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何瑾的要求,李俊不由沉默了下來。他是名武將,情緒比較容易波動,但他同時更懂得剋制。

一時間,房間不由隨著他的沉默,而徹底沉默下來。

朱厚照、朱秀英還有徐光祚、常懷先、張侖,以及劉火兒、端木若愚、陳明達這些人,都目露希冀地等著李俊的回答。

唯獨何瑾,倒有些好以整暇,似乎已猜到了李俊接下來要說什麼:“李都督,我猜你的第一句話,應該不是什麼詞句,而是會先笑幾聲吧?”

沉默的李俊一抬頭,不由疑惑問道:“為什麼?”

“因為無論你想虛張聲勢,還是想掩飾事實。先笑上幾聲,總是會很有氣勢的。萬一,能矇住我呢?”

李俊聞言,真的就附和般笑了一聲,然後搖頭道:“何主事,本都督真是小瞧你了”

“停!”可何瑾卻在他長篇大論之前,打斷了他的話:“你到底說不說吧?假如你說的話,一切都好說,假如你不說”

“假如本都督不說呢?”李俊聞言面色不由一凝,問道。

“那我就繼續想想辦法”何瑾卻手一攤,很沒骨氣地就認了慫。

但就在李俊松了一口氣的時候,他又頗有興致地湊向前,道:“不過,我猜這件事兒的真相,你恐怕也沒準備一直保守下去。”

“哦?”李俊眉頭一蹙,問道:“主事何出此言?”

“因為你派人截殺我了啊,而且當我問你的時候,你回答得很是乾脆。”何瑾眼珠悠悠轉了一輪,帶著一絲睿智,還有幾分得意:“截殺欽差大臣的罪名,可比謊報軍功嚴重多了,可你卻輕易地坦白了實情。”

“如此推論下去,謊報軍功一事,你其實也會坦白的。之所以現在不說,大概你認為時機有些不對,不想壞了嗯,怎麼說呢,就是保國公嘴裡所謂的‘大局’吧。”

一下子,李俊就彷彿被人洞穿了一般,真心感受到了眼前這個少年的厲害。可隨後又一想,他忽然冷汗涔涔,趕緊說道:“何主事,我可還沒承認謊報過軍功!”

“不,你已經承認了”何瑾卻又走回椅子上,仍舊盤起了腿:“假如你們真的沒謊報軍功,如你這樣光明磊落的人,根本不會派人半路截殺威嚇我。而且,在我提問的時候,也會當即就否認掉了。”

說完這句,他就看了一眼端木若愚,道:“若愚,給李都督搬張椅子,他應該想坐下來聊”

端木若愚當即搬了張椅子,李俊也沒堅持,甚至還有些匆忙地坐了下來,神色都有些恍惚:“何主事,你今年真的才十五歲?”

這個問題,何瑾表示他不想回答。於是,他傲嬌地給了李俊一個眼神兒,讓他自己去體會。

可惜,李俊顯然誤會了何瑾的意思,悵然一笑後,道:“古有甘羅十二歲拜相,宋時也有不少神童。可我李某人從來不相信那些,總覺得就算少時了了,大時也未佳。”

“畢竟有些事情和人性,總是需要經歷和磨鍊才能感悟和融會貫通。而事實也證明,那些小時聰慧之人,大時並未有什麼成就,他們太過自恃”

正說得盡興,李俊忽然聽到有人在打哈欠。抬頭一看,何瑾一副沒興趣的模樣,提醒他道:“李都督,你是位武將。”

李俊頓時有些鬱悶,還有點想揍人:武將怎麼了?武將就不能多一點感傷、一點憂鬱和一點思考了,你這是偏見好不?

“何主事,謊報軍功一事,你其實已知道結果了。”回到正題,李俊不由有些困惑:“難道非要讓本都督證明,好讓你毀了這寧夏一線?”

