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銅錠

太平鎮中,此時仍是殺聲四起。

只聽城中殺聲四起,只聽著城內烈火滾滾,倒也未必是新平寨的軍隊,而有些是敵軍自己放的火,

火焰中,不時有著喊殺聲,以及慘叫聲,進行著激烈的肉搏戰。

只是任誰都看得出,太平鎮一方,不過是在困獸猶鬥罷了,投降的、四散逃命的人多不勝數。

其實太平鎮受過一兩個月以上訓練的士兵,也有大概有三四千左右,裝備齊全,實力並不算弱。

奈何那驚天的巨石一砸,瞬間讓人膽寒,隨後又城牆塌陷,騎兵衝鋒,戰兵蜂擁而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就算是再多的人,亂成一團能有什麼用?

更何況太平鎮這些戰兵,只打過一些劫掠的仗,就算雙方擺開陣勢正面對決,也肯定不是新平寨的對手,

這一點,杜九本人早有自知之明,否則不會只想依靠城池進行防守,從未出城尋釁過。

這時,戰鬥已往城鎮的中心推進,杜九與王鶴等人在數百精銳的護衛下,且戰且退。

“軍師,現在我們該如何扭轉局面?”

杜九滿懷期望的看向王鶴,希望他能有什麼靈丹妙計,

然而王鶴卻長嘆一聲道: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主公,如今唯有趁著精銳仍存,逃出太平鎮去,待新平寨離開兗州後,再做打算不遲。”

杜九聽後,頓時滿臉的失望,面如死灰,

“我家在這太平鎮積攢了兩代實力,若離開此地,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原來,杜九的起兵造反並非偶然,

他出生時,有個駝背道士剛好路過,上門說看到了有天子之氣從天降下……

杜九父親竟信以為真,大賞了駝背道士數百兩,然後暗地裡開始私造兵器盔甲,圖謀不軌,並給兒子起了個名字曰杜九。

九者,九五至尊也!

杜九父親死時仍對這事念念不忘,要他立下誓言,以後一定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才閉上了眼睛。

一個鎮子的豪強,在天下未亂之時,就敢起謀逆之心,也是夠奇葩的,真是應證了那句話: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王鶴是太平鎮的教書先生,與杜九家世代交好,少年時以有才而著稱,卻一直鬱郁不得志,無兒無女。

因見青苗夏稅導致天下亂象叢生,年紀雖大,卻仍起了別樣的心思,在杜九造反後第一時間投靠了過去,希望能一展才能,也算不枉此生。

王鶴見杜九一朝喪敗,便滿臉頹然,似有束手就擒之意,頓時滿是失望,大聲喝道:

“昔日漢高祖劉邦與項羽交鋒時,十戰九輸,但卻屢敗屢戰,最終滅了西楚,

此時天下已是大亂,只要主公能百折不撓,何愁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杜九頓時被他喝醒過來,忙道:“若不是有軍師勸諫,杜某險些頹然不起了,只是如今該如何逃脫?他有二百騎兵,就怕掩後追來,逃之不及。”

王鶴道:“這事也容易……”

過了不多時後,太平鎮的戰鬥已全面結束,傳訊兵來報,杜九率精銳數百逃了出去,眾將正緊追不捨的追擊。

李慶坐鎮杜九的老宅,命士兵撲滅城中的火焰,讓蔣敬安撫百姓,清點傷亡,收繳物資。

軍醫隊也快速行動起來,為受傷的士兵包紮、清理傷口,另有一隊士兵四處巡邏,維持秩序,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不久後,秦明等人垂頭喪氣的返回,並沒有追捕到杜九與王鶴,

原來,杜九等突圍人出城後,便分作了兩隊,分別朝兩個方向逃去,

兵臨城下之時,秦明、縻貹都是看過杜九衣著的,都朝著目標追去,誰知追上後才發現是換了衣服假扮的,

而這時真正的杜九,已率著二百多人逃入了鎮外的一片樹林之中,不見了蹤影。

此外李慶也早有吩咐,“過山不入,遇林慎入”,秦明、縻貹等人只好滿臉遺憾的返回了太平鎮。

李慶聽後,卻不太在意:

“此番能收復界首、太平兩鎮,目的已經達成,杜九能擒獲自是最好,逃了也無傷大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抓到杜九,李慶真沒覺得有什麼遺憾的,

正是因為有杜九這類人的存在,才更突出他新平寨的作用來不是嗎?

這時,清點完太平鎮庫存的蔣敬來到了李慶面前:

“知寨,我軍共繳獲銀錢約五萬兩,糧食三萬石,盔甲、刀具無數,此外還有好多銅錠。”

所謂銅錠,便是把銅礦石熔鑄了一遍,去除了雜質,卻尚未製成銅幣的銅胚,

這一般是官府把守的銅礦中才有的東西,外人是根本買不到的,除非是私自開採、製造銅幣!

私造銅幣一來是大罪,二來此類礦場基本都由官府把持著,外人除非踩了狗屎運,否則如何發現得了?

李慶見那些銅錠若私鑄出來,少說也有三四千貫,絕對不是什麼巧合,

他因此沉吟著道:“既有銅錠在,杜九必是暗中發現了銅礦無疑,找幾個投降的太平鎮將領過來,仔細詢問一番!”

蔣敬聽後,立即帶著人去了,只不多時,便問了出來,果然與李慶所料那樣,在這太平鎮附近有個銅礦。

李慶當即縱馬出去檢視了一下,見那銅礦並不大,被茂密的樹叢包圍著,四周豎起了籬笆,裡頭還養了幾頭惡犬在那狂吠,礦工卻早已逃走了。

銅礦雖是不大,但勝在不需深挖,而且只開採了一小部分而已,開採空間還很大,粗略估計至少也有個萬貫。

蔣敬道:“這裡離咱新平寨甚遠,只怕不好開採,若是一個不慎走漏了風聲……”

李慶也知這個道理,便吩咐道:

“暫時將這礦場推倒掩埋了,等以後有了機會,再來開採不遲。”

蔣敬聽後,立即組去織忠誠的士兵來做了這件事,

以後李慶還打算時不時的派人騎馬回來這裡檢視一下,看有沒人私自開採這已經屬於他的銅礦場。

額,既然是被李慶看見了的,自然是屬於他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