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林之戰後,宋江再次命大軍猛攻東阿城,一連打了兩天,卻仍是無法奪取此處,東阿城在朱仝手裡,固若金湯。

這時,戴宗傳來情報,說李慶已親自領兵八千,來到了新平寨,氣勢洶洶。

因留下了一千五百人在章丘縣防禦慕容彥達,李慶這八千人中,只有一半左右是常備軍精銳。

其餘的四千人,都是從獨龍岡、新平寨和平陰縣抽調來的“屯田軍”,基本上都是上過戰場或是平時訓練出眾的人。

其實李慶還能抽調更多的屯田軍來參戰,不過此時正是春耕之時,梁山那些人不事生產,他這裡可不行,若是調得太多人來作戰,必然影響到春耕,有這八千援軍已是足夠了。

果然,宋江得知這情況後,頓時大為憂愁,東阿城內,這些日子雖然死傷了一些士兵,但目前還有兩千餘人,李慶共計便有上萬士兵,而須城之內,張清、董平軍兩方合在一處,也有七八千之數,所以宋江將要面對的敵人,便有一萬七八千士兵。

而梁山的一萬五千兵馬,經過赤松林之戰與最近幾天的猛攻東阿城,已是銳減到只有一萬一千人了。

雙方兵力上的差距,立即顯現出來。

更何況,張清、董平、李慶等人的兵力,還不是集中在一處,此時正宛如一個大鉗子,要把梁山的兵馬掐死在這東阿城下。

宋江頓時坐立不安,但李逵卻在大喊道:“怕他個鳥甚,當初俺們打大名府時,那裡的兵馬何止兩三萬人?

還不是被俺們全都殺了個片甲不留?”

不少頭領聽了他的話後,都是紛紛點頭,大名府作為武周朝的北――京所在,駐兵很是充足,就算有吃空餉的情況,仍是有兩三萬人,而且大名府的城池,可比這東阿縣要雄峻得多了,最後不還是被他們梁山攻打下來了?

宋江卻在那暗自搖頭,大名府兵力雖眾,卻疏於訓練,且多年和平沒怎麼經歷過戰陣,而李慶的兵馬,卻是常年與敵人交戰的,絕對不弱於他梁山的將士。

張清、董平軍雖然稍弱了些,卻也訓練了大半年之久,也遠非大名府駐兵能比。

前不久的赤松林一戰,已足以證明了他們是有一戰之力的。

宋江的心裡有著強烈的不安,已是隱隱有了退兵之意。

但是此番下山,宋江可謂籌謀已久,又是傾盡全力而來,如今損兵折將,徒勞而無功,若是只聽聞李慶領兵到來就撤兵,梁山上下會如何看他?

於是宋江與吳用等人商議過後,便讓孫立、樊瑞、項充、李袞等領兵兩千,在東阿縣與須城之間選個有利地形駐營,監視須城的兵馬。

宋江自領剩下的九千兵馬,繼續待在這東阿縣,不在攻城,養精蓄銳,靜等李慶援軍的到來。

宋江打算與李慶正面交戰,贏他幾陣後,再來圖謀撤兵,到那時,肯定無人再會說他是怕李慶了,又另尋個類似“背上毒瘡發作”的藉口,應該沒有會反對撤兵。

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宋江向吳用嘆道:“此番下山,萬沒想到的是張清、董平竟會與李慶這廝合流,一起來對付我們!”

以前晁蓋還在時,也曾出兵過新平寨,地方官府哪會多管閒事?

若是單獨面對李慶,宋江是絲毫不懼的,覺得至少也能與之打個不分上下,但再算上張清、董平在一旁窺伺的兵力後,就讓宋江十分的難受了。

吳用沉吟著道:“李慶如今身上的‘正制使’官身,還是與張清、董平等人一併任命的,想必是有過詔書讓他們一起來打我梁山。”

蔡京讓張清、董平、李慶等人合力攻打梁山之事,是軍事機密,自然不是宋江他們此前能獲知的。

原來他們看到朝廷部署後,以為李慶這種野心勃勃之人,定不會與張清他們聯絡在一起的……又過了一日,李慶終於領兵沿著濟水而來,到了東阿城附近,與此同時,張清與董平也只留下千餘人把守城池,領兵七千出城,直奔東阿城而來。

這一點其實又是有些出乎宋江的意料之外,他原想著張清、董平他們怎麼說也該事先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等到梁山兵馬與李慶交戰數場後,他們才會考慮出兵的。

彭玘當即向宋江建言道:“看敵方這架勢,似乎想把我軍合圍於這東阿城下,我看還是儘快撤離,改日再來攻佔這裡不遲。”

宋江正遲疑不定時,卻聽得外邊數通戰鼓響起,原來是李慶已領兵出了營寨,盡到陣前擂戰。

呂方道:“李慶的大軍就在近左,咱們若不殺殺他的威風,只怕想安穩的撤兵回梁山也是難。”

那李逵早就想說話了,只是不好開口而已,此時聽了呂方之言後,立即大聲道:“那俺們就立即去與那廝殺上一場就是,待打敗他後,再去把張清、董平的腦袋也砍了恁地多事!”

戴宗立即呵斥他道:“這裡軍師與眾位哥哥都沒開口,豈容你這黑廝在這多嘴?”

李逵憤憤不平的退到一邊後,吳用向宋江道:“有孫立兄弟在那擋住,張清、董平等人定是一時半會來不到這裡,再不如依計行事,贏他幾場再退兵不遲。”

主意既定,眾人便都去披掛上馬,集齊兵馬,把營寨大門轟然開啟,出到陣前,兩相對峙。

梁山眾人,全都煞氣凜然,嘍囉個個都臉色兇狠,乃是勇猛好鬥的亡命之徒,一時喊殺震天,一般的官兵,直面他們時,定是瞬間會被這氣勢所嚇得腿腳發顫。

而李慶那邊,卻是盔甲齊整,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真正銀光,長槍兵、刀盾兵、弓箭手、騎兵有序的分佈著,靜默無聲,一派是森然之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天下精兵,不過如是。

李慶至今已穿越到這個世界數年,要說成就,倒也不算太大,唯一值得驕傲的,便是訓練出了這麼一支足以憑藉為立身之資的精兵。

兩方兵馬,各有各的優點,人數上也差不多,終於迎來了第一次正面交鋒,也不知結果會是誰勝誰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