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孤城,西門吹雪,陸小鳳,花滿樓,司空摘星你們五人為一隊;段天涯,歸海一刀,成是非,上官海棠你們四人為一隊。你們九人暗中跟隨,莫要顯露蹤跡,若是在趙雲司令他們無法順利帶回天子之時,你們方可出手將天子先行帶回。”

“是,我等謹遵軍師之令!”

對於郭嘉的安排,葉孤城九人自然不會違抗,連袁常都聽從郭嘉的安排,他們又怎麼會違抗。

這時,袁常站出來發話道:“你們一定要記住,倘若事不可為,當以保住性命為第一要務。天子迎回幽州,只不過能讓幽州的一些行動方便一些,卻不值得你們因此付出生命。所以,一旦形勢危及到你們的生命安全,便將天子交出去。”

“這…”

葉孤城九人有些愕然,當然,內心之中的感動自是不言而喻。在袁常的眼中,他們的性命比天子還寶貴,就衝這一點,他們知道自己等人沒有託付錯人。

“怎麼,難道我的話不管用了!”

袁常臉色微沉,略帶怒氣的說道。他說這話並非是收買人心,而是出自真心。漢獻帝劉協的存在確實對幽州的一些行動有幫助,但是,幫助並不會太大,最多就是他推行新政的時候有個合法的名義,除此之外,看歷史上劉協做的事,就知道沒有什麼其他作用了,還能做的就是爭權奪利。先是搞個衣帶詔,把劉備嚇跑了,遠離皇宮這是非之地,然而,劉協還是沒有放棄,跟國舅董承幾人合謀誅殺曹操。誰知道董承的家奴跟董承的小老婆曖昧被發現,杖責四十大板之後,家奴懷恨在心,將偷聽到的訊息告訴給了曹操,然後,董承等幾人全族被誅殺,就連身懷六甲的董貴妃也沒逃過一劫;在董承等人死後,劉協立馬向曹操認慫,表示自己不知情。可是,劉協依然沒有死心,又跟皇后伏完搞事,想要再次行動,然而結局還是一樣,接著被逼娶曹操的女兒並立為皇后。自此,劉協算是真的死心了,不死心都不行,枕邊睡的人都是曹操的女兒,他還能做些什麼。直到被逼退位,到鄉下當個富家翁,最後壽終正寢,也算是給他不平靜的一生的一點安慰。

算起來,劉協是袁常的小舅子,若是劉曦與劉協的感情深厚,袁常當然會想盡辦法救劉協。不過,袁常也問過劉曦了,他們二人只是血緣上的姐弟,感情卻是沒有半分。當然,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當時皇宮的局勢混亂,才造成這樣的情況。所以,將劉協迎回幽州,若是傷亡不大,袁常還能接受,若是傷亡過重,袁常寧可放棄。畢竟,劉協也是一個會搞事的人,袁常不希望自己的勢力整天去面對這種事。

說起來,劉協也是個倒黴孩子,若是在和平年代,說不定還能做個明君,在東漢末年這樣的亂世,卻只能碌碌無為。而實際上,劉協其實是有一個機會的,只是,這個機會劉協和對方都沒有得到。

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呂布。

當初,陳宮和張邈拉著呂布一起在兗州發動政變,結果被曹操團滅。張邈及其全族被徹底銷號,陳宮背井離鄉獨自跟著呂布下線離開兗州房間,逃向徐州房間,找低級別玩家PK去了。陳宮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驕傲。除此之外,軍隊的後勤保障上也有問題,限制了呂布在兗州策略。從開戰的第一天,呂布的軍隊就始終處於“手裡無糧,心中很慌”的狀態,也是處於缺糧的考慮,導致呂布一方鋌而走險去騙糧,結果提前向荀彧洩露了作戰意圖,甚至呂布在兗州戰役的自始至終被糧食問題困擾。可以說,沒有足夠的糧草供給,是呂布永遠的痛。但痛一次就完了?絕對沒完。從兗州逃亡的呂布,再一次被缺乏糧草傷害,錯過了自己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轉折。

當然,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來說,呂布其實已經被另一個假貨‘呂布’給取而代之,按照順天盟的意圖行事。所以,這是註定要錯過的一次轉折。

天子劉協突破各方軍隊的追殺撕扯,經歷千辛萬苦從長安逃到了河東郡的安邑縣,眼看快回家了,劉協開始著手安排洛陽皇宮的各項事宜了。天子劉協的家已經被董卓毀壞的破敗不堪了,需要重新裝修。但誰家裝修都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天的兒子也是人,跟老百姓一樣,沒錢也嘬牙花子四下抓撓。劉協不禁放眼看去,但陪在他身邊的大臣將軍們都躲著劉協眼神,要麼突然站著就打起了呼嚕,要麼趕快低頭給木屐拖鞋繫鞋帶,來不及躲閃的慌不迭地撕書簡的竹片,說是當廁籌要去趟茅房。

