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安陽城便四門緊閉,知府大人下令全城戒嚴,衙役官兵一起出動。

正當百姓們疑神疑鬼,以為要發生什麼大事兒的時候,府衙那裡又貼出了告示,言只是為了籌備院試、整頓治安。

院試乃小三關當中,最重要的一關。在全民科舉狂歡的明代,百姓雖然覺得治安跟科舉沒啥太大的關係,但對此也算見怪不怪了。

一切,為了科舉讓路嘛不出城就不出城唄,反正城外也沒啥好的。

就這樣,真正的焦點被成功轉移。城裡負責打探訊息的白蓮教匪們,一點風吹草動都沒發覺。

而孟文達、朱聞明和劉能三人,則當即安排了人手,將城內外所有交通要道,全都嚴密佈防,搜查一切可疑人等,避免白蓮教徒逃脫。

待探明一處邪教巢穴後,大軍當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剿殺。

當巢穴當中的邪教逆匪們還一無所知時,錦衣衛和官軍便已蜂擁而入,殘酷的殺戮同時展開。

待他們想到要逃時,才發現外面早就被捕快、民壯們團團圍住,就等著他們這些漏網之魚。

就這樣,搗毀一處便更得一處的詳細情報。來不及銷燬的資料、書信,都落入了錦衣衛手中,可謂是以點帶面、由線成片。

按圖索驥下,邪教巢穴就跟黑夜裡的螢火蟲一樣顯眼,如白撿的功勞般唾手可得。劉能這幾天殺得大呼過癮,朱聞明更是連做夢,都忍不住要笑出來

至於孟文達則高屋建瓴,在彰德府突剿邪教巢穴有了成績後,當即上報了朝廷。

朝廷的反應也很是及時,當即命各地錦衣衛以‘孟文達模式’為樣板,開展大規模的剿匪平亂活動。

信件就在錦衣衛的快馬下,迅速的傳遞著。由彰德府開始向四方擴散,戰鬥的喊殺聲,也籠罩了小半個大明江山。

各地邪教的壇口、巢穴、聯絡站,迅速被搗毀,該殺的殺,該抓的抓。曾經隱藏在大明肌膚底層的禍害,這次被來了一次大清洗。

雖說不可能徹底根除,但邪教猖獗的勢頭兒卻被有效遏制,大明的威儀又得以展現。數年之內,大規模邪教生事作亂什麼的,應當是不會發生了。

捷報傳至西暖閣,弘治皇帝不由龍顏大悅,拿著一封彙總的奏摺笑道“各省一同行動,圍剿邪教逆匪,搗毀邪教巢穴、暗點共計一千六百餘處,一舉擊斃邪教亂匪三千人,俘虜更有十萬眾,繳獲頗豐”

“那小子,真乃朕的一員福將!”

又拿起孟文達最初的密奏,弘治皇帝不由更加開懷“眾多錦衣衛查訪數月,都毫無頭緒,一無所獲。他可倒好,直接被白蓮教匪給抓了,結果還巧施妙計,攪得逆匪巢訌,一舉開啟了局面!”

“身處龍潭虎穴,臨危不亂,還能反敗為勝,那小子的確乃非常人也。”身為河南老鄉的劉健捋須,顯得很是驕傲。

“尤其他還調衡了一方知府和衛所千戶,文武齊心,三方協力才取得這般戰果。這手段,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來說,當真不凡!”李東陽也暗暗點頭,不吝溢美之詞。

“更難得的是,這小子早就看透了邪教蠱惑百姓的本質。又奇思妙想,模糊了白蓮教徒的身份,才使得我等可行懷柔之策,避免了一場殺戮動盪。”謝遷上前,衷心地說了一句“這小子,有社稷之才啊!”

不料,聽聞三位大學士如此稱讚何瑾後,弘治皇帝的面色,卻漸漸地凝重了起來這樣的一個人物兒,到底該如何妥善培養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次何瑾前來,弘治皇帝便看出了他的不凡。

那時的想法兒,便是等何瑾考了秀才功名後,以選拔貢生的名義,將他弄到京城來,陪太子朱厚照讀書。

可現在,這想法兒當然更加強烈了!

