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鐵面孔目

陽穀縣,驛站。

時隔數月後,李慶再次返回了這陽穀縣城中,

因為石秀、楊雄一行人,將會從這裡經過。

別的人,被那石勇帶去梁山也就罷了,擅長造戰船的“玉幡竿”孟康,李慶卻是無論如何也要截下來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梁山有八百裡水泊,若被他們得了孟康,造起厲害的戰船來,那可真是誰也奈何不了他們了。

別看梁山此時與新平寨還算是相安無事,甚至有著共同的敵人祝家莊,

但李慶卻一直將他們視作將來最大的對手,自是不會讓他們獲得此等如虎添翼的人才。

“大官人,這是近半年來,咱藥材鋪的賬本,請您過目。”

驛站內,那藥材鋪的主管傅銘傅二叔,正恭恭敬敬的拿出賬本來讓李慶檢視。

當初李慶剛穿越來時,這傅銘還跟李慶耍滑過,

但經過李慶三兩下恩威並施的懲治後,他立即變得老實起來,這一兩年內再沒有犯過什麼大錯。

因此,李慶早便讓傅銘的權責恢復到了一開始的時候那樣,

不過賬本依舊是每月一小查,每三月一大查,免得他再生出驕慢來。

李慶一邊品著茶,一邊隨意的翻著賬本,

以前的賬本,都是流水賬式的,今天支出了多少,獲利了多少,一大段一段段的寫在上面,

除非是過目不忘並且算術驚人者,否則單是這麼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李慶卻早就將這種記賬方式改了,

如今但凡是李家的生意,用的都是後世那種表格式的記賬方法,

一筆生意,支出多少,賺了多少,全部清清楚楚的用阿拉伯數字寫在那裡,簡單易明,一目瞭然。

如此一來,自是少了許多偷奸耍滑。

當然了,那十個阿拉伯數字的發明,李慶並沒有歸功於自己身上,而是很厚道的說是從西域行商那裡學來的,

只不過孟玉樓卻一直堅持認為,這不過是李慶的謙虛之眼,心裡對他的崇拜又加深了幾分

看完了賬本後,李慶問在這裡兼任驛丞的吳典恩

“我不在陽穀縣的這段時間,這裡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吳典恩道“哪有什麼大事唯一一件值得說與大官人聽的,便是那李縣令高升調走了,據說是去了杭州的一個富縣為官。”

雖然都是縣令,但從陽穀這種沒多少油水的地方,調到江南魚米之鄉去,自然算是高升了。

李慶聽後哼聲道

“此人到任以來,便沒為咱陽穀縣做過幾件事,向來只知收受賄賂,竟也能高升,端的是好沒天理”

吳典恩嘿嘿笑了兩聲“當今的官場,不都是如此嗎”

李慶也不過是隨便發兩句憤青之言罷了,遂不再多說。

這時,時遷來報走在最前面的石秀、楊雄一行,已從陽穀縣城附近經過,未做停留。

李慶原本還想跟這兩個“好兄弟”聚一聚的,

奈何石秀跟楊雄兩人過陽穀而不入,看來是壓根就沒想要見他,想想也就算了。

如此又過了一個多時辰,鄧飛與石勇這一路也到了陽穀縣城外,

他們倒是在路邊的茶館內停下歇了半響,才繼續啟程,

不過李慶只與那鄧飛見過一面而已,那時的鄧飛似乎還很不待見他,所以這時也就沒去與他會面。

最重要的是,這“火眼狻猊”鄧飛並沒有什麼值得李慶招攬的地方,

他只已武藝見長,但一身本事卻不出眾,估計也就比陶宗旺厲害些而已,新平寨如今並不缺他一個。

待鄧飛、石勇這一路走後,又過了約大半個時辰,裴宣、孟康一行扮作馬販的人,終於趕到了陽穀城外。

此時已是日落黃昏,裴宣、孟康他們便在城外的客店安頓下來,打算明天一早再繼續上路。

他們三路人馬,計劃是一直走到梁山泊的客店,才會合著一起乘船上梁山的,如今已到陽穀縣,離梁山水泊已是不遠,完全不必急著趕路。

孟康等人落腳的客店,此時竟有個老先生在那說書,講的竟是李慶領兵大破祝家莊一戰的事情,喝彩聲陣陣傳來。

那孟康生得長大白淨,此時聽了這評書後,忽然向裴宣道

“哥哥前兩天剛渡過黃河時,有人替給了我一封書信,便是這白馬將軍李慶寫的,邀我到他那裡去造戰船”

這裴宣祖貫是京兆府人氏,原是當地府衙的六案孔目,極好刀筆,為人忠直聰明,分毫不肯苟且,因此本處的人這才稱他為“鐵面孔目”。

裴宣此人亦會拈使棒,舞劍輪刀,可謂智勇足備,

後因朝廷將一員貪婪的知府調到了京兆府來,裴宣卻多次不留情面的擋了他財路,因此被那知府尋個由頭,把他冤枉入獄,刺配至沙門島。

沙門島屬於山東的萊州管轄,但卻孤懸海外,糧食短缺,因此掌管那島的長官,都會時不時虐殺囚犯,以此減輕糧食負擔,

所以但凡是刺配沙門島的人,從來都是有去無回的。

本朝太祖曾立下“刑不上大夫”的祖訓,因此文官除非是犯了謀反大罪,不然一般不會殺頭,

而朝廷中的政敵,把對手鬥倒後,又想將他置於死地,又該如何

選擇有二,其一便是想辦法,將對頭流放到這沙門島去,

其二則是流放的嶺南瘴氣叢生的地方,而且不要他在某地久留,免得他適應了當地的氣候,過個一兩月,又調到別處,讓他一直處於舟車勞頓之中。

本朝那個大文豪蘇東坡,就是如此一路貶到了崖州海南島去的

裴宣既然背叛流放沙門島,原本肯定是十死無生的,

但他一路被防送公人押著,坐船從大河經過滄州時,剛好被鄧飛與孟康遇見了,兩人因此殺了公人,把他救了下來從此一同到了飲馬川落草

裴宣此時聽了孟康的話後,面無表情,只是問道

“兄弟你心裡是如何想的”

孟康有些遲疑的道

“原本我並沒將這事放在心上過,

但這一路走來,卻聽了許多此人的豪壯之舉,著實是欽佩之極,便有了三四分意動,、

不過哥哥見識比我廣,到底該如何,我還是聽哥哥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