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使,是唐後期藩鎮割據時催生出官職,全程叫“觀察處置使”,位次於節度使,管轄一道或數州,並兼領刺史之職。

這觀察使的官位,雖然是稍遜與節度使,但也是那種軍政一把抓的地方大員,

“凡兵甲財賦民俗之事無所不領,謂之都府。”

唐末那些藩鎮諸侯中,有不少都是以某某觀察使而起家的。

故而李慶雖然沒能如願得到節度使的官位,能有這“齊州觀察使”的名頭,亦是足夠名正言順的成為一方諸侯了。

觀察使府可以自行徵辟幕僚將佐,

文官有觀察副使,行軍司馬、判官、掌書記、參謀、從事等,

武官則有三軍押衙、兵馬使、指揮使、團練使、防禦使、都督、都頭等等。

以前李慶能給部下晉升的就那一點兒官職,不少人早就是升無可升了。

李慶於是讓裴宣拿出個章程來,讓縻貹、朱仝等跟隨他多時又戰功赫赫的部將升個官。

李慶現在麾下的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歷城,地方上則有以下幾個地方布有重兵。

一處是章丘縣,升任楊志為章丘防禦使,領兵兩千駐守,

一處是萊蕪、奉符二縣,調任郭盛為兗北團練使,領兵兩千五鎮守於此。

這兩地,主要的防範目標是慕容彥達,郭盛還要稍微注意以下杜恭的動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外,兗州的南五縣中,泗水縣臨著沂州,於是李慶也佈下了八百百人在那裡,以蘇定為將。

杜恭雖然被趕去了沂州,但兩人是有大仇的,不可不防。

暇縣作為兗州治所,城內當然也有也有部分兵馬。

這些,都算是東線的佈置。

西線主要警惕的是宋江,主要的兵力一是梁山泊的水師,二則是鉅野城的三千步兵,升朱仝為濟州都指揮使,鎮守於此。

其餘的眾將,也都各有職司封賞,全軍上下,頓時洋溢著歡喜的氣氛,個個咧嘴大笑。

……

八月秋漸濃,

忙活了許多天,終於把觀察使府的各種事宜都安排妥當後,李慶終於也是能有時間“偷得浮生半日閒”。

夜幕降臨後,李慶在觀察使行轅內一處荷塘邊上茶室中,擺下茶席,宴請了許貫中、張宗周、蔣敬還有兩個新投靠來的文士。

兩文士分別叫傅渝和彭衡,前者是兗州瑕縣人,後者是濟州鉅野人,都是頗有才名卻屢第不中的貧寒士子。

茶室之內,有不少丫鬟小廝在一旁侍應,潘巧雲因在李慶的娘子中最擅於茶道,也被叫了過來,坐在李慶身旁。

見眾人都入了席後,李慶向潘巧雲吩咐道:

“把我的好茶葉取出來些,衝與諸位大人品嚐。”

潘巧雲乖巧地應了聲,纖步款款,轉入後堂。

許貫中、張宗周等人,都恪守“上下尊卑”以及“非禮勿視”的名言,一直低著頭,不敢直視潘巧雲。

華夏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到了此時,更是流行出了很多種的遊戲,比如“鬥茶”,又叫“茗戰”,還有一種,喚作“分茶”。

不但受到文人雅士們的喜愛,底層的百姓們也很喜歡。可謂上至王侯,下到民間,與“鬥茶”一樣,都是十分的風靡。

此時武周朝的那位天子趙佶,便精於分茶,甚至傳入遼國後,那天祚帝也堪謂此道高手。

那麼,何謂“分茶”?

“分茶”,是文人起的名字,也許民間對其的稱呼“茶百戲”,更能揭示這種遊戲的本質。

說白了,也就是在的點茶的時候,以湯麵幻出花鳥書畫、蟲魚鳥獸等等影象。

相比鬥茶,這實際更難上一層。

潘巧雲取了茶具出來,當堂煮茗,諸人看玉手弄細碗,生香薰紅袖。

不多時,滿室清香。

李慶有心打破堂內的沉悶,笑對張宗周說道:

“張先生,久聞你乃分茶的高手。請看看今天我這茶葉,可適合用來分茶麼?”

分茶,不是隨便哪種茶葉都可以用的。

上品當選青白色之茶,黃白色的就不行,還不能加香料,需要自然芳香的。

此之為分茶之第一步驟,等同檢查茶樣。

李慶雖不會分茶,但與許貫中、蔣敬等文人接觸的多了,對此類種種的要求,也是有所耳聞的,故此有此一問。

張宗周應命而起,站起身來,走到堂中煮茗的所在,先恭恭敬敬地給潘巧雲行了一禮,

然後,探頭觀水,見那茶湯正呈現出青白之色,向李慶說道:

“主公的好茶,果然神妙。”

張宗周嗅了嗅,卻不說茶葉,喜道:“可是用的山泉水麼?”

山泉水煮茶,最為上品。

李慶點了點頭,笑道:“正是。”

“茶為上品,水亦為上品。若用來分茶,最好不過。”

“那就請諸位大顯身手,本王做個評審,如何?”

“主公有命,敢不從之?”

審過茶樣,還需要再有第二步,即類似“烤茶”。

把成品的茶團再進行炙烤碾羅。

炙烤,是為了激發茶的香氣。碾羅,則是沖泡末茶的特殊要求。

炙烤後,用淨紙把茶包起來,錘碎,然後熟碾,之後再用篩子再篩一遍,篩眼宜細不宜粗,這整個的步驟費時不少。

李慶斜依胡椅,饒有興趣地觀看,聞到一縷熟香,扭頭去看,卻是潘巧雲把茶水衝好了,端呈獻上。

李慶把茶碗接過來,拉了潘巧雲的手,教她跪坐椅側,笑道:

“近來諸時繁多,秋夜漫漫。聚三兩知交,品茗觀茶,倒也不失為一件雅事。娘子,有道是紅袖添香,你也來看看罷。”

潘巧雲俏臉一紅,想把手縮回來,又不捨得,

與李慶私下閨中的時候,潘巧雲或許很放的開,此時當著臣子的面,手被李慶抓住,卻難免羞澀。

她偷偷地用袖子把手掩住,感覺李慶輕輕用手指滑動她的手心,竟很快有了點異樣的感觸,不覺心潮盪漾。

李慶的舉動其實無心之舉,他的注意力並沒在潘巧雲身上,甚至也沒在堂上諸人分茶的上邊。

聽著外邊夜風呼嘯,傳來軍旗颯颯的聲音,他的心神,不由隨風散入夜幕。

也不知,江南的戰事進行得如何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