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和齊泰準備動手了,但他們在目標的確定上起了爭論,齊泰認為先拿燕王開刀為好,而黃子澄卻認為,應該先剪除其他各王,除掉燕王的羽翼,然後再對燕王動手。

我們今天回頭來看這兩個計劃,似乎都有道理。後人評價時往往認為齊泰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我看來,這樣的論斷似乎有成王敗寇之嫌;黃子澄的計劃是有其合理性的,畢竟先挑弱者下手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這是一盤決定天下命運的棋局,對弈的雙方是朱允炆和朱棣,現在身為皇帝的朱允炆猜到了先手,他在棋盤上下出了自己的第一著。

先著

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在朱允炆看來,他將是朱棣的有力助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成了最早被清除的人。奉命執行這項任務的就是我們之前介紹過多次的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事實證明,這位仁兄打仗可能不在行,抓人還是有一套的。他突調大軍奔赴河南周王府,把周王的老婆孩子加上他本人一股腦兒押到京城,朱允炆對他的這位叔叔並不客氣,把他從國家一級幹部直接貶為老百姓,並遷至雲南。當時的雲南旅遊資源還沒有充分開發,算是半原始狀態的荒蕪之地,周王就被放到這個地方去當人猿泰山了。

此時,建文帝才登基一個月。但他顯然沒有到新單位上班的羞澀和謙虛,開始收拾起他的那些叔叔們。周王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而且周王很快就會發現與後來者的遭遇相比,去雲南旅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同年十二月,有人告發代王朱桂“貪虐殘暴”,建文帝表現出了強烈的正義感,毅然履行了皇叔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律原則,把他的叔叔遷至蜀地看管起來。

第二年五月,建文帝又一次大義滅親,以“不法事”罪名將岷王朱楩逮捕,並貶成老百姓。說到底,這個“不法事”是個什麼事也沒說清楚,和那句著名的“莫須有”有一拼。這樣看來,在歷史上,要整人實在不需要找太多理由。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建文帝又以破壞金融罪——私印鈔票,對湘王朱柏下手了,其實那個時代的鈔票本來就沒有什麼計劃可言,亂印最多的就是建文帝本人。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隨後朝廷就派使臣至湘王封地去抓人,他們以為這次會像以往一樣順利,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湘王朱柏不愧是朱元璋的子孫,甚有骨氣。他在得知有人要來抓他的訊息後,笑著對自己的手下說:“我親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手下獲罪的大臣都不願受辱,自殺而死,我是高皇帝的兒子,怎麼能夠為了求一條活路而被獄吏侮辱!”

他沒有開門迎接使臣,而是把老婆孩子都召集起來,緊閉宮門,自焚而死。

這樣的慘劇,並沒有阻止建文帝的行動步伐,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又連續抓獲了齊王朱榑和代王朱桂,此二人皆被廢為庶人。

真是幹淨利落,毫不留情!到了這個地步,就是傻瓜也知道建文帝想幹什麼了。

大家可能會奇怪,為什麼這些藩王們毫不反抗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他們並沒有燕王那樣的反抗資本,而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反抗的理由。

在那個時代,皇帝是最高的統治者,所有的藩王都是他的屬下,別說你是皇帝的叔叔,就算你是他爺爺,只要他是皇帝,你也得聽他的。說句難聽點的話,削藩問罪還是客氣的,算是給足了面子,如果藩王不服氣明著來的話,自然也有大刀大棍伺候。

至此,建文帝已經完全違反了他自己向朱元璋做出的承諾,什麼以德服人都被丟到九霄雲外,他就像是一個剛上擂臺的拳擊手,疾風暴雨般揮出一輪王八拳,看似痛快凌厲,效果卻有限。

這是一場殘酷的政治鬥爭,也是一場拳賽。

天真的朱允炆不知道他要參加的這場拳賽並不是三個回合的業餘賽,而是十二個回合的職業賽。在這樣的比賽中,想要亂拳打死老師傅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獲得勝利的關鍵在於隱忍的耐心和準確的判斷。

朱允炆搶到了先手,卻沒有搶到先機。

朱棣即將做出自己的應對。

應對

建文帝就要找上門了,這下子由不得朱棣了,要麼造反,要麼像他的那些兄弟們一樣被幹掉。此時的朱棣可謂處境艱難,他比當年的朱重八還不如。朱重八就算不去造反,還可以逃出寺廟,去當盲流,混碗飯吃,可是朱棣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天下是朱允炆的,他還能逃到哪裡去呢?

道衍抓住了眼前的這個時機,繼續向朱棣推銷他的造反理論。對於這一點,朱棣是早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這位仁兄不說這些大逆不道的話,那才叫奇怪。以往朱棣對這些話還可以一笑置之,因為他很清楚,造反不是吃夜宵,說幹就能幹的。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和尚身無長物、一無所有,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造反事業,可是自己是藩王,和這些窮光蛋有天壤之別,怎麼可能被這些人拖下水?

