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uptown funk》登上公告牌第一名,大部分的看法是統一的:這令人驚訝,但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並不會持久。等到這陣風頭過去之後,它自然就會從第一名的位置上跌落下來。

這是一些美國媒體“理性分析”的看法,也紛紛說得有理有據,讓人看了覺得就是這麼回事,可是在第二周的時候,公告牌第一名的位置還是被《uptown funk》佔據著。而到了了第三周,公告牌冠軍還是《uptown funk》……

要分析這種狀況,或許可以從某些方面進行入手,比如說tby。

在tby上,有大量《uptown funk》的相關影片被源源不斷地製作出來並進行了上傳,其中,有tby的著名影片創作者艾倫。這是tby上的一位知名惡搞音樂影片製作者,作品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時下最熱門的一些音樂作品進行惡搞性質的二次創作,尺度很大。

被他惡搞創作了的歌手,因其作品放肆的創作尺度,往往都會很尷尬,但同時從側面也表明了這些作品在當下的火熱程度,因為不是當紅的歌,都沒資格上他的創作名單。

現在他就緊跟著潮流,對《uptown funk》進行了惡搞性質的二次創作,點選量比起往期的作品甚至更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有網際網路造星的代表、年輕的美國全民偶像約書亞裡夫也在自己的tby賬號下上傳了自己拍攝的一段《uptown funk》的二次創作的影片。說實話,從內容型上來說,約書亞的這個影片內容型不如艾倫強,只不過是約書亞和自己的一群朋友在《uptown funk》的音樂中狂歡搞怪、學著運用了一些《uptown funk》中的舞步而已,但是架不住約書亞在美國的人氣高啊。

這可是美國網際網路造星時代的代表、第一個從網際網路上火起來的美國偶像,無數美國人民看著這個小家夥從14歲長到現在,他可以說是美國的頂級偶像。即使他的作品內容性並不強,可是這是他拍攝出來的,還是他罕有的為某首不是自己的歌在影片中表現得這麼嗨、這麼瘋狂,這足以讓人們為之矚目了,所以約書亞的這個影片,點選量比艾倫的那個影片更要高得多,影響力也要更大得多。

另外,還有《阿凡達》的演員史湯達,也在自己沒多少作品的tby頻道上釋出了自己笨拙地學習《uptown funk》舞步的影片,還有美國歌手克裡斯蒂娜加西亞……

在這些大ip的影響和傳染下,tby上也有越來越多的民間原創影片:一位帥氣的白人父親開車帶著女兒的時候,錄下了自己和女兒在車上搖頭晃腦激情合唱《uptown funk》的影片,那位剛剛擺脫牙牙學語階段的可愛女兒,讓許多觀眾看得愛心氾濫,紛紛點贊評論;從標誌上看,應該是位於德州的某個警察局中,整個警察局的警員和員工們合作拍攝了一條《uptown funk》的影片,大量警察模仿《uptown funk》中舞步的合舞,讓人看著大開眼界;有創意人士還製作了動物版本的《uptown funk》,可愛的小貓小狗在運鏡剪輯下看著完全就是《uptown funk》的翻版;更多的則是學習模仿《uptown funk》的舞蹈動作,然後就釋出了上來……

這些tby上的自制影片,就像是病毒的載體,幫助《uptown funk》這個病毒更加廣泛地蔓延了開去。

在電臺點播和電視播放等渠道上,《uptown funk》的出鏡率也是當下最高,你幾乎可以在每一個年輕人的手機裡找到這首歌。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uptown funk》更多的還是借用了沈歡這個新聞熱點的流量,那現在它借用這個勢開啟了這扇門後,就是在以自己的品質力量繼續前進了真正的好音樂總是不那麼容易埋沒的,尤其是當它已經成功打出來了之後。

可以說,《uptown funk》正成為美國當下的神曲。

呃,或者應該把這個範圍再擴大一點,因為除了美國之外,這首歌最近也成功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地成功登頂了……

