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河畔,李慶這邊首先出擊的,便是秦明所統率的五百騎兵,騎軍,不是有馬便可以成軍的。

得有馬匹,先要訓練,訓練後,去其弱者,留下壯者,可為戰馬。

戰馬的速度不一,組建成軍,需要選用速度差別不大的。

如若有的快,有的慢,不利作戰。

以前李慶的養馬場根本沒那麼多戰馬,因此騎兵都十分的湊合,不過是臨時搭建了一個框架罷了,但這些年月以來,他不停的從北地買馬,又在四處出擊時收穫不少,故而如今的吾山養馬場內,其實已有馬匹近兩千匹。

李慶讓秦明在其中精挑細選了一番,總共得最為優秀戰馬五百匹,組成了現在的騎兵營。

臨戰在即時,秦明所部戰馬便紛紛舉首踏蹄,蓄勢待發。

此時一聲令下,數百匹戰馬踏地,混合遠遠傳來的地面震動,這使得在歷城高樓上觀看的陳良等人,也覺得優秀站立不穩,彷彿整個的大地都在微微晃動。

這些士卒往日跟從秦明旗下,向來衝鋒陷陣慣了的。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士卒。

秦明殺敵時向來都是衝在最前頭的,人人膽氣皆壯,因此儘管驟有強敵來襲,他們卻是並不驚恐。

再則,這五百騎兵已休息了兩天,人馬皆有力氣,背後又有李慶與他們一起同在,故而士氣高昂,聞令而動。

騎士者,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

逢敵接戰,要求能做到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急疾捷先,是克敵制勝的關鍵。

騎兵的長處,在於“馳驟便捷,利於邀擊奔趨,而不宜於正守老頓”。

若說步卒作戰的要點是保持陣型,騎軍作戰之要點,便在靈活機動。

每有騎軍對陣步卒,逢上步卒結陣穩固,不易展開攻勢的時候,騎軍方面常常會派出驍將,率少量的勇士馳騁奔出,衝突敵陣。

待騎兵把敵人的陣勢攪亂後,再率大部隊隨後掩殺。

敵人的陣勢一亂,上級找不到下級,下級找不到上級,聽不清金鼓,看不清旗幟,等於瞎子、聾子,這樣的軍隊,就算人數再多,也只不過是一盤散沙,如何能對敵

步卒強調陣型,一個有機的整體。

名將用兵,“如臂使指”。

一支優秀的軍隊,作戰時就像是一個人,讓什麼地方動,什麼地方就動。

忽然胳膊、腿都不聽大腦的指揮了,大腦也指揮不到胳膊、腿了,必敗無疑。

騎軍衝突以亂敵陣的戰例,多出現在對陣步卒之時,騎軍對騎軍,這種戰例不多。

此時的濟水之畔,劉鴉兒軍剛從浮橋上渡過了五千兵來,秦明所部的五百騎兵,便從側翼發起了衝鋒,頃刻間便已殺人敵陣。

秦明每有接戰,不管敵人是步是騎,通常的戰法都是率少則十數、多則數十的勇士,作為五百騎兵的鋒矢,一馬當先,迎敵而上,持狼牙棒衝突。

他也端得勇武,十有,頃刻間便能把敵人攪亂。

秦明這種戰術,看似簡單,其實全是依賴他本人的勇猛,若是別的將領想有樣學樣,卻自身不夠悍勇,必然是身死人滅。

不夠此法卻有個弊端,如果遇上的敵人中有勇武與秦明不相上下的將領,領兵上前去與他纏鬥,遏制住了他的突陣,鋒示後的騎兵必然會漸漸的停頓下來,騎兵若是於萬軍中失去了衝鋒的速度,肯定是必死無疑。

而很顯然,此時的劉鴉兒剛渡過河的五千士卒中,並不存在能抵擋秦明片刻的將領。

若把五百騎兵比作城一個鏈子,秦明與其身邊的十餘騎,便為流星大錘。

戰馬交錯,煙塵晦冥,眨眼間,五百騎兵已衝如敵陣百十步,狼牙棒橫而過,秦明手下全無一合之將。

其餘十數人,吶喊鼓譟,刀槍並舉,瞬間血肉橫飛。

行軍打仗,遇山谷樹林而慎入,遇江河而慎渡,渡河的危險在於會分隔大軍,且剛渡過河時,軍陣必然會有所紊亂,這個時候敵人若半渡而擊,極容易取得優勢。

劉鴉兒所部渡過河的這五千人,此前剛剛站穩腳跟的而已,迎頭便撞上了秦明五百騎兵的衝擊,無人阻擋分毫,瞬間紛紛避讓,如此一來,原本就還沒完全形成戰陣的五千士卒,因此頓時亂了起來。

就在這種情形下,李慶率親自率領的數千步兵,也已殺到,縻貹、楊志、魯智深、史文恭、史進五將奮勇當先,所過之處,敵人盡皆被砍倒殺散。

濟水河畔這五千劉鴉軍,瞬間大敗,紛紛爭搶著往浮橋方向逃去。

但浮橋上本就滿是向前渡河的人,兩相碰撞,被擠下河去的人不知繁幾。

現在正是春季冰雪初融之時,濟水河流湍急,落水的人頃刻間便被衝得無影無蹤。

河對岸的人,見了己方戰友不停的被殺,卻只能隔著河在那乾瞪眼,什麼都做不了。

劉鴉兒在那大呼小叫的指揮著,急躁得跟只馬猴似的,但發出去的諸多命令,卻根本無濟於事。

“投降不繳械殺投降繳械不殺”

李慶一方的士兵中,不停的有人如此大聲喊著。

那些毫無退路,正陷入絕望之中的士兵聽後,紛紛扔下了武器,抱著頭投降了。

幾座浮橋上,最終還是逃命的人佔據了上風,砍死了不知多少自己人後,蜂擁著終於擠回岸邊來,在原地待命的數千士兵,陣型又因此被衝得大亂,李慶繼續領兵趁勝追擊,把對岸的這幾千人也殺得大敗潰散。

那劉鴉兒這時已顧不得什麼建功立業了,神情驚慌的拼命拍打著馬匹,抱頭鼠竄。

剛好在這時,小李廣花榮領兵追到了離他將近百步開外,拈弓搭箭,拉了個滿月,“嗖”的一聲,箭似流星,正中劉鴉兒後頸,穿喉而過。

劉鴉兒滿身是血的倒在地上,他身邊那些親衛見此,全都驚懼萬分,一鬨而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