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立、樊瑞等人以為宋江派了援軍前來時,頓時士氣大振,而圍攻的張清、董平卻驚疑不定,忙下令收攏兵力,嚴陣以待。

接著便有斥候來報,說東阿縣方向來了數千梁山賊兵,只是有些軍容不整,神色倉皇,倒似是潰敗之兵一樣。

丁得孫道“這些恐怕是梁山賊子的佯敗之軍,休想哄騙我等,李慶那邊只他自己一支軍隊,如何能獨力擊敗宋江的上萬大軍”

龔旺等將佐聽後,都紛紛點頭,表示了贊同。

董平道“李制使麾下多有精兵強將,還是有可能獨力擊敗宋江大軍的。”

張清卻沉默不語,依舊遲疑不定。

由於他們收攏兵力,讓開了澤口鎮的北邊,讓那些梁山的潰兵全都蜂擁而入,半響後,甚至還看到了宋江本人的大旗。

至此,鎮子內外的人,全都知道了東阿城下果然竟是李慶勝出了宋江會合了營寨中的上千兵馬後,一路南竄,全程高豎大旗收攏潰兵,倒也收攏到了不少人,進入澤口鎮時身邊有了四千餘人,再加上孫立、樊瑞在這裡的千餘將士,總兵力也有五千多人,後邊還有不少潰兵源源不斷的湧來。

但是,李慶的兵馬還死死的跟在後頭,而宋江這些士兵,早就成了驚弓之鳥,故而此地實在不宜久留,稍作休整後,便打算突圍逃回梁山泊。

這時,李慶也已派了信使面見張清、董平“我軍已於東阿城大敗梁山賊寇,並在後邊趁勝追擊而來還望指揮使能在這裡抵擋他們片刻,待我軍趕來時,一起把賊子合圍於澤口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清心情複雜的深吸了一口氣,答道“你回去告知李制使,請他放心,我軍定會守住這裡,不讓賊人南竄一步。”

他話剛說完,便聽得前邊一陣鬨鬧,卻是梁山賊寇已經開始突圍了。

宋江神色漠然的向全軍上下說道“若是能突破這些官兵的重圍,我等便能返回山寨,娘子孩兒熱炕頭,否則等後邊的敵軍趕來,便全都要死在這裡”

所有人聽後,都激出了一股狠勁來,面目猙獰之極,隨後,宋江讓彭玘、黃信率僅存的三百多騎兵打頭陣衝鋒,再以之前留守山寨、沒參與戰鬥的嘍囉交由林沖、李逵統率來開路,以孫立、樊瑞所部護衛在他身邊,其餘的潰敗之兵,則全都放在後邊。

安排妥當後,讓人敲響戰鼓,喊殺震天的著往南衝殺而去。

雙方剛一接戰,張清、董平的聯軍便節節敗退,根本抵擋不住。

原來張清、董平這些官兵,畢竟已是圍攻澤口圍攻了兩個多時辰,全軍上下頗為疲憊,而宋江這夥人中,打頭陣的都是精銳,而且他們雖是潰敗之兵,全軍上下卻都被宋江剛才激發出了狠勁來,一心想要逃回梁山,此時可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個個都肯拼命。

更何況,梁山的嘍囉們現在怕的只是李慶軍而已,眼前的這些官兵中,不少都曾是梁山的手下敗將,故而絲毫不怕他們。

張清見了這情形後,臉色已是一片鐵青,變得難看之極,下令道“膽敢有後撤潰逃的,軍法處置”

李慶那邊將敵人上萬大軍都打敗了,他們數千兵馬若是連這潰兵都攔截不了片刻,還有什麼臉面見人

然而,無論張清如何嚴令,凡是梁山兵馬所到之處,他的士兵皆的節節潰敗,成隊成隊的四散而逃,根本沒法讓他們停下片刻。

張清所在的地方,正是澤口鎮外大道正中,眨眼之間,梁山的兵馬已經殺到了他的近前。

張清死戰不退,親自領兵上前抵擋,斬殺了許多敵人,身上全是敵人的鮮血,奈何根本打退不了他們。

直到身邊的親衛幾乎快要喪失殆盡時,張清這才被丁得孫等人拖拽著退讓到了一邊,眼睜睜的看著梁山兵馬呼嘯而過,往南奔去了又過了一會後,李慶終於領兵來到了澤口鎮,看清眼前的景象後,不由的愣住了。

只見這裡已不見了宋江的大旗,滿目瘡痍,到處都是屍體與折斷的兵器、旗幟,而張清、董平的軍隊,卻只剩下了三四千人,幾乎個個帶傷,灰頭土臉的,士氣低迷之極。

張清、董平本帶了七千士兵出須城,但攻打澤口鎮時,已傷亡了千餘人,而剛才宋江的突圍之戰,雖全程只進行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卻殺傷甚多,潰逃的也不少,故而現在僅剩下這麼一點人了。

張清、董平所部那些士兵,看著李慶帶來的人馬個個鎧甲鮮明,士氣高漲,威風凜凜,又看了看自己,都不由的自慚形穢起來。

當張清、董平等人神色有些不自然的打馬向李慶走去時,卻聽得那縻貹十分不滿的嘟囔道“這些人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俺們將梁山賊兵都打敗了,他們連堵截都堵截不了片刻”

“縻兄弟,禁聲”

朱仝見到張清、董平走了過來後,便推了縻貹一下,縻貹雖沒再多說什麼,但眼神中的鄙夷卻是怎麼都遮掩不住,讓張清他們看著心裡非常不舒服。

其實李慶身邊這些將領,如縻貹一樣想法的絕不在少數,只因張清、董平事先說好的合圍於東阿城下,最終他們奮力拼殺,戰事都打完了,他們都沒有一兵一卒出現在戰場,這倒也罷,張清、董平他們若是能在這澤口鎮擋住潰兵片刻,依舊是大有希望把梁山賊兵全殲於此。

這小小的要去張清倒是爽快答應了,誰知眨眼間便讓敵軍成功突圍而去。

兩相對比下,張清、董平的士兵更是顯得無能之極,也就不怪縻貹等人臉上會難掩鄙夷之色。

丁得孫、龔旺等人雖是十分不忿,奈何事實上便是如此,而且李慶此時身邊有九千精銳之師,他們卻只有三四千的疲憊頹廢的兵馬,說話時也完全硬氣不起來。

李慶沒有理會麾下將士的心理,當即與張清、董平商議了一番,最後合兵一處,繼續往梁山泊進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