新近湧現的神曲、歌手的獨特背景、正是具有爭議性的時機……這些種種要素交織在一起,活生生就是三個字新聞性。

跑得比香江記者更快的美國媒體從業人員,自然是不會錯過此。

六大電視網,幾乎都對這一現象做出了持續性的報道,還做了街頭隨機採訪什麼的,而從幾大電視網的街頭採訪中,也可以確實看到,現在的美國民眾們對於《uptown funk》和沈歡已經不再是一無所知或只知道個名字的階段了。

“……我喜歡他的歌,我認為這是一位出色的歌手……”

“……我不知道他的電影會是怎樣,但是我在itus上購買了他的這首歌,我認為它值得……”

“……哦,他還是一位導演?甚至還是一位演員?我真不知道,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歌手,他的歌很好聽,我愛死這首歌了……”

……

全美知名的脫口秀節目《海倫秀》,更是對沈歡發出了邀請,作了一期關於他的訪談節目。

這是沈歡第一次在美國公眾媒體上公開發聲,對此,他自然是嚴陣以待,早在接到訊息的第二天就飛回了美國,並由哈德森經紀公司進行了節目前的再次訓練。

哈德森經紀公司是《阿凡達》專案對接過程中參與進來的合作伙伴,主要職責在於沈歡的美國本土化包裝和運作。

這家老牌的經紀公司,有著豐富的明星運營經驗,在產品的孵化上有著堅實的實力,沈歡的這次《uptown funk》事件中,也有著他們隱沒於其後的身影。

“……政治正確,這是你需要牢記的,我們也說過無數遍,但是現在仍然要說。這將會保護你,因為反對種族歧視,這就是政治正確,但同時你也需要警惕你自身可能產生的逆向種族歧視,尤其是在這樣重要的一檔電視節目上……”

是的,堅持、或者說表現出你的政治正確,這是要進入美國娛樂圈所需要學習並牢記的第一個內容,尤其是在美國生活的這些時日中,沈歡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內容的重要性。

在這個自由的國度,政治正確是公眾人物絕對不能踩的紅線,而反對種族歧視,就是政治正確中重要的一環,這從網路表現上就可以看出一二來。

那些明確地表示出種族歧視的,都是一些匿名或者說普通網友,而像艾倫這樣的影片製作者,即使是在製作《uptown funk》的惡搞影片的時候,也沒有敢拿膚色來惡搞諷刺艾倫這期的影片播放量這麼高,除了確實是搞的熱門歌曲之外,很多人也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的。

他們期望於看到艾倫在影片中做出一些標誌性的裝束,比如說,眯眯眼。

但是艾倫沒有敢做出這樣的裝束,影片頁的評論中甚至還有人專門提到了這一點,說艾倫“眼睛太大了,這是失敗的一期”。

光從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反對種族歧視是美國的政治正確,必須高舉的大旗,真要去做面對面調查的話,整個美國估計都是堅決反對種族歧視的,可同時,種族歧視卻又在社會上廣泛地隱性存在著。

這看似矛盾的現狀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無法理解,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在沈歡看來,很有點魔幻現實的味道。

另外,哈德森經紀公司強調的警惕他自身可能產生的逆向種族歧視,也非常重要,這和華國普遍定義的逆向種族主義又有著較大的差別。還有,光是“成為”純正的美國人還不夠,就算是真美國人,白人、非裔、拉丁裔、亞裔在行為表現的掌握上,也有細微的分寸差異要去注意把握……

反正光是參加這一個電視節目,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麻煩在於沈歡的特殊身份和他的表現態度。為此,他們在事前進行了無數次的演練,以令沈歡到時候在電視節目上的表現能夠取悅於絕大部分的美國觀眾。

演練到後面,沈歡甚至覺得哈德森經紀公司這些和自己對接的員工很有成為社會學家的潛質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