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恭的使者董學仁退下去後,許貫中立即開啟紙扇,欣然道:

“這真是天助主公!兗州南五縣,已入我軍囊中矣!”

李慶問道:“先生覺得我們該假借支援兗州之名,趁機發難?”

許貫中搖著紙扇道:

“正是如此,我們乃杜恭大仇,他現在卻派人來請援,此謂‘病急亂投醫’,可見已是智窮力短,

如今有了這大好的藉口,上萬大軍便能輕易的進入兗州境內,正好趁其內部空虛,一舉把那南五縣全都奪了下來!”

一旁的蔣敬緊皺著眉頭道:

“若是如此,靜封關的杜恭軍必然潰散,呼延灼便可長驅直入,到時我軍豈不是要直面其鋒芒?”

許貫中道:

“呼延灼所部,已在靜封關下鏖戰多時,麾下士兵多有疲態,

我軍新至,銳氣正盛,又可背靠堅城,前依泗水禦敵,有何懼之?

待兩軍相持後,再讓郭將軍領兵自奉符縣劫掠其糧道,不愁呼延灼不退兵!”

別看李慶現在才兩個州府的地盤,但山東西部的險要之地大部分都在他手中,穩穩的佔據著地利。

這其實便是李慶現在敢與這慕容彥達抗衡的依仗之一,

蔣敬聽了許貫中之言後,仍是覺得有所不妥,卻不知該如何反駁,只好沉默了下來。

李慶起身沉思了一番,說道:

“靜封關那裡有這兗州的將近一萬兵馬,錢糧物資無數,若是就這麼潰散了,實在是可惜了些,

此外,我也擔心杜恭在那種情況下,會直接開關城降了呼延灼……”

李慶承認自己確實是有些貪了,既想鳩佔鵲巢去奪了杜恭的地盤,還想著利用他在靜封關的兵馬繼續抵擋呼延灼。

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他於是不再多想,倏然起身道:“叫那董學仁進來吧!”

“謀而後動”是不錯,但也要善於把握難得的時機,果決而行。

李慶可不想錯失了現在這個兵進兗州南五縣的大好機會!

董學仁在得知李慶答應領兵支援後,心中不由的暗舒了一口氣,隨後小心的提議道:

“我們主公貴軍能從奉符縣領兵南下,與我軍在關城下對呼延灼部來個裡外夾擊……”

李慶當即擺手道:

“我只能出動一萬兵馬,呼延灼麾下有三千連環甲馬,即便裡外夾擊,野戰可沒把握能將他戰勝,這想也不要想了!”

裡外夾擊最是要講究城內外士兵的配合,

此時李慶與杜恭各懷心機,若他在城下對呼延灼部發起了突襲,城內守軍卻遲遲不出來一起殺敵,那李慶的兵馬肯定損失慘重。

雖然也有可能杜恭能及時出擊,但李慶怎麼可能把希望寄託於杜恭身上?

故而這樣的安排,李慶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董學仁見李慶態度甚是堅決,便也沒有堅持,

事實上,杜恭也是知道這是不大可能的事。

於是董學仁又道:

“如此,貴軍可從中都縣入我兗州之龔縣,然後沿著汶水而下,趕赴靜封關與我家主公合兵一處,不知李知府覺得如何?”

這其實便是李慶救援靜封關最便捷的一條路線了,

董學仁出使之前,王鶴便曾與他交待過,若是李慶連這都拒絕,便十有八九是心懷歹意,也不必再與他繼續交談了。

不過李慶此時卻一口答應了下來,

“便如此行軍吧,不過我軍到了龔縣時,需進城歇息以解勞累,你們卻不可刁難。”

董學仁稍稍遲疑了一下,最後也應允了,

因為杜恭跟他說過,只要李慶肯從中都縣經龔縣派出援軍,別的條件都可以答應他!

雙方又商議了一些別的細節,最後約定了三天後出兵,董學仁這才自覺功成圓滿的離開了。

李慶於是召集兵馬物資,三天後果真如約從中都縣領兵一萬,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兗州的龔縣地界。

但兗州方面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任城同樣去了不少兵馬,

張順、李俊、阮氏兄弟等人統率一千二百水師,自梁山泊走桓溝而來,打算在任城內彙集了朱仝的兩千戰兵後,又經昭陽湖進入泗水,逆流而上,直撲瑕縣而去。

任城本就離瑕縣不遠,走水道的話更是不用兩個時辰就能趕到。

此時鎮守瑕縣的王鶴雖然也有警惕之心,但這時卻把目光與精力,全都放在了龔縣李慶親自統率的上萬大軍上。

《禹貢》曰:“泗出陪尾”。

泗水河自泗水縣境內的陪尾山出來後,自東往西緩緩流淌,到了瑕縣後,卻急轉直下,幾乎拐了個直角,改繞西南而去。

瑕縣雖只毗鄰一條泗水,卻相當於有兩處河道的防護,

而且瑕縣附近還不止泗水這麼一條河,在縣北四五十裡外,還有一條洸河,

瑕縣之險,便在於這些縱橫交錯的河流,

若是兵力足夠,士兵又肯奮戰的話,敵人是極難攻下那裡的。

但如今的瑕縣,卻正好就是兵力空虛之時,

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杜恭抽調去迎戰呼延灼了,城內只留下了堪堪三千兵馬,

王鶴為了防範李慶,還調出了一千人到城池北邊泗水的拐彎要衝之地把守,

那裡王鶴也早就修建有一座小關城,易守難攻。

但他卻沒想到,李慶那上萬大軍竟只是個幌子!

當南邊的泗水河道上,突然出現了眾多戰船的情報被人慌忙傳來時,王鶴頓時大驚失色,匆匆重新佈置城防,把有限的兵力都往城南調去。

但是士兵還未全部到齊時,那遮天蔽日的戰船已的到了瑕縣城南附近。

朱仝的兩千戰兵上了岸後,張順便下令讓戰船上發射投石與火炮,

一時間震耳欲聾的火炮與投石四起,駭然心魄。

瑕縣毫無徵兆的突然遇襲,城內守軍本就已是人心惶惶,

現在被火炮與投石又打得不敢抬頭,更是一時為之氣奪。

好不容易待對面停下了火炮後,朱仝的戰兵已是來到了城下,把雲梯搭了過去。

朱仝奮力指揮,唐斌、郝思文、阮小七幾員虎將一馬當先,奮勇向前,猛不可擋,

王鶴雖拼命指揮,奈何已是回天乏術,只不多時後,城門便被朱仝率部奪了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