但是到現在他才發現,如果放縱這個侄子搞下去,自己會變得連窮和尚也做不了。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準備工作,他招募大批強壯士兵為衛軍,並進行軍事訓練,地點就在自己的王府之內。所謂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要想造反,拿著木棍農具是不行的,這就需要大量的兵器,打造兵器的動靜很大,而當時又沒有隔音設備。朱棣在這個問題上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周圍豎起圍牆,並在附近開辦了多個養雞場,就這樣,地下室裡叮叮噹噹地敲個不停,外面的人一點也聽不見。

此外,朱棣還吸取歷來農民起義戰爭中的先進經驗,虛心向農民兄弟學習,即在造反前要搞點封建迷信、遠古傳說之類的東西。為此他招募了一大批特殊人士。這些人被稱為異人術士,其實就是街上算命占卜的那些人,他把這些人搞來無非是為了給自己壯膽,順便做做宣傳工作,但他本人也不會想到,這一舉措在後來竟然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步步進逼

建文帝在解決其他藩王的時候,眼睛卻始終看著朱棣,因為他也清楚,這個人才是他最為可怕的對手。為了削減朱棣的實力,他先派工部侍郎張昺接任了北平市市長的職務,然後任命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掌握了北平的軍事控制權。之後他還派宋忠(此名極不吉利)率兵三萬,鎮守屯平、山海關一帶,隨時準備動手。

刀已經架到脖子上了,朱棣似乎成為了板上魚肉,在很多人看來,他只能束手就擒了。

然而就在此時,朱棣卻做出了一件別人想不到的事情。

按照規定,建文帝登基後,藩王應入朝覲見皇帝,由於當時局勢十分緊張,很多人都認為朱棣不敢如期拜見新皇帝,但大家萬萬沒有想到,他不但來了,還幹出了驚人之舉。

建文元年(1399)三月份,燕王入朝參拜新君。按說來到別人的地盤就老實點吧,可這位仁兄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可見朱棣囂張到了何種地步。

朱棣的無禮舉動引起了群臣的憤怒,戶部侍郎卓敬多次上奏,要求就地解決朱棣,建文帝竟然以燕王是自己的至親為由拒絕了這一正確提議。卓敬氣得跳腳,大叫起來:“楊堅、楊廣兩人難道不是父子嗎?”

但建文帝仍然拒絕了他的提議。

朱棣就這樣在京城逛了一圈,風風光光地回了北平。而齊泰和黃子澄竟然結結實實當了一回看客,平日在地圖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所謂謀略家就是這樣的水平。

當然,建文帝手下並非都是一些如齊泰、黃子澄之類的人,事實證明,他還是有許多得力部下的。

成功的策反

在這場鬥爭中,建文帝並非不堪一擊,他也使用了很多權謀手段,特別是在地下工作方面,可謂卓有成效。

建文元年初,朱棣派長史葛誠進京城朝見皇帝,其實這個葛誠也是個間諜,他的真實目的是打探訊息,但朱棣萬沒有想到的是,此人竟然被策反了,而策反葛誠的正是皇帝本人。

葛誠一到,建文帝便放下架子,以九五之尊對葛誠禮遇有加,估計也親切地詢問了他的家庭收入情況並鼓勵他好好工作之類。葛誠十分感動,皇帝竟然如此看重自己!他一時頭熱,就主動交代了燕王朱棣的種種不法行為和自己的間諜身份。然後他光榮地接受了建文帝地下工作者的稱號,表示回去後一定努力工作,並及時做好情報信息傳遞工作,爭取早日將燕王等人一網打盡。

一顆釘子就這樣紮下了。

如果說葛誠是一個小間諜,那麼下面要介紹的這位就是超級間諜,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此人並不知道自己做了間諜。

這個人就是朱棣的老婆、大將軍徐達的女兒。

將門往往無虎子,如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都是如此。但事情總有例外,徐達之子徐輝祖就是一個例外。他雖然出身名門,卻從不引以為傲,為人謙虛謹慎,熟知兵法,而且效忠於建文帝。

他利用裙帶關係,走夫人路線,在與他的妹妹聊天時瞭解到了很多妹夫朱棣學習工作的情況,並通報給了一直以來都對朱棣關懷備至的朱允炆。

就這樣,朱棣的很多絕密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到了朱允炆的耳中。

其實在這條戰線上,朱棣的工作也毫不遜色。他的情報來源比較特殊,主要是由朱允炆身邊的宦官提供的。朱元璋曾經嚴令不允許太監干政,作為正統繼承人的朱允炆對此自然奉為金科玉律,在他手下的太監個個勞累無比又地位極低,其實太監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傾向,他們對朱允炆十分不滿卻又無處訴苦。