劉協的眼神,彷彿是天空飛過的流星雨,大家都在閉眼許願。

劉協也不好意思再看下去了,只能拿起胸前的望遠鏡四處觀看,透過各處廝殺的戰場,劉協一眼看到了荊州的劉表。劉表這段時間一直在和平發展,很少在自家境內燃燒戰火,是各州糧食產量最多的,所謂“年穀獨登”。關鍵是彼此距離也近,還道路通暢。

劉協派八十幾歲的老臣趙岐去跟劉表溝通,希望劉表能贊助糧食和物資。(《後漢書》(董)承即表遣(趙)岐使荊州,督租糧。)劉表畢竟是漢室宗親,立刻送來了大批的糧食,總算徹底解決了天子的溫飽問題,接著又源源不斷地送來軍資,供劉協重灌皇宮。估計劉表也是怕自己如果不答應,萬一趙岐碰瓷兒倒地(後來趙岐真就安息在了荊州)。

食品和住房的剛需解決了,劉協就要考慮保安問題了。

劉協首先就想到了幫自己親政的呂布,那位讓自己逃離董卓滅霸之手的功臣。畢竟在劉協看來,呂布只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讓他來保護自己無疑是最佳的人選。畢竟,呂布這廝不會有其他念想,劉協還是有點追求的。

劉協親自寫了詔書,派人找到呂布,讓他來勤王。要知道,袁紹和曹操都一直在討論接駕的事情,並非出自劉協主動的邀答。所以,劉協這殷殷之心尤為可嘆。

只是,讓劉協失望的是呂布拒絕了。

如果是原版的呂布說不定會去勤王,然而,這個假冒的呂布是個冒牌貨,他的行動都是按照順天盟的要求來做,哪裡會管你天子的要求。

而此時的假貨呂布,正在撤離兗州的逃亡之路上。他是肉體拖著心在跑,沒有餘力管別人了,甚至連思考需要的生物電都不夠了。這也許是呂布沒接天子的重要原因,畢竟自己剛把兗州丟了,成了喪家的不能直奔家的乏走狗,哪還有雄心再鬥,總要找個角落啃兩塊骨頭睡一覺,再起來撒尿佔地盤兒吧。

這時,有人就會想了,順天盟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歷史來進行。那麼,呂布本來就不會去迎接天子,有什麼區別?

區別還是有一點的,拋開其他一切來說,就以我們所知的歷史當做歷史1.0版本。

那麼,從2.0版本開始,一切都是按照順天盟的意圖來進行,3.0版本,到N.0版本。或許,每次版本的歷史上都有同樣的人或者事發生,但是,大方向上的歷史不會改變。就如袁常這個版本的時代,他佔據了幽州,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算是袁紹佔據了幽州,也許,這就是順天盟沒有大動干戈的原因,畢竟歷史還沒有過大的變化。但是,如果袁常迎接天子到幽州,那麼,歷史就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順天盟想要操控一切,不出手都不行了。再說呂布,在最初1.0版本的呂布沒有去迎接天子,但是,誰能確定2.0版本乃至更多版本的歷史不會發生改變,呂布腦子一抽就去迎接天子,從而將歷史帶離方向。而這,也是順天盟要除去呂布,換個假貨呂布來推進歷史的程序。有些人、有些事不會給歷史帶來巨大的改變,順天盟不會插手,而有些時候順天盟自然不會客氣的插手其中,便是這樣的道理。

且說,1.0版本的呂布為何不去勤王呢?其中,還是有些原因的。

首先,呂布在朝廷幹過。何進被殺董卓當政以後,漢朝主要被士族官吏管理運營。寒門出身的呂布對這種官僚體制不是很適應。當初王允常常輕看他,對呂布常常把自己的臉當印度拋餅那樣甩來甩去。(《後漢書》(王允)而素輕布,以劍客遇之)王允看不起呂布,把他當成門客來對待,就這樣的話,誰願意給你幹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次,從利益上說,呂布雖然捨命保劉協,但因此的輝煌遠比後來成為眾矢之的時間要短暫的得多。後來呂布逃亡在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剷除董卓的大英雄而受到太多的禮遇,大家還因為他的強勢而畏懼,袁紹甚至在利用呂布大勝黑山軍之後,還要暗殺呂布。李傕郭汜也到處懸賞抓捕呂布。呂布也是倒黴,董卓當政的時候,通緝犯有袁術、袁紹、劉表等等一大長串名單,這些人可以抱團取暖。輪到呂布,領銜的就剩他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還要隨時防備諸侯的襲擊。也就是呂布的戰鬥力極強,才能一直活著。所以,呂布並沒有因為保護了劉協,得到他等價的好處,相反,還成為了流竄犯,到處流浪,連立交橋底下都睡過了。現在落魄的劉協再來請呂布,以呂布單純的性格和眼光,除非有很明確的好處,他不會輕易再回到朝廷了。

另外,去洛陽也有實際困難,呂布要透過袁紹和曹操控制的敵佔區。再次,呂布已經看到漢朝天子已經徒有虛名了,無法再控制天下了。

呂布的這個結論不僅來自於佔領兗州的體驗,還被其他諸侯都在跑馬圈地各自為戰所證實。朝廷的中央集權早已形同虛設。呂布雖然還有忠君的思想,但已經淡化很多了,他對朝廷已經從丁原時期的心嚮往之,變成了現在的心遙望之。人一生中的思想變化,起作用最大的就是社會動盪,它會讓所有人重新定位自己的三觀。最後,這次不成功的兗州經歷已經把呂布的心弄野了。