很明顯,一次獻策只能說明何瑾頭腦不凡,智計超絕。可這次圍剿邪教一事,他雖未直接出面,可最難的開頭兒都是他謀劃籌備的,並且還辦得漂漂亮亮,使得朝廷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這小子,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是敢想事兒、還能辦成事兒的英才啊!

“父皇,何百戶此番之所以被白蓮邪教挾持,目的竟是為了兒臣的腰牌?如此說來,這一場剿滅邪教的勝利,也有兒臣的一份功勞?”

就在弘治皇帝想著事情的時候,朱厚照忍耐不住了。神奇的腦迴路,讓他說出了這番驚奇邏輯的話。

弘治皇帝劍一般的目光,頓時便向朱厚照刺了過去。這時候,他忽然有點明白,長坂坡後劉備為何要摔阿斗了。

“胡鬧!東宮腰牌,那是何等重要的事物,你怎能隨意便給了那小子!”

氣怒攻心的弘治皇帝,不由一拍御案,喝道“若非何瑾他福大命大,你那塊腰牌豈非害死了他!還說什麼功勞,朕還沒罰你都是好的!”

朱厚照驟然嚇得一哆嗦,懦懦地不敢再吭一聲。而看著自己傻兒子的弘治皇帝,越發覺得要儘快將何瑾弄到宮裡了。

畢竟上次何瑾前來,朱厚照在他的教導下,竟略略明白了‘兵者,國家大事’的道理——這等事兒,可是學貫古今、名滿天下的碩儒們,都沒有辦到過的!

自己如今身體愈加不堪,大明朝的一切希望,就寄託在儲君身上。天下的anbg,日後將集於朱厚照一身,萬千的臣民,生死榮辱也只維繫於他一人。

為大明朝儘快培養出一位合格的人君,才是最最重要之事啊!

心思激盪下,弘治皇帝顧不上多想,便開口問道“河南提學道何時,才能按臨彰德府院試?”

“依照行程安排,大概得三個月後。”劉健翻了翻奏報,推算後回道。

“太慢了。”弘治皇帝搖了搖頭,眯了一下眼睛後,又豁然睜開道“傳旨,調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王華,為河南按察副使,提學河南。首站便於彰德府院試,且院試後開設恩貢,推選才學兼優之士,入國子監進學!”

三位大學士一聽這旨意,縱然久歷宦海,內心已波濤不驚。可驟然間,面色還是止不住微微一變。

要知道,國子監乃全國學院最高首府。入學之人,除卻恩蔭的官宦子弟外,剩下無不是一省一府的英才。

更重要的是,此番為將何瑾弄入國子監,弘治皇帝還用了‘恩貢’的名義。

恩貢,是歲貢規制外的一種特例。

提學道可考選省內的生員,擇最優者推選入國子監,一省不過數名。並且,與其他貢生一樣,恩貢者經廷試後,便有了做官的資格!

如此恩遇,如此迫不及待,可見弘治皇帝對何瑾是如何在意。

“陛下,若要走恩貢一途,可是很需文章功底的。那小子辦事兒的確漂亮,可文章制藝,我等都尚未不知”

劉健不由蹙了蹙眉,道出了這個擔憂。

可不料,弘治皇帝卻根本沒接這個茬,而是自顧自地繼續說道“入國子監後,朕便可下旨調他為太子伴讀。三位皆有教導太子的職責,如此,他也便在三位的教導之下”

讓我們三人教導他?

三位內閣大學士聞言,不由對視了一眼這什麼意思,薪火相傳,以老帶小嗎?陛下,你真不覺得我們三個老骨頭,還能再堅持十幾年嗎?

“父皇,何百戶以後要陪兒臣讀書了?”毫無疑問,朱厚照此時乃暖閣裡最高興的人嗯,就那麼一次相見,他便覺得與何瑾情定了一生,日思夜想。

“嗯,既然有人陪你讀書,肯定不會那麼枯燥了。”

看著朱厚照這幅歡天喜地的模樣,弘治皇帝不由也笑了起來,道“那等他來了後,你就每日多學半個時辰吧。”

“啊!”朱厚照瞬間,面若考妣。

明媚的陽光下,這個十一歲的少年,第一次品嚐到了‘痛並快樂’的複雜滋味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