正在此時,救世主朱棣出現了,他不但積極結交宮中宦官,還不斷送禮給這些誰也瞧不起的人,於是一時之間,燕王慈愛之名在宦官之中流傳開來,大家都甘心為燕王效力。

朱允炆從來沒有正眼看過這些他認為很低賤的人,但他想不到的是,就是這些低賤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場鬥爭的勝負。

除了這些太監之外,朱棣還和朝中的兩個人有著十分秘密的關係,此二人可以說是他的王牌間諜,當然不到關鍵時刻,朱棣是不會用上這張王牌的,他要等待最後的時刻到來。

黃子澄的致命錯誤

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後,就向朝廷告病,過了一段時間,病越生越重,居然成了病危。這場病並不是突發的,而是醞釀了相當長的時間。因為在即將到來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五月,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禮制朱棣應該自己前去京城,但朱棣敏銳地感覺到如果這次再去,可能就回不來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於是他派長子朱高熾及另外兩個兒子朱高煦、朱高燧代他祭拜。一下子派出三個兒子,除了表示自己重視此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告訴朝廷,自己沒有異心。

朱棣這次可算是打錯了算盤,當時的形勢已經很明了,朱允炆擺明了就是要搞掉藩王,此時把自己的兒子派入京城,簡直就是送去的人質。

果然,朱高熾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書齊泰就勸建文帝立刻將此三人扣為人質。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誰知黃子澄竟然認為這樣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人送還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以麻痺燕王。

真正是豈有此理!五六個藩王已經被處理掉,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連路上的叫花子都知道朝廷要向燕王動手,黃子澄的臉上簡直已經寫上了削藩兩個字,居然還要掩耳盜鈴!書生辦事,真正是不知所謂。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時魏國公徐輝祖出來說話了。按親戚關係算,這三個人都是他的外甥,他看著此三人長大,十分瞭解他們的品行,他對朱允炆進言,絕對不能放這三個人回去,因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為人質,而且都身負大才,如若放虎歸山,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看來,徐輝祖的算命水平已經接近了專業水準,他的預言在不久之後就得到了證實,但更神的還在後頭。

緊接著,徐輝祖特別說到了朱高煦這個人。他告訴朱允炆,在他這三個外甥中,朱高煦最為勇猛過人也最為無賴,他不但不會忠於陛下,也不會忠於他的父親。

不能不服啊,徐輝祖的這一卦居然算到了二十多年後,準確率達到百分之百,遠遠超過了天氣預報。

可是決定權在建文帝手中,他最後做出決定,放走了朱高熾三兄弟。

如果朱允炆知道在後來的那場戰爭中朱高煦起了多大的作用,他一定會為自己做出的這個決定去找個地方一頭撞死。也正是為此,他後來才會哀嘆:悔不用輝祖之言!

可惜,後悔和如果這兩個詞在歷史中從來就沒有市場。

遠在北平的朱棣本來已經為自己的輕率行動後悔,沒想到三個兒子毫髮無損地回來了,好吃好住,似乎還胖了不少。朱棣高興得從床上跳了起來,大叫道:“我們父子能夠重聚,這是上天幫助我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幫助他的正是他的對手朱允炆。

精神病人朱棣

朱棣明白,該來的遲早會來,躲是躲不過了,皇位去爭取不一定會有,但不爭取就一定沒有。而且現在也沒有別的退路了,朱允炆註定不會放過自己,不是天子之路,就是死路!

拼一拼吧!

不過朱棣仍然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時間。造反不是去野營,十幾萬人的糧食衣物兵器都要準備妥當,這些都需要時間。為了爭取時間,朱棣從先輩們的事蹟中得到啟發,他決定裝瘋。

於是,北平又多了一個精神病人朱棣,但奇怪的是,別人都是在家裡瘋,朱棣卻是在鬧市裡瘋,專找人多的地方。

精神病人朱棣的具體臨床表現如下:

一、鬧市中大喊大叫,語無倫次(但可以保證絕無反動口號);

二、等到吃飯時間擅入民宅,望人發笑,並搶奪他人飯食,但無暴力行為(很多乞丐也有類似行為);

三、露宿街頭,而且還是一睡一整天,堪稱睡神。

此事驚動了建文帝的耳目,建文帝便派張昺和謝貴兩人前去看個究竟。此時正是六月份,盛夏如火的天氣,當兩人來到王府時,不禁為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可以捂蛆的天氣,朱棣竟然披著大棉被待在大火爐子前“烤火”,就在兩人目瞪口呆時,朱棣還說出了經典臺詞:“凍死我了!”

這一定是個精神病人,張昺和謝貴馬上就達成了共識,並上奏給建文帝。

為避禍竟出此下策,何等耐心!何等隱忍!

問世間權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