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聲》前幾期的收視率慘淡,除了節目本身素質一般外,照搬大臺的節目流程也是一個弊端。

對於那些大牌歌手而言,他們本身專業技術過硬,又有業界頂尖的編曲、樂隊、燈光等團隊的技術支持,出來的每一首改編歌曲自然都是效果出眾,能夠給觀眾帶來視聽上的享受,但是《華夏之聲》的這些歌手可沒有這樣的優勢。

他們更應該把重點放在一些別的東西上面,比如說競爭,更加直觀刺激和高密度的競爭。

今天晚上《華夏之聲》的晉級賽,大體流程上還是採取了以往的方式,不同的是在出場順序上,作為競爭對手的歌手是一一出場的,投票也依然是隨著每一位歌手的出場隨之進行,這讓觀眾們對於歌手們彼此之間的競爭感受得更加直觀,而且還不必等。

對於那些大牌歌手,觀眾們對於他們有期待,對於他們的期待感和忍耐度自然會相應地提高,足以支撐到整個節目結束,但是對於這些三流歌手,觀眾們對於他們的期待感和忍耐度並不足以支撐到整個節目結束,這種即開式的賽制反而更適合他們。

不斷有懸念,不斷有結果,這讓觀眾們對於節目的持續黏著度自然也是相應地提高了,所以再經過了最初的收視率飆升後,後面傳回來的粗略實時收視率統計數據也並沒有下降得太厲害。

這就有點類似於賭博心理了:就算是看兩隻誰都不認識的雞在籠子裡爭鬥,人類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就是因為這種競爭關係,現在看到兩個還算勉強認識的歌手在臺上競爭,自然也是不會有多倦怠。

而就在這樣的流程中,節目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組選手,也就是夏時秋和沈歡的對決環節。

今晚的最後一個晉級名額,將在他們兩人中間決出。

……

“空!一望無際的空,”

“抗!這一切都自己抗,”

“槍!誰給我一把槍,”

“光!開啟這黎明帶來光,”

……

在最後對決的兩人之間,是夏時秋先上場的,帶來的是一首非常冷門的小眾歌曲《光》。

就像另一個世界的汪半壁一樣,許多如他們這般的歌手都不屑於在這種音樂節目上唱一些非常熱門的歌曲,那會讓他們感覺非常俗套和無趣,相反,他們更喜歡對一些冷門歌曲進行改編和重新演繹,這樣他們自己唱得才爽,夏時秋也是如此。

這首《光》就是這樣的一首冷門歌曲。

原版的《光》曲風是偏向於憂傷哀怨的,但是經過了夏時秋和周毅的重新編曲之後,風格已經截然不同,充滿了力量,散發出了不一樣的魅力來,再經過夏時秋那確實非常到家的嗓子演唱出來,魅力十足。夏時秋本人這個平日裡冷冷淡淡不喜歡多說話的人,到了舞臺上投入演唱之後也是一改舞臺下的作風,整個人充滿了激情,配合上他的演唱,很快就把現場的氣氛調動了起來,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更是看得過癮,而不斷讓章翰去催聽的實時收視率也顯示《華夏之聲》的收視率到這裡又在不斷飆升了,從之前其他歌手們演唱時的13.6%上升到夏時秋上場時的18.9%,再到後來基本穩定在21%左右了。

看來這種節目還真是內容為王,有一個好歌手,對於節目的收視率提升還是很關鍵的,這要是再多幾個像夏時秋這樣的歌手,《華夏之聲》搞不好也能衝出江南省和《誰是歌手》去爭一爭高下了。

王翔心中美滋滋地想著。

當然,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光是一個夏時秋落在他們頭上就已經是不知道在哪裡拜的神起作用了,想要祈求更多,那還不如指望龍城明天成為江南省會。

節目後臺大休息室,眾歌手們正聚集在這裡

大部分的結果都已經產生,所以聚集在此的選手們情緒相對比較穩定,高興的抑制著自己的高興,沮喪的也儘量不表現出來,所有人都儘量在房內的眾多鏡頭前保持冷靜和優雅,保持形象,並對現在的表演進行慣常的點評。

“沒想到這首歌竟然還可以這麼演繹!”

