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先生和葦杭此時也站在家中灑滿陽光的院子中。吃完早飯,夫人帶著臣杭出去了,他便喚了葦杭來,告訴他上午先給他授課,習武改到下午,葦杭表示沒有意見,於是兩人說笑著往書房走去。

臣杭不在,葦杭也就不用偽裝了,瞬間感覺輕鬆不已。

爹孃辦事一直謹慎,他們考慮到臣杭年幼,怕他在外面不小心說漏嘴,所以臣杭在,葦杭便是一個傻哥哥。

不過,臣杭年齡漸長,說話做事也比較理性,葦杭就跟爹孃提議,是不是可以告訴他一些事情的真相,這樣的話,他便不用偽裝,也不用因欺騙臣杭而覺得對不起他了。

可爹孃斟酌了一下,決定還是再等等才告訴臣杭真相。

葦杭只得尊重爹孃的決定,繼續當好一個只知道吃、睡、練武和呆笑的傻兄。

兩人在書房裡落座後,蕭先生便拿出一卷書,對葦杭說:“今天繼續講《尚書》。這本《尚書》都講了一多半了,杭兒收穫如何?”

“爹,雖然此書難讀,但在爹您的悉心指導下,杭兒認真研讀,越讀越清明,從中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甚感獲益良多。對了,杭兒還把學過的個中名言,都認真記誦多遍,均已能倒背如流。”葦杭睜著發亮的雙眼回答父親。

“杭兒如此聰明用功,自然是能學得深透、紮實,所得頗豐的。甚好!爹希望杭兒能從這部如同津渡的書中瞭解前朝社會的歷史,特別是王室的具體情況,今後在治國理政中予以借鑑,定會大有助力。”蕭先生面露滿意之色,清朗笑言。

“杭兒明白,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提醒自己絕不負爹和大家之厚望!”葦杭大聲對父親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好,那我們就開始吧。”蕭先生和葦杭現在都勁頭蓬旺,意氣風發。

於是蕭先生翻到《君奭》這篇文章,在開講之前向葦杭提問:“上次我講的是《無逸》,杭兒先把內容中的精髓,結合你自己的看法講與爹聽聽吧。”

“好,請爹聽杭兒道來。這篇無逸是周公對成王的訓示,告誡成王不可貪圖安逸享樂,要做盡職盡責的好君王。所以向成王例舉了四位君王,讓其仿效。”

葦杭說完,突然話鋒一轉,對著蕭先生深深鞠了一躬:“爹便如周公一般,對杭兒耳提面命,盡心教誨,杭兒會永遠銘記在心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蕭先生連忙拉他站直:“杭兒不必多禮,爹理應如此,杭兒也理應如是!”

葦杭深邃的黑眸中有點點星光,他回答的聲音雖輕,但氣度不遜:“爹,杭兒會如是的。這四位君王分別是中宗太戌,高宗武丁、祖甲和文王。“

中宗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所以執政能長達七十五年,使商王朝抑敗而興;高宗即位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民間艱苦勞作,即位後勤政無逸,嘉靖殷邦,造就武丁中興;及至祖甲,因其亦有民間生活經歷,即位後保惠於庶民,弗敢侮鰥寡;而文王更是知稼穡之艱難,仁善待民,勤勉為政,在位五十年。

這四位君王堪稱明君,周公用他們做榜樣,教導成王在位時不能放縱自己,不能過分的貪圖安逸享樂。要容得下批評意見,要為萬民的事盡心盡力,方能長治久安……

葦杭一口氣把《無逸》講了個清楚明白,蕭先生聽得頷首微笑。

“爹,這篇訓示杭兒全都熟記於胸了,今後會時時警戒自己。“

蕭先生伸手拍了拍杭兒的肩,因為激動,手有些顫抖,聲音也有些大:“杭兒,爹對你放心,也為你高興!“

他清矍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是有了好的成效,沒有不辜負那麼多人的付出啊!

接下來,他開始講《君奭》。

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召公不說,周公作《君奭》。

唸完這句,蕭先生停頓下來,對葦杭解釋:奭為召公之名,周公稱其為君奭,是對他的尊稱。

葦杭點頭表示明白,蕭先生繼續往下念:

……

公曰:“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勸寧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閎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顛,有若南宮括。”

……

通篇唸完,蕭先生引經據典,開始講解。他指出此篇經文全部都是周公的話,未見召公回覆只言片字,所以可能是周公和召公談話內容,但僅記錄了周公所言,抑或是周公寫給召公的一封書信。

整篇內容涵蓋了幾層意思:一是周公對周王朝取代商王朝的看法,他認為周雖順應天命取代了商,但前景並非一片光明,表示不能以天命自居,而應看我們做得怎樣;其二他再次強調若不能敬畏上天,不愛惜民眾,就可能失去天命;其三是表示順從上天,任用誠信的人為輔佐,上天是不會隨便就收回天命的;其四又指出成湯有伊尹;太甲有保衡;太戊有伊陟、臣扈和巫咸;祖乙有巫賢;武丁有甘盤的協助才能完成天命;其四是提出為什麼文王會受到天命嘉獎,除了自身才德出眾外,還仰仗了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宮括等賢臣的輔佐;最後他說到自己肩負重任,特別需要召公的協助……

總之就是周公勸說召公做賢臣輔助成王,成就偉業。

“爹,周公的勸說應該是有效的,杭兒讀史書時看到過,後來召公在舊都鎬京為周公當了數年後援,幫他化解了不少危機。“葦杭插了一句話。

“杭兒說得很對,聖君手下多賢臣,賢臣多亦能成就聖君。“

葦杭重重地點點頭:“爹,杭兒知道,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

蕭先生笑了:“杭兒已悟得精髓了!切記以後踐行之。“

“爹,杭兒不會忘記的。“葦杭很認真地回答父親。

兩人在對答中繼續研讀完全部內容,其間蕭先生數次提問葦杭,葦杭皆能應答如流,蕭先生甚是滿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