯了。

果然他的話音落,岳母就笑著喊人上菜,接著吩咐開來。

很快,二舅父、明光、莊武還有潤兔爹和潤兔叔叔並幾個廚子,就在後院廂房裡把酒言歡起來。

雲霞則和雲霄、潤兔以及表兄弟們在旁邊的房間裡享受美味。尤其是吃過都說好的西瓜雞。

從莊武口中,明光知道了後來的經過。

這位小廖叔叔當時答應了要傳授那幾人廖氏刀法,那幾人才放了莊武。

第二日,他們急切如約前往去求教,結果闖入小廖叔叔自己設定的迷宮陣,在裡面左衝右突卻根本出不來,如困獸般被困了整整三天,直困得精疲力竭,奄奄一息。

最後廖叔叔找人把他們弄出迷宮陣後,狠狠地訓了他們一頓。說他們根本不配習武,連武術的根本精神都沒有吃透,武之不魂,再這樣下去,不但沒有建樹,還可能走火入魔,不得善終。

那幾人清楚的知道,若是廖先生不讓人來救他們出去,他們一定會困死在迷宮陣裡。大概在迷宮裡承受了極度的絕望,他們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正如廖先生所說,強中自有強中手,打不過人家就起殺機,就算當時得逞,以後也會不安的。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那幾人總算真正正視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廖先生又讓他們做了好些事情,逐步打磨他們的心性,直到他認為可以教他們廖記刀法之後,才傳授於他們。

後來那幾個人都學有所成,對廖先生尊敬有加,說沒有廖先生逼得他們懸崖勒馬,就沒有今天的他們。

當然,他們和莊武也冰釋前嫌,幾人還結義為兄弟,都尊稱廖先生為恩公。

明光也跟莊武講了綠豆眼的劣行,氣得莊武立馬站起來,提著拳頭就要去找綠豆眼算賬,被明光攔了下來。

“莊武,他那種人我們不要理會便好。”明光如是說。

莊武整肅身子,端坐著跟明光拱手道謝,謝明光饒過他這個不成器的師弟。

最後莊武喝得大醉,一直笑,一直笑,笑得停不下來……

那天的開業慶典圓滿落下帷幕,很快全城都在談論李家酒樓,對李家酒樓的評價極其高:飯菜味道可口不說,還新鮮奇妙;另外大家都開了眼界,看了舞獅隊表演,也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雅梨園的演出;反正在李家酒樓吃飯,感覺上就跟在家裡一樣舒服自在,不對,比家裡舒服自在,還吃得好。

人家掌櫃的說了,要讓食客覺得賓至如歸,要讓他們感受到最好的服務。

服務這個新詞很快傳遍大街小巷,連賣肉的屠夫都知道了這個詞的意思,嚷嚷著要做好服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總之,李記酒樓成了整個京城食客們的首選。

晚上,酒樓賬房先生和親家老爺,二舅老爺,二東家一起盤點開業當天的營業額時,大呼了不得。因為開業當天能夠持平都算經營有方,一般要到三月左右才開始盈利,賬房先生也算是個老賬房了,自認為活了大半輩子,在李記酒樓開業那天才開了眼。

李記酒樓開業當天定價是優惠定價,大約是平日價格的六成左右,就這樣,當天都實現了盈利,而且盈利還不少。

要照這樣下去,保準賺個盆滿缽滿。

但是令賬房先生更驚訝的還是大小姐雲淡風輕的態度,大小姐說這只是開始,不足提。今後大家好好幹,酒樓發展壯大,賺了很多銀子,她拿出其中的一半,根據功勞大小,給大家分紅。

賺得越多,分得越多,而且她絕不說一句誑語。當場白紙黑字寫了文書,交給賬房先生保管。

大小姐如此做派,深得酒樓上下所有人的誇讚,大家渾身都是幹勁,就差嗷嗷叫著要去為酒樓出力了。一時之間都以在李記酒樓當差為榮。

雲霞很滿意酒樓員工們的積極性,以人為本不能是句空話,有了這些把酒樓當成自己家的員工,酒樓沒有不興旺的道理。

第二日,明光原說要把黃少爺抓過來改造的,因為莊武的事情,暫時延緩了,讓黃少爺還可以再享兩天輕福。

第三日,明光帶著幾個家人一道,跟著莊武去見了那位廖林生。

見面後的當天,明光和家人,還有莊武就幫著廖林生收拾了家中細軟,把他和妻子一併接到了京城,等他們風塵僕僕回京,雲霞和母親見到了這位廖林生先生。

和他聊了一會,雲霞便折服於他的睿智**。這人真的是個大才,可能因為身體不好,不能習武,他就劍走偏鋒,不僅背了海量的武功秘籍,還精通兵法。

若是父親得他做軍師,絕對如虎添翼。但廖先生身體孱弱,到西戎邊關恐怕會不適應。所以雲霞暫時按下了這個念頭,沒有提出來。

以前自己身子弱,得到師孃的調理,恢復神速,看哪天我跟師孃提提,請她也幫這位廖先生調理下,師孃醫術水平了得,八成能讓廖先生身體好起來。

雲霞在心裡做好決定後,找明光談了談自己的想法,明光大贊她說得對,兩人當即商議儘早跟師孃講這個問題。

接來廖先生,最高興的當屬明光,他告訴雲霞說,廖先生的兄長於他有恩,但多年前撒手人寰,讓他想報答都無從報答,現在好了,恩人的弟弟找到了,他也找到了可以回報的人。

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

何況恩人之恩,堪稱滔滔江海之恩。

明光站在煙霞院中間那棵樹下,背著手認真地說。

雲霞笑著對他點頭,這樣的少年,她很是欣賞。

又過了兩天,明光的家人為廖先生騰出一處宅院,廖先生從將軍府搬了出去,在那邊安置下來,自此在京中有了家。而在莊武死纏爛打的請求下,廖先生允了他要當自己長隨的請求。

莊武如願以償,從此隨伺在了恩公身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