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後,眾仙帶著豐厚戰利品班師回朝。

戰利品主要是域外仙人的法寶財物,殺人放火金腰帶,對修士來說,每進行一場戰爭,就是一次將對方的身家據為己有的過程,跟搶劫其實也沒多大差別。

凡間財物分佈在官府和民間,搶掠起來頗費周章,而對仙域來說,財富就在修士身上,收穫戰利品就輕而易舉。

“國不可一日無君,對仙域來說也是如此。既然仙帝已經為你所殺,你接任仙帝也就順理成章。以你現在的修為、勢力,也沒人敢不服。”

回程路上,飛鴻聖佛跟李曄說起這事,在她看來,這件事容不得拖延。

從本心上講,這也是飛鴻聖佛樂見其成的結果,佛域現在已經李曄的部曲,李曄繼任仙帝,統帶他們就會更加名正言順。

對李曄和佛域僧眾而言,這也是一種正名,之前他們類似於自立的鄉野諸侯,現在大業功成,李曄一旦成為仙帝,他們也就是朝廷正統軍隊。

李曄對此當然沒有反對的道理。

雖說在凡間,礙於李儼的情面,他一直沒有登基,但在仙域之上,李曄斬殺仙帝之後,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礙他名正言順,掌握仙域大權。

不過在此之前,李曄還有些事情得理一理,免得日後有什麼隱患。

回到仙庭,眾修士分山頭“安營紮寨”——主要是給佛域僧眾、妖族修士安排屋宇殿舍,畢竟他們之前在仙庭是沒有居所的。在此期間,妖族修士最是興致高昂,到處攀柱爬牆,跳脫不羈的性子一覽無餘。

安排好駐紮問題後,李曄將飛鴻大士、牛魔王、楊戩,通天教主四名修士,叫到自己下榻的大殿內,開始商議仙域新秩序的構建。

李曄直入主題:“仙帝已死,外敵已除,從今往後,這仙域便是我說了算。在破舊迎新的戰爭中,諸位率領的仙人,皆有不可磨滅的大功,往後自當和睦相處,聽我號令,與我共享仙域。我話說完,誰贊成,誰反對?”

飛鴻大士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隨後便眼觀鼻鼻觀心,作出塵狀。

牛魔王擾擾頭,“妖族與仙庭開戰,是為了不再受仙庭欺壓,重現昔日榮光,再度入主仙庭。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妖族的入主仙庭,就是重返仙庭,而不是成為仙帝,這樣的目標他們還無法實現。牛魔王這麼說,是承認李曄繼位仙帝。對整個妖族來說,李曄成為新的仙帝,也是最好的局面。

楊戩言簡意賅:“我贊成。”

說完,瞥了通天教主一眼,道:“自此之後,你我也不必再相爭。只是不知在教主看來,自己沒有得到仙帝之位,是否甘心?”

通天教主冷哼一聲,表示你別想陰我,我才不會上你的當,“新的局面是我們共同開啟的,只要我們都得到認可,我自然沒有其它奢求。對了,不能再把我軟禁在東浮宮了。”

這個要求提出來,讓眾人都是一陣鬨笑。

李曄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劃分地界,讓你們的人分開居住了,免得彼此生疏。佛域跟仙域也不再各立山頭,統一劃歸仙帝麾下管理。往後,仙域就是各方共融的局面,還希望諸位做好榜樣。”

眾人相視一眼,都起身行禮,“臣等謹遵陛下敕令。”

李曄微微一笑,坦然受了眾人這一禮。

當仁不讓。

三日後,良辰吉日,在紫霄寶殿,仙人們為李曄舉行了登基大典。

各方修士位列兩班,仙妖混雜,釋道不分,皆神色肅穆。他們目光熱切看著龍袍在身的李曄,從他們面前走過,一步步走到御案後,在珠簾後穩穩坐下。

“參見陛下!”

隨著李曄坐定,修士們下拜行禮,山呼萬歲。

李曄緩緩抬起手,目光威嚴,氣勢萬千,淡淡道:“眾卿平生。”

“謝陛下!”

自此,仙域迎來新主。

......