呂布出道以來,從沒有過自己的地盤兒,都是依附他人,他一直是個政治方面很規矩的人,從沒想過越雷池一步,但陳宮給了呂布體驗第一次的機會,還幾乎就得到了兗州,儘管擁有的時間不長,但已經很有feeling了。那種揮斥方遒,坐擁天下的英雄情懷衝擊著呂布------這個廝殺疆場的熱血男兒。初戀往往是失敗的,而如果你的初戀的物件是一位溫柔的大美女,那你的一生將註定不會平淡,因為她雖然走了,卻在身後給你留下一個高高的境界,讓你陷入一生的苦苦追尋。呂布失敗了,但那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滋味,太值得呂布接著追尋下一個美女。

於是,在接到劉協的勤王命令之時,呂布回信了,內容如下:“我已經餓得不行了,還在挖野菜啃樹皮,確實顧不上您了,連給您寫字的這塊墨,在我寫完給您的回信後,我們也要分著舔了。這個寫信的竹簡比較多,還剩下幾根沒寫上字呢,我怕浪費了就不留給您了,拆掉吃了,算做筍乾兒吧。“(《三國志》:布軍無畜積,不能自致,遣使上書。)”

就這樣,由於呂布自身沒有準備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機會,從眼前慢慢飄走,他沒有伸手去抓,因為他不知道這是轉變自己頹勢的良機。

不得不說,呂布和陳宮的格局還是小了,他們僅僅看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只要抬眼往劉協的周圍看看,就會發現那裡已經有呂布的自己人了,而且還是劉協認可的重臣。

這個人是呂布的老同事,鐵哥們河內太守張揚。

張揚在劉協東歸途中救駕接駕有功,德行又好,被劉協封為大司馬、假節鉞、晉陽侯,駐守在河內野王縣。呂布兩次無家可歸睡水泥管子的時候,都是張揚接濟救助的,跟呂布關係非常鐵,而且張揚一定會聽從呂布的意思去做事。如果呂布成功到達洛陽,或許可以傍著劉協,成就更大的事業。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幾步,向左或者向右,目的地會完全不同,而結果會有雲泥之別。

從另一方面來說,呂布自然也是劉協的一個機會。

劉協天分很高,是個富有智慧的人,九歲的他就可以做到臨董卓而不慌,遇政變而從容。同時,劉協又是個處事練達性格堅毅的皇帝,否則他絕不會歷經數劫而能從各路軍閥手裡活著逃回家。他有創業者的堅韌恆心,沒有守業者的驕嬌二氣,具備了成功者的優秀素質,只是缺少足夠的軍事經驗。

而呂布最大特長就是軍事,最大優勢是出身寒門,政治單純。

呂布沒有政治野心,他既不懂也不喜歡政治,呂布更沒有根基在朝廷,如果說有,只有劉協。在劉協眼裡,呂布的這種政治基礎是最好的基礎,沒有之一。關鍵呂布還德藝雙馨,他的戰鬥素質一流,如果真刀真槍的列開陣勢對打,很少有人能贏呂布的騎兵旅。這對劉協是巨大的保障。

劉協在將近一年的東歸途中歷經數位軍閥,被各方勢力搶來搶去,每天過得像頭牌一樣的生活,不知道明天會躺在哪位大佬的懷裡。劉協深深渴望被一個強有力的臂膀保護著,尋找多年不曾有過的安全感。

呂布如果能來輔佐漢朝,劉協可以以天子之威樹呂布之重來控制朝廷,結果未必會像以後那樣,被各諸侯的勢力捆綁得那麼厲害。

但氣數將盡非人力所為。丟掉江山的皇帝,未必是個無能的皇帝,但肯定是個倒黴的皇帝。翻看歷史,末代皇帝大部分都很勤勉努力,可在劫數面前,努力有什麼用呢,也許還加速滅亡。當然,不努力也不行,如果不努力你怎麼知道努力沒用呢?

所以,1.0版本的歷史已經固定了,那麼,順天盟操控這一切之後,自然會按照原本的歷史讓一切進行下去。任何妄圖要破壞歷史的人,自然都是順天盟要剷除的物件。

且不說1.0版本歷史裡呂布和劉協的關係,葉孤城等人在聽了袁常的話之後,內心感動不必多說,當即躬身施了一禮,齊聲應道:“我等自當遵從主公命令!”當然,說是這樣說,但是,是否這樣做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袁常如此重視他們,他們除了用性命來報答之外,還能為袁常做些什麼?在袁常口中劉協只是有點作用比不上他們的性命,但是,在他們看來,或許這點作用便是袁常能夠剷除順天盟的一根稻草。因此,他們心中暗自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將天子帶回幽州,哪怕付出生命。到時候,袁常難道還真的忍心責罰他們不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