可這時候,何瑾真的已沒耐心了,忍不住有些譏諷道:“聽你的意思,好像寧夏一線繼續讓你們這些酒囊飯袋嗯,外加你這個貌似悲天憫懷、實則腹無一策的武官折騰,就能有救一樣。”

李俊聞言,剛毅的面上不由閃過一絲怒氣。

可何瑾卻又一擺手,道:“半年的時間,你們要能幹成點事兒,早就辦成了。一個個身陷局中不自知,還老擺一副拼命努力的模樣,真是讓人感到噁心!”

“陛下在京城宵衣旰食,耗盡京儲為你們籌備軍費,是讓你們來驅逐韃靼、守禦邊關,不是讓你們來秀下限的。”

越說越惡毒,越說越譏諷。

李俊沒有想到,眼前這位他剛還有了一點好印象的少年,挖苦起人來竟如此厲害。整整一炷香的時間,都不帶一個髒字兒,而且看樣子還能不重複地繼續下去。

“住口!你以為我們願意謊報軍功?要不是為了籠絡軍心士氣,我們豈會上了那個閹人的船,導致現在騎虎難下!”

李俊猛然起身,憋不住的他猶如一頭獅子,面色猙獰扭曲。

可剛咆哮完這一句,他忽然便看到何瑾嘴角似揚非揚,眼神兒裡充滿戲謔:“哦原來是中官監軍苗逵,率先提議的啊。”

聽李俊提起這人,何瑾也一下有印象了:這個苗逵在歷史上的確留下過一筆,就是曾在成化、弘治兩朝,領兵出征或作為監軍為國征戰。

後來好像還建議過弘治皇帝,主動出兵攻打韃靼,但遭到了劉健、劉大夏的強烈勸阻,弘治皇帝才作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具體這人是位忠君愛國的太監,還是一個貪功好名的閹官,何瑾並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明朝好像有很多太監願意幹這種事兒。

事實上換成自己,何瑾也願意幹。

畢竟,出兵打贏了就是監軍有功,一旦打輸了,也不用承擔什麼責任。最主要的是,自己也不用親自上陣拼殺,何樂而不為呢?

“李都督,既然都說出苗逵了,那藏著掖著也沒意義了,不如一塊兒說了吧?”何瑾又撓了撓屁股,道:“雖然我已知道了結果,但過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時李俊頹然地坐在了椅子上,徹底敗給了何瑾,苦笑一聲道:“好,既然何主事想知道,本都督傾囊相告也無妨。”

“事實上,我等大軍自出征之時,中途便一直有士卒逃亡。哪怕到了固原城,兵士亦毫無戰心。與韃靼鐵騎交戰幾番後,更是士氣低落,畏敵如虎。”

說著,李俊好像就陷入了回憶,繼續道:“七月那次,小王子和火篩部落劫掠已畢,按照保國公的軍令,我等兵分五路,不過想著尾銜伺機追殺一番。”

“可想不到,苗逵那一路竟然走了狗屎運,真追上了火篩一支小部隊。斬殺了三名火篩騎兵,繳獲了牛羊數千頭”

聽到這裡,朱厚照不由雙眼一亮,道:“這是好事兒啊!”

然而,李俊卻一臉的痛苦,不堪回憶般言道:“但苗逵竟連招呼都沒打,直接向朝廷奏功!隨後右都御史史琳不明真相,也擅作主張,上了一封請功奏報!”

這時候,朱厚照還沒聽懂,怔怔問道:“他們上奏章就上唄,怎麼一下就成了大捷,請賞之人多達數萬人?”

“因為,苗逵上奏章的時候,當然不能只給自己一人請功,自然要加幾個部將。而到了史琳那裡的時候,又進一分添油加醋”

何瑾卻明白李俊的意思,沉著臉解釋道:“而到了這個時候,事情就不受控制了。保國公和其他勳貴武官們,要麼一起謊報軍功,要麼就任由士氣繼續低落下去,乃至還有可能全軍譁變。”

“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將錯就錯、隱瞞朝廷。生生將一次小小的遭遇戰,誇大成了一場大捷!”

我不是佞臣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