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徐寧、王子武等人領兵打下常熟後不久,童貫便將他們擊潰方七佛數萬大軍的訊息,傳入丹徒內城之中去,使得賊兵軍心浮動,然後繼續奮力攻城。

三天後,丹徒內城告破,呂師囊統率千餘殘兵突圍而出,殺出一條血路,逃竄回了老家歙州。

童貫雖是恨不得將這呂師囊抽筋拔骨,但還是忍住先沒去歙州,一路南下,收復了潤州全境,

接下來,童貫的大軍便如摧枯拉朽一般,再沒有遇到想呂師囊那般難啃的硬骨頭,又乘勝攻佔了蘇州、常州、湖州,兵臨獨松嶺。

這個獨松嶺卻是杭州北邊最後的屏障,嶺上有獨松關,險峻之極,

而在獨松關南邊十里不到的地方,左有百丈關(位於百丈嶺上),由有幽嶺關(由於幽嶺上),合成獨松三關。

唐末五代之時,吳國之主楊行密與吳越國之主錢鏐(liu,二聲)便曾多次交戰於這獨松關。

童貫的的大軍來到獨松關下時,只見嶺上滿是蒼松翠竹,兩條從獨松向前延伸出來的山脈,就如同兩條巨人的胳膊,將中間的獨松關抱在了其中。

而且獨松關的關牆全都是由大石砌成,橫跨了湍急的獨松澗,銜聯左右兩條高峻的山脈,

沿山澗右側是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直通關門,關門的洞口深達五六丈,高約丈許,但寬卻僅能容一人透過。

如此險峻之地,絕對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這裡作為杭州城最後的屏障,方臘不會不重視,

當初嘉興城下方七佛的大軍慘敗時,這裡就有五千兵馬鎮守,現在方臘更是匆忙派了太子方天定,領兵一萬前來增援。

童貫於是揮兵日夜攻打此關,只是關內的守軍此時雖然是人心惶惶,但畢竟有太子方天定親臨,能勉強穩住軍心,而此關又甚是險峻,故而一時間根本沒法攻佔下來,

童貫頓時心中煩悶之極,

眼見著只要拿下這獨松關,便能兵臨杭州城下,趕在入冬前結束這場戰事,誰知卻擋在了這裡,再難以挺進半步,實在是可恨!

童貫忽然問韓世忠道:

“齊州軍那夥人去了何處?”

原來,徐寧他們現在卻沒與童貫的大軍一起來攻打這獨松關。

韓世忠道:“打下常熟後,他們便到太湖之中征討水寇去了,也不知此時還在不在那裡。”

……

徐寧等擔心與童貫合兵一處後,會被他拿自家士卒當了炮灰,於是提前南下了秀州太湖邊,託意征剿水賊之名,實則藉機四處宣揚齊州軍的名聲。

那時童貫沒料到獨松關會這麼難打,見他們沒有跟著搶功,倒也樂得徐寧他們如此行事。

朱武這時打聽到太湖中多有豪傑藏身,便派了李俊和童威、童猛兄弟去探訪一番,若是真有水寇時,也不妨傳回訊息來,順受剿滅了。

李俊三人領命後,蕩著小船入了太湖,放眼望去時,果然水天空闊、萬頃一碧的好景色。

但見天連遠水,水接遙天。高低水影無塵,上下天光一色。雙雙野鷺飛來,點破碧琉璃,兩兩輕鷗鷺起,衝開青翡翠。

前人有詩單表這太湖的好處:“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常送釣船歸。”

李俊三人搖著船,在水中舟行了十幾裡後,撥開一處蘆葦蕩後,只見前邊露出了個小島,

近島看時,只見島上團團一遭,都是駝腰柳樹,籬落中有二十餘家,炊煙裊裊。

李俊與童威童猛剛停船上岸,兩邊的樹叢中便各鑽出七、八條大漢來,都拿著鉤撓,把李俊三人一齊鉤搭住,逕捉入莊裡去,不問事情,便把三人都綁在樁木上。

李俊把眼看時,只見草廳上坐著四個好漢,

為頭那個赤須黃髮,穿著領青綢衲襖;第二個瘦長短髯,穿著一領黑綠盤領木綿衫;第三個黑麵長鬚;第四個骨臉闊腮扇圈鬍鬚,身邊都倚著一把武器。

為頭那個喝問李俊道:“你等這們,都是那裡人氏?來我這湖泊裡做甚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說話間,便將一把朴刀拿在了手裡,大有一言不合便揮刀砍殺的架勢。

李俊卻凜然不懼的應道:“你們要殺便殺。我等姓名,至死也不說與你,枉惹的好漢們恥笑!”

李俊接著向童氏兄弟笑道:“只是苦了兩位兄弟,平白隨我一起死在了這等地方。”

童威、童猛都坦然道:“哥哥休要這樣說,這些年隨你縱橫南北,便是死也夠了。只是死在這裡,埋沒了兄長大名。”

李俊三面覷著,腆起胸脯受死。

那座上的四個好漢,聽了他們三個說了一回,互相面面相覷起來,都覺得李俊等人氣度不俗,來歷只怕非同一般。

那為頭的那人於是跳了起來,把刀都割斷了繩索,放起這三個人來。

四個漁人,都扶他至屋內請坐。

為頭那個納頭便拜,說道:“我等做了一世強人,不曾見你這般好義氣人物!好漢,三位老兄正是何處人氏?願聞大名姓字。”

李俊也不再拿捏,自報家門道:

“我是混江龍李俊,這兩個兄弟,一個是出洞蛟童威,一個是翻江蜃童猛,我等都是山東齊州節度使麾下的水軍都統領,誰指揮使徐寧前來江南征討方臘。”

“原來是近日聲名遠揚的齊州軍,久仰大名,方才有眼不識泰山,休怪!休怪!”

這四個漁人都欽佩的陪了個禮,李俊忙接住了,問他們的名號,

為頭那一個說道:“小弟是赤須龍費保,其餘三位兄弟,一個是捲毛虎倪雲,一個是太湖蛟卜青,一個是瘦臉熊狄成。

我們原都在綠林叢中討衣吃飯,今來尋得這個去處,地名喚做榆柳莊,四下裡都是深港,非船莫能進。

俺四個只著打魚的做眼,太湖裡面尋些衣食。近來一冬,都學得些水勢,因此無人敢來侵傍。”

李俊聽後,大喜道:“原來你們便是太湖中的龍虎蛟熊四豪傑,某亦是久仰大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