夕陽下,荒漠邊,藥葛羅祿慬回望陽關,神色悲涼。

雄關

雖已殘破,但根骨猶在,無論是高聳如山的城牆,還是鐵筆金鉤的城樓飛簷,在斜陽下依然投放出大片陰影。它沉默無言,卻讓人感到有萬鈞之重。

“可汗,我們還是快走吧,唐朝修士距離我們並不遠,可別叫他們追上來了!”一名萬夫長急切的勸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藥葛羅祿慬眼中流露出極致的痛苦,久久不願離去。

他知道,自己今天從陽關這一走,窮盡此生,都將再無踏進陽關的可能。不僅如此,從這裡殺出來的無敵唐軍,甚至會侵入他的領地,燒殺搶掠,將他的族人帶進地獄。

他的子孫後代,再看到這座雄關的時候,身旁再也不會有千軍萬馬,而只是商隊貨物。他們將對戍邊的大唐甲士敬畏萬分,彎著腰賠著笑臉,繳納入城稅款,接受對方的指手畫腳與檢查。

“不該進這座關城的.......”

藥葛羅祿慬後悔到了極點,眼角有血淚淌下,“原以為進了這座關城,向東就是天國,孰料數十萬勇士身入陽關,卻只能魂歸故里,那裡.......是我們的地獄.......”

抹去臉上的血淚,藥葛羅祿慬轉身投入無邊荒漠。

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將為族人留下一道血淚祖訓:回鶻世代,不可與大唐為敵。

只可惜,這道教訓來的太晚,它已經不能阻擋唐軍西征的步伐。

......

年末,長安大雪。

安王府,李曄在亭臺內溫酒賞雪,身旁除了形影不離的大少司命護衛,就是英武神駿的岐王,一柄摺扇搖得很是起勁。

“歸義軍、羽林軍已經做好西征準備,只待開春之後天氣轉暖,便出西出陽關,直取回鶻老巢。若是不出意外,西域明年就能拿下,此刻你應當志得意滿才是,怎麼我看你還是這般淡然?”

岐王收了摺扇,品一口美酒,怡然自得。

北境諸事了結,除了二十萬駐軍,下面的差事基本屬於文官,岐王沒理由繼續逗留,前不久剛剛班師還朝。

斜坐著的李曄把玩著酒杯,“大軍西征,重要的不是擊敗回鶻,而是重建安西四鎮。這是一個不那麼輕鬆的差事,需要的時間較長,還得有巨量錢財物資來保障。

“飽受戰亂的河西、西北沒有錢糧,朝廷調撥的糧秣輜重,得明年開春才能盡數運送到位。西域諸事繁雜,還有西邊的勢力在侵入,我哪有這麼早就志得意滿的道理?”

此時的西域西境,有強大的喀喇汗王朝,在穆斯林的精神領導下,正在向東發展、征戰。大唐的軍隊要擊敗回鶻或許不難,但要重建安西四鎮,恢復昔日轄地,就不得不跟他們正面對上。

喀拉汗王朝,尤其是它背後的穆斯林,才是李曄必須正視的問題。

釋門撤出天竺後,穆斯林再無強勁對手,眼下氣勢洶洶的向東發展,在碰到大唐之前,已經沒有任何存在能夠阻擋他們。

李曄近來一直在尋思,剩下的天機,是不是就在穆斯林世界中?

就算不全在,至少也是有的。

有天機在的對手,李曄就不能無視。

說起征戰之事,岐王自然有見解,她放下酒杯,開啟摺扇又搖了起來,風度翩翩地說道:“掌控西域,歷來都是一個難題,說到底,彼處距離中樞太遠,軍隊難以大規模出戰,糧秣輜重負擔不起。本朝西征的軍隊,向來都是精簡再精簡,還沒出現過幾十萬大軍西行的。

“而且西域雖然商賈繁多,但糧食卻少,就地取糧無法實現。就算是讓邊軍屯墾,也是杯水車薪,只能解決一小部分糧食所需,主要部分還得靠皇朝貼補。而且一旦發生戰事,朝廷壓力就會更大。這個問題不解決,西域就很難長治久安。”

李曄知道對方說得沒錯。

這個困難,是他必須戰勝的。

如若不然,就算安西四鎮能夠應付雜魚,一旦碰到喀拉汗王朝和它背後強大的穆斯林,戰爭規模浩大,戰事持久,朝廷負擔就會太大。

不過李曄主持軍政這麼久,對此也不是束手無策,他有自己的打算。

飲下杯中酒,李曄悠悠道:“要對付西域勁敵,保證西域不失,甚至是征戰更遠的地方,皇朝其實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

岐王眼前一亮,連忙好奇地問道:“什麼事?”

