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改良犁具

東平澤。

一兩個月前,還一片荒蕪的東平澤,如今已是熱鬧無比,炊煙裊裊,牛叫聲真正傳來。

但見澤水上,水榭吊樓錯落分佈,四周開墾出來的農田阡陌縱橫,

農田中,一眼望去,青苗蔥蔥,雖烈日當空,農夫仍在那揮汗如雨的辛勤勞作著,沒一個是偷懶的。

這些可都是李慶分給他們自己的農田,耕作的是自家作物,直恨不得白天能更長一些,又有誰會偷懶

“這裡一兩個月以前,真是無主的荒蕪之地”

張順、蔣敬等人看到眼前的情形後,都是不太相信。

一旁的郭盛滿臉自豪的道

“此事整個東平府誰人不知,哪還有假的咱知寨領著大夥,硬是將這只養蚊蟲走獸的地方,開墾成了如今的模樣”

張順、蔣敬、花小妹等新來的人聽後,都是一陣嘖嘖稱奇。

這時,花小妹四處張望了一下,問道“你們知寨人哪去了”

郭盛道“他剛才跟一群農戶去了地裡,說是想要改進一下現在犁具。”

陶宗旺摸著自己的腦袋道“人都說我是九尾龜,依我看,知寨才是名副其實的九尾龜,他懂得的事不知比我多了多少”

眾人感慨了一番,然後齊往李慶那裡走去。

李慶也是最近才發現,這武周朝的犁具,竟還處在直轅犁向曲轅犁過度的階段

這時的犁具,甚是奇特,有了些曲轅犁的影子,但仍殘留著許多直轅犁特點,

直轅犁有著諸多的弊端,在原來的時空裡,到了隋唐之時便已完全發明出曲轅犁了,並將華夏的農業文明推向了一個新的頂峰。

李慶沒想到,這個位面上,不僅灌鋼法沒有,連那曲轅犁也同樣沒進化出來。

沒說的,這等好東西,李慶自是當仁不讓的要發明出來。

這曲轅犁工具構造簡單,但對於人力的節省卻十分的顯著,自從被發明後,就一直是華夏農村的主要工具,期間雖然略有改進,但差別都不太大,

甚至到了現代,前世李慶的村裡都還是在用著曲轅犁來耕田。

若是現在就將這曲轅犁發明出來,無疑能大為增加生產力

而且曲轅犁雖然對世家大族那種圈地的大片莊園雖然也有好處,但顯然不及對小民的意義重大。

一些複雜的高科技李慶可能還會感到無能為力,曲轅犁雖然在農業史上十分的重要,但卻不複雜,他還是有信心能搗鼓出來的。

李慶知道這事後,便懷著興奮回到城寨便立即著手畫了草圖,再與一些老農商討了研究了幾日,今天方才去找工匠將曲轅犁打造了出來,

而現在,則是實驗他搗鼓出來的曲轅犁好不好用的時候了

他找來了經驗吩咐的農夫,將曲轅犁的鞍系在了黃牛的脖子上,

“知寨人是極好的,不過他卻不擅長農事,弄出來的這甚麼曲轅犁,只怕中看不中用。”

這時,四周已圍了許多人過來,張順、蔣敬、花小妹他們幾個也都出現在圍觀的人群之中。

顯然,大部分人都不太看好李慶的“發明”,認為並不會比現在的犁具好上多少。

花小妹睜大雙眼,打量著水田中一腳泥土,被汗水浸透衣服後背的李慶,忽然間覺得自己有些看不懂他了。

李慶家財萬貫,妻妾成群,又是受人尊敬的新平寨知寨,在江湖上也同樣名聲響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按理來說,現在的他應該每天在家裡享受才對,

但是自從花小妹來到這新平寨的第一天起,就沒見過他閒下來過,每一刻都在忙這忙那,

發明犁具這種事,天下間哪有一個像他這種身份的人會去做的

李慶倒好,不僅發明出來了,還親切的跟身份卑微的普通農夫交談了許久,孜孜不倦的教他們該怎麼用。

而且花小妹還聽說了,李慶前陣子好改造出了幾艘“李氏小型戰船”,張順帶人試過後,評價挺不錯的。

所以花小妹覺得,這李慶真算得上是當世奇男子一個了,

只可惜,他這人實在是太花心了

花小妹這時不由的心想,若是他是孤身一人,那該多好。

想到這裡時,花小妹不由的暗啐了自己一口,羞紅著臉繼續看著前邊

“知寨,真的一頭牛,一個人就行了”

那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此時已不知問了多少次這句話了。

因為此時的犁具,一般要兩頭牛才能拉得動,若是牛緊缺時,便需一個人用繩子幫忙拉,才能勉強翻動泥土。

李慶現在這曲轅犁,卻只需一頭牛、一個人的犁具,簡直聞所未聞

所以老農一度以為李慶是在戲耍他,

反覆確認後,老農這才將信將疑的揚起了手裡的樹枝,黃牛立即輕快的走了起來,

眾人一看,見這曲轅犁不僅所需人力比之前的犁具要少,翻地速度也不僅沒慢,反而快上了許多,

最最重要的是,以前的犁具翻出的土比較淺,少不得要再翻多兩邊,

但這曲轅犁的翻土效果,卻能翻得很深,一次過就行了,完全不需再翻第二遍。

這無形之中,又節省了多少人力

此時,農田四周,已是爆發出來陣陣驚呼聲,

眾人原本想著李知寨發明的這犁具,最多只是不比現在的差而已,更大的可能是毫無半點改進。

誰知現在他們親眼見到的效果,竟是不知比現今的犁具好了多少倍

圍觀的農戶,無不滿心歡喜的驚歎道

“知寨大人真乃文曲星下凡也,咱們新平寨的人真是有福”

李慶見曲轅犁如此的成功,心裡也十分的高興,當即吩咐韓鐵匠道

“今後咱新平寨的犁具,便以這曲轅犁為標準,以前的全都逐步拆了重造”

韓鐵匠現在已升了官,不再單管一個鐵匠鋪,但凡新平寨內軍器農具的製造,都是他在從旁協助李慶。

韓鐵匠聽後,立即拿出個小本子來記下了,

隨身攜帶筆墨紙,現在已慢慢的成了韓鐵匠的習慣之一,

因為對於各類機巧事物,李慶經常會不經意的語出驚人,韓鐵匠記下後,回去一陣搗鼓,往往便會有新的收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