“確實厲害,不愧是夏時秋。”

“舞臺上的他簡直就像是一位國王一般。”

……

這些評價有的是為了在鏡頭面前給夏時秋面子,以此去博取夏時秋粉絲的好感,博取路人對他們的好感,有的也確實是半真心地承認夏時秋的專業水平過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有沈歡一個人一直默默地坐著,閉目養神,看都不看一眼,就跟個樂山大佛一樣。

導播室內的某個分管導播看到這一幕,還覺得這是一個造話題的好機會,讓室內的一個分場主持人帶著攝影師過來拱火呢,卻沒料到被沈歡一句話就堵了回去。

“好的音樂,只用耳朵才能更好地傾聽。”

這話說的四平八穩,想拱火也拱不起來,那分場主持人只能訕訕地撤了。

而在夏時秋一曲完畢之後,投票也隨之開啟了,到這時大休息內的反應比起之前來可要激烈真實多了。

“嚯!”

“譁!”

“厲害!”

……

夏時秋的這一曲《光》,得到了3萬2的場內票支援,這已是《華夏之聲》歷史上最高的場內票了,外場票更是恐怖,投票通道開啟之後就像是吃了春藥一樣蹭蹭蹭地往上飛漲,等到投票通道關閉時,外場票足足有12萬8千多票!

其他選手得到《華夏之聲》這禮拜的熱度提攜,外場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平均個人外場票在1萬5左右,表現最出色的陳子維今天這場直接衝到了2萬3!但是和夏時秋一比,無疑就遜色太多了。

這就是下飛機都會有真正的粉絲團來自發接機的人氣歌星和他們這種只出過一兩張專輯的所謂歌手的巨大差距了。

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王翔都覺得自己明天是不是要找索菲特公司要一下《華夏之聲》的全國收視率報告了,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數字顯然不是江南省一地能貢獻出來的,而華夏通訊隨即反饋過來的資訊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證實這12萬多票將近一半來自於全國各地。

總票數16萬出頭,這是《華夏之聲》節目史上最高的得票,足以打消任何妄想的念頭,所以當沈歡站到舞臺上的時候,不管是電視機前的長風路派出所的同志們、那些想要看熱鬧隱隱希望他能留下來的吃瓜群眾們,還是那些原本就對沈歡沒什麼好感的路人們,都不對他的表現抱有任何期望了。

就算是他上期玩了那麼大的一出,最後攬到的票數也只不過是5萬多,就算他這次再能夠複製上次那樣的奇蹟,也比不過呀。

這是人氣間的巨大差距,是硬實力的差距,不是任何小聰明可以彌補的。

沈歡卻是什麼都不管,只是安靜地站在臺上,一身淺色系的衣服讓他看起來很是恬淡自然。

只要不是禿子的觀眾也發現了,舞臺上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之前一直都是安靜地在舞臺一側的樂隊成員們,有幾位來到了舞臺中央,站在了沈歡身後。

他們分別是兩位吉他手,一位貝斯手。

在華國歷史上,樂隊成員從來都是作為陪襯,樂隊成員和歌手同一站位,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光是這一幕的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噗通!噗通!噗通!……”

巨大的心跳聲傳來,隨後是鍵盤聲。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吉他聲開始加入。

然後是架子鼓,小提琴合奏,貝斯,電吉他……整個前奏的氣勢一下子拉昇到了高點,磅礴感一下子就出來了,卻在最高點自然地緩落下來,最後只剩下鋼琴聲,經過之前的襯托之後顯得極為空靈。

沈歡那如同被砂紙磨礪過、充滿了顆粒感和磁性的聲音,也終於緩緩響起。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隻小小鳥,”

“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