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瑾,你可真是幹了件好事兒!”起身的弘治皇帝驀然言道,神情還是激動不已。

蕭敬這就冷笑了,一揮手,登時便有幾個廠衛,拎起何瑾往外拖哼,小子,瞧把陛下都氣成啥樣兒了,都反諷你了!

可不料,弘治皇帝一見這情形,不由更加激動起來,拍著梳妝檯吼道“你們這是幹什麼!”

蕭敬一下就傻眼了陛,陛下,不是要把他拖出去糟蹋了嗎?您,您剛才難道不是反諷?

而且,不僅蕭敬看不懂,就連張皇後和朱厚照也不明白了平日穩重內斂的弘治皇帝,怎麼這會兒嗯,跟個精神病一樣,一驚一乍的?

只有何瑾知道,自己剛才那一番話當中,提到了一個關鍵點大明朝缺銅!

銅這種金屬,在他那個時代或許不算什麼。可在封建王朝,銅除了作為一種金屬的用途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鑄幣!

可歷史車輪滾到了明代的時候,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卻十分混亂按照律法來說,大明官方允許流通的貨幣,只有大明寶鈔這一種紙幣。

但事實上,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除了寶鈔之外,還有銅錢和金銀。

何故?

就是因為大明朝缺銅,構建不起一個穩定的銅本位貨幣體系。而貨幣體系的混亂,自然大大阻礙了一個王朝的富庶發展。

尤其到了弘治年,經歷前面那些個皇帝濫發紙幣,造成了大明寶鈔的極度貶值,已不復信用貨幣的作用。

如此就逼得弘治皇帝,在歷史上的兩年後,開始重新鑄造銅幣,打算恢復明朝的貨幣體系。又因為大明朝缺銅的困境,使得他的努力,只在一年後就化為了泡影。

現在這個時候,弘治皇帝自然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憂心如焚之餘,又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朝的寶鈔淪為廢紙。

故而,聞聽何瑾的一番話,他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何,何卿家,你竟然已想到了這些?就,就是為了緩解我朝寶鈔濫發的困境,才想到了製造這玻璃鏡?”

“自是如此!”何瑾頓時一臉的委屈,道“否則,微臣聖人子弟,堂堂七尺男兒,豈會弄這麼個婦人才用的鬼東西?”

這話一出口,弘治皇帝不由看著地上,被摔碎的玻璃鏡,面色慚愧不已,感覺自己就是個混蛋啊!

地上碎的哪裡是玻璃,而是人家何瑾的一片赤誠報國之心啊!

“何,何千戶,怎麼這麼一塊玻璃鏡,就扯到我朝寶鈔之事上了?”但直到這個時候,張皇後還是一頭霧水。

她可不是那種不懂就得過且過的愚笨婦人,心中有疑惑,自然問了出來。

“皇后娘娘,大明寶鈔對應的,其實就是我朝的銅錢。可我朝又沒有那麼多的銅錢,百姓自然就不認大明寶鈔了。故而,民間交易不是採用銅錢,就是用金銀,甚至有些鄉里寧願以物易物。”

“這些本宮懂。”張皇後點頭,催促道“你繼續”

“要想重新確立大明寶鈔的信用,使得商貿加快流通,造福百姓,自然需要恢復朝廷銅錢的儲量。可開採銅料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勞民傷財,當然比不上回收民間的銅料,重新熔鑄。”

“而民間的銅料都用於了什麼?”說到這裡,何瑾不由笑了起來,道“臣不敢說七八成,至少六成都用在了這銅鏡上。”

“皇后娘娘想想,尋常百姓娶個老婆,能沒有個銅鏡?整日讓老婆對著水盆梳妝打扮,這樣的人家誰會嫁?”

“所以,銅鏡對於百姓來說,幾乎就是剛需,每家每戶都不可能沒有的。”

這時候,何瑾便撿起一片玻璃鏡,道“可微臣弄出了這等無色鍍鉛的玻璃鏡,清晰度是銅鏡的百倍,而且造價還比銅鏡便宜很多。有了這玻璃鏡,百姓們還留著銅鏡那破玩意兒幹啥?”