李曄道:“提升修士力量。”

岐王陷入沉思。

半響,她肅然問道:“你想用修士代替普通將士,在西域組建一支修士大軍?”

李曄點點頭:“不錯。普通將士要靠源源不斷的糧秣輜重補給,但對修士而言,只要裝滿自己的儲物袋,就能滿足一月鏖戰所需的各種物資。而且修士運送補給,運力也大,速度還快。兩相結合,戰爭負擔豈止下降了十倍?”

岐王敏銳地抓住了重點,眉宇間已有肅殺之色:“且不說培養十萬修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僅僅是十萬套修士裝備——法器、丹藥、儲物袋,那都是無法計量的財富!”

說到最後,岐王已經是一臉疑惑、驚疑。

李曄就很淡然,氣定神閒道:“十萬修士不夠,至少也得二十萬才行。而且,修為最弱也要是練氣。”

岐王雙眼瞪得溜圓,“大唐有這麼多財富?”

李曄笑了笑,“為何沒有?你難道忘了仙域之上有多少仙人?那可是仙人境。他們的法器、丹藥從何而來?說到底,材料也是從凡間得到的。天下是仙域的基石,是一切的根本。”

“可那是數千年的積累!”

“所以我沒想在凡間組建一支仙人大軍,只能以練氣修士為主的軍隊而已。”

“這......還是太過匪夷所思,天下當真有這麼多修真資源?”

李曄嘆了口氣,正色道:“我且問你,你這個岐王,府上有多少資財?你做一身衣裳的錢,普通百姓十年也吃不完!天下資源之多,超出你的想象。在凡間,天下一成的權貴,掌握的財富又豈止九成?

“有錢人到底多有錢,普通百姓想象不到,你身為岐王,難道不知?在任何時代,最拔尖的那一成有錢人掌握的財富,都絕對超過天下財富總和的九成九!

“對修真界來說,這九成九的資源,之前都掌握在仙人手裡,被他們拿去用了。現在仙凡隔絕,這些資源就都到了我們手裡。只需要三年五載,我就能用它們裝備二十萬修士!”

岐王驚呆了。

但很快就回過神來。

因為她發現,李曄這番話沒有說錯。

她也是過過苦日子的,小時候朝不保夕,連吃飯都成問題。也知道那些底層百姓,為了衣食住行耗盡了力氣,卻無法滿足所需。

原本她以為這是世道艱難,世間財富不夠,現在她哪裡還能不知道,世道艱難是艱難,但世間財富卻絕對不少。

大唐盛世,路邊或許不再有凍死骨,但朱門酒肉臭的局面,絕對不會有絲毫改變——他們家裡發臭的酒肉只會更多。因為世間財富更多了。

沒了仙域趴在凡間身上吸血,凡間的資源,絕對足夠組建修士大軍。

不,不只是組建修士大軍,長此以往,甚至可以讓天下有修煉資質的人,都能修行!那樣的話,大唐的修飾力量,又豈止是組建一支二十萬的修士大軍?

這時候,岐王猛然想到,之前李曄在種植土豆之前說的話、構建的未來藍圖。

他要天下人人不愁衣食住行,而後讓有修煉資質的人,都能修行,從而建立一個空前強盛的大唐!

這是他建立長安修行學院的初衷,也是讓楚南懷等人遠行去尋找土豆的根本原因。

而現在,隨著長安修行學院的發展,隨著土豆的大規模種植,五年之後,二十萬練氣修士,一定就會在大唐出現!在這個過程中,李曄有充足的時間,採集各種修真資源,打造法器、煉製丹藥。

每一年,每新增一批修士,李曄就能及時裝備、訓練他們。

年復一年,直到五年後......

到了那時,西域再大,也不大了。

想到這裡,岐王看李曄的眼神,充滿了崇拜的火熱光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