聽到這裡,張皇後不由恍然大悟,接著何瑾的話道“如此一來,朝廷就可以用低價回收銅鏡,重新熔鑄成幣。只要百姓手裡的大明寶鈔,能兌換足量的銅錢,他們也就會重新相信大明寶鈔!”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何瑾點點頭,不由對張皇後刮目相看雖然她理解得還是很粗淺,但這對於一個毫無經濟學基礎的明代婦人來說,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怪不得,人家是獨受後宮三千恩寵於一身,還把弘治皇帝治得服服帖帖的皇后呢。

而聞聽這等好消息的弘治皇帝,更是內心火熱無比。

忍不住在殿中踱步起來,越是看何瑾,越是覺得嗯,自己怎麼就沒堅定意志,把康寧公主嫁給他呢!

如此芝蘭玉樹,自然要栽在自家庭院裡,才安心爽心嘛。

可下一瞬,弘治皇帝笑著的臉忽然凝固了,劍一般的目光陡然刺向何瑾,又沉聲問道“那征討韃靼一事,你又作何解釋!”

這時候,弘治皇帝心中是已千肯萬肯,讓何瑾搞玻璃鏡的生意了。甚至,不搞他都不答應。

但是!教唆太子窮兵黷武,滿腦子想著輕啟戰端一事,也決不能輕饒。否則,大明朝贏在了現在,輸在了未來,又怎麼能行?

然而,他這話一落,朱厚照就跟看白痴一樣看向弘治皇帝,道“父皇,今夜怎麼喜怒無常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征討韃靼那般重大之事,怎能聽風就是雨?”

被自己十一歲的兒子給教訓,弘治皇帝簡直鼻子都快氣歪了。

可生氣的同時,他又忍不住欣慰兒子最近果然進步很大啊剛才的一番話,都扯上《孫子兵法》了!

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弘治皇帝不由耐下了怒火,冷笑道“哼,自己親口說的,參與這玻璃鏡的生意,為的是日後征討韃靼,難道朕還冤枉了你不成?”

“當然沒冤枉,事實上,兒臣就是這樣想的!”

一聽這個話題,朱厚照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了起來“韃靼蒙元餘孽,犯我邊界,掠我子民,這等心腹之患,豈能不除?”

可剛說完這句,他面色又消沉了幾分,鬱郁道“然兒臣更知道,攘除異族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拍腦袋就能搞定的。”

“唯有未雨綢繆、念念不忘,學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方能待時機成熟時,舉全朝之力,奮先祖之餘烈,一掃異族邊患,揚大明威蕩四海之名!”

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落下,坤寧宮裡頓時一片寂靜。

弘治皇帝屏著呼吸,不可置信的看著朱厚照自己的兒子太優秀了!

僅僅兩個月前,他的期望還只是朱厚照能讀點書,不讓自己那麼操心就行。可現在朱厚照非但學業大進,而且心智竟極為成熟,道理明白通徹!

韃靼小王子一事,弘治皇帝哪裡不知道,必須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可正如朱厚照所說,戰爭可是家國大事,豈能隨意輕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最怕的,無非就是朱厚照孟浪無謀,一拍腦袋葬送大明王朝。可現在,朱厚照非但明白這些道理,還時時刻刻想著掃除邊患、揚大明之威

實在是太讓當爹的欣慰了。

毫無疑問,這些改變都是何瑾陪讀後才發生的——這都是何瑾教得好啊!

一想到這裡,向來內斂沉穩的弘治皇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悅,哈哈大笑起來“照兒,真乃朕之麒麟子!何卿家,你可真是幹了件好事兒!”

這一下,蕭敬可不敢揮手了——傻子都聽得出來,這次是弘治皇帝在由衷誇讚。

可就在他將羨慕欣慰的眼神兒,看向何瑾的時候,卻愕然發現這小子,竟然又恢復了那一臉羞澀的模樣,手指還來回搓呀搓的。

那意思分明是在說陛下,你別光說不練啊,來點兒